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夾溝中心學校 聶榮飛
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教育技術已深入到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讓數學課堂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教師巧妙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就能創設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變無聲為有聲,變靜態為動態,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饒有興趣地探究數學知識。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一劑良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他們在學習中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變被動為主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神貫注地投入課堂中,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探究意識。
例如,筆者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小數點位置的移動”這一節課時,利用了同學們喜歡看的《西游記》的故事,導入了今天的新課教學。筆者播放了“孫悟空智斗妖怪”的動畫視頻:妖怪讓孫悟空交出唐僧,孫悟空說:“休想,看我金箍棒。”動畫視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當他們在全神貫注地觀看時,筆者暫停了視頻,視頻中的金箍棒的長度顯示出0.009m。這時筆者提問:“請同學們思考這表示多少毫米。”緊接著又繼續播放視頻:金箍棒又變成了0.09m,0.9m,9m。筆者提問:“說說你們發現了什么規律?小數點有什么變化嗎?”有的同學開始舉手回答,向全班同學分享他的學習成果:“我發現了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小數就擴大10倍,向右移動兩位,小數就擴大100倍,向右移動三位,小數就擴大1000倍……”教師通過事先準備好的視頻,把學生喜歡看的動畫故事引入課堂,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他們興趣滿滿地投入學習活動中。
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是教師在每一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想要達到的和諧狀態。小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緩慢。因此教師應致力于在教學中解決這一問題,促進學生良好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學得輕松。為此,教師可以積極地引導學生把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變理性為感性,讓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從而形象地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數學“立體圖形正方體的認識”這一課時,筆者利用自己課前制作好的課件播放正方體的點、線、面,一閃一動,課件依次出現正方體的六個面、八個頂點,十二條棱。教師在此基礎上向學生說明正方體各部分的名稱,緊接著把正方體的實物圖去掉,形成平面圖形,完成了幫助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再通過正方體面、棱的移動組合等一系列的操作演示,讓學生總結出了“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相等、十二條棱棱長相等”這一結論,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愉快地學會了正方體的相關知識,認識了正方體。教師按照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再現知識的生成過程,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的良好發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知識、運用新知識。
數學知識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又服務于日常生活。因此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讓數學知識生活化。對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習內容以動畫、視頻、課件等多種方式為呈現給學生,構建虛擬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身臨其境”般的感覺。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打下了良好的鋪墊。
小學生具有探求新生事物的天性,教師如果經常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容易使學生產生懈怠情緒。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查找一些與新課程學習有關的內容,來豐富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學生學習領會到教材中的知識,還能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
例如,在教學“認識分數”中的“制作七巧板”這一課時,由于學生對七巧板接觸得比較少,了解不多,他們可能會因為聽不懂而失去學習的信心。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在課前通過網絡查找了一些有關“七巧板”的學習素材,上課時利用多媒體,把搜索到的與“七巧板”相關知識展示給學生,介紹“七巧板”的來歷、游戲用途。學生在了解“七巧板”能拼出很多種圖形后,一下子點燃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討,通過各自的分工協作,動手制作一個精美的“七巧板”。可見多媒體教學技術的運用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讓他們發現了數學學習的魅力,津津有味地遨游在數學知識的王國中。
課程整合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運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它不是一個固定的教學模式,而是一種多樣化、綜合化的課程設計模式,具有一定的交互性與綜合性。教師利用多媒體可以讓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有效地整合,能夠創造出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輕松地探究到新的內容,學習到新的知識。
例如,筆者在教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數學廣角“策略問題”這一課時,“策略”一詞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理解難度。這時,筆者利用課件播放《田忌賽馬》的故事,讓學生一邊觀看視頻,一邊思考什么是“策略”,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故事中很快地就理解了“策略”就是計策的意思。因此,教師結合語文課本中的有關知識輔助數學教學,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詞語,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總結、善于積累,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數學與各學科之間互相整合,如科學、美術、音樂、道德與法治等,打破數學課堂的沉悶,讓我們的數學課堂異彩紛呈,變得更加豐富、有趣。這樣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明白了一定的道理。
總之,多媒體技術是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其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教師要緊密結合數學課程內容,巧妙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教學中探索、開發、運用,讓我們的數學課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讓“多媒體之花”盛開在數學課堂中,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