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河濱小學 李惠雅
實際上閱讀是一種能夠增長見識、提升素養的活動,但是大多數的人都非常抵觸這項活動。閱讀對于每個人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我們需要將其變成日常行為習慣。閱讀的過程則是學生通過對內容的解讀,在自己腦海中形成一幅幅畫面。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對于很多語句的理解都不是很透徹,教師則需要將思維導圖的模式合理地應用到文章的閱讀當中去,結合目前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幫助學生去理解課文的內容,與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小學高學段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知識樹的形式,圍繞著文章的主題思想進行展開的。
因為文章的內容和知識點復雜繁多,學生在學習和記憶起來都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能夠將復雜的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整合,使文章結構變得清晰明了。
目前,在小學高學段的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上,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采取灌輸式的教學理念,學生則需要聽從教師的閱讀。這樣,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層上,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機會變得越來越少,最終導致由教師向學生講述文章的主題思想,學生則失去思考的過程,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即使是教師想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但大多數都是讓學生在課下完成,這樣則無法保證學生是否完成了任務。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缺少系統化的教學規劃,這樣學生就需要反復地閱讀文章的內容,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學生的閱讀熱情。
在小學高學段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首先需要對文章進行細讀,初步了解文章闡述的內容和主題思想;接著需要對文章各個細節部分進行精讀。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文章內容的理解方面都是比較淺的,尤其感悟能力十分欠缺,因此他們無法快速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教育目的。然而,語文課外閱讀的內容都是比較靈活開放的,這就意味著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詳細了解所有學生的優勢和短板,因材施教,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教學。因為每個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方向和結果都是不相同的,自然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因此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制定出不同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地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中感受到快樂。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成不同的小組,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都是不相同的,因此教師的任務要根據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采用不同類型的思維導圖繪制模式,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
在小學高學段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不僅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協助,還需要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從本質上來說,閱讀是一種能夠增長自我見識、擴大知識儲備量的一種自主性活動。由于每個人的性格和習慣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有的人會把閱讀當作一種行為習慣,因為他們可以從閱讀的內容當中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最終會延伸到自己身上,形成一定的對比。因此,如果教師非要把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模式強加到學生身上,這是非常不合理的。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個人喜好和認知能力,創造出屬于個人的思維導圖模式。例如,在學習《我是什么》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根本不需要要求學生去做什么,也不需要設置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只要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看法和問題去細讀這篇文章,最后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回答當時自己所提出的問題即可。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比較,選出最新穎的一種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表揚。這樣,學生在閱讀課外內容的時候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升了閱讀的熱情,使整個課堂的氛圍變得活躍起來。因此,這種方法不但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方式,還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對課外閱讀的內容進行教學生時,教師首先可以針對每個文章的主體內容,設計出特定的思維導圖模式,讓學生快速掌握文章中的難點和重點。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模式進行全方位的預習。在正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則可以帶著預習的問題閱讀文章,有助于提煉出文章的組織結構。由于不同的文章類型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不相同的,因此根據文章的類型來繪制不同的思維導圖,能夠滿足各種課外閱讀的文章,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容易。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學段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教師在小學高學段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的意識和積極性還不夠,因此仍然需要各院校積極地宣傳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小學語文教師深入了解思維導圖教學方式的重要性,了解其本身具有的價值和優勢,科學合理地應用于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教學質量的豐富性和科學性,從而較好地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