■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清泉鎮中心小學 趙紅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目標起著指導、導向作用,要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保證目標設定的準確性。但當前部分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容易忽略實際學情與具體的教學內容,導致教學目標的設定過于泛化。在閱讀課堂上,教師設定的目標不夠細化、明確,在缺乏正確、精細化目標的引導下,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難以提高。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也存在問題。如部分教師為了追求課堂的“獨創性”而忽視了小學語文課堂基本的字詞等教學,與學生實際情況脫離,導致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不高。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情感,讓學生有自己的情感體驗,能做出自己的判斷,形成自己的看法。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對這一目標與要求理解不夠深刻、把握不夠準確,片面追求新穎,導致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脫離,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方法決定了教學效果,要想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靈活選用科學正確、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但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法過于形式化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如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創新,仍固守傳統填鴨式、灌輸式方法進行教學,導致閱讀教學缺乏新意,學生很難產生學習興趣。另外也有部分教師將各類方法簡單堆砌在課堂中,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還有可能導致閱讀教學失去重點,學生的注意力分散。
教學目標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礎,要想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就必須確保閱讀教學目標的導向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根據具體教學要求與實際學情科學、明確地設定教學目標,為后續的教學打好基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側重于打基礎,著重強調培養學生的字詞能力,要通過閱讀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逐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域,有效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獲得穩步發展。因而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不能空泛,要盡可能具體,要能給學生的閱讀學習提供具體的指導與幫助。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內容是基本的載體,要想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按照教學大綱,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實際學情合理選擇教學內容,以此保證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運用。結合學生的閱讀基礎、學習特征、興趣愛好等選擇學生喜歡的方式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讓學生從中有所收獲與成長。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靈活運用情景法進行教學。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讀著讀著就會走神,注意力不夠集中,學習效率也相對低下。究其原因是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夠濃厚,全部心思沒有集中在文本上,因而沒有達到理想閱讀效果。為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情境開展閱讀教學,將學生帶入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高效學習。在應用情境教學法時,要確保做到“以情動人”,圍繞情展開,誘導學生入情。
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桂林山水》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運用情境法進行教學。《桂林山水》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要想讓學生深刻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與思想主旨,就要讓學生擁有真實的旅游經驗與經歷。但實際上班級中很少有學生去過桂林,很難憑空想象出具體的模樣,因而學習效果不會十分理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回憶自己家鄉的風景,回憶自己見過的美景,逐步延伸到桂林美景,讓學生結合文章內容深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首先,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走進課堂中,教師可向學生提問:“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風景秀美,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同學們你們有過旅游的經歷嗎?印象中有哪些美好的景色呢?”在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踴躍回答后,教師就可以適時引出桂林的美景,向學生展示PPT,讓學生先通過圖片、視頻一覽桂林的風光,然后再帶領學生從文章中尋找桂林的美。教師通過這樣的導入過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情緒,從而為后續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在正式的講解中,教師仍可利用音樂、視頻、圖畫等元素引導學生感受漓江的靜、桂林的美。在講解時,教師可先為學生展示一張漓江的圖片,然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想象自己就坐在漓江的一葉小船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再播放與情境符合的音樂,讓學生伴隨著音樂進一步感受桂林漓江的靜、桂林的美。
除了應用情境教學法之外,教師也可運用分階段、分層次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科學閱讀、有效閱讀。如在學生剛接觸語文閱讀時,教師應將教學重點放在生字詞等的教學上,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字詞、閱讀方法,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逐步增強學生的閱讀信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后,教師就應當有意識、有策略地教授學生閱讀技巧,對學生的閱讀方法與技能進行鍛煉,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與質量。最后,教師要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愛上閱讀,并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師也可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將語文閱讀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相關案例、現象有機結合,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以此降低學生理解與學習難度,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以及實際學情科學選用練習法、問答法、討論法、講授法、多媒體展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文本內容,培養學生閱讀思維與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與實際學情,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