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連五鄉連五中學 李瑞香
英語這門語言長期以來適用于國際交流,它不只是一門學科課程,更是促使學生走出國門以及培養他們與社會接軌能力的有效渠道。教師將合作學習方式應用到初中英語教學中,對于教學效果的優化有著極其積極的現實意義。具體來說,它可以全面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更快構建完善的知識架構,還能夠強化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對此,新時期的教學工作者應當深刻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價值,并且通過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其真正落到實處。
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能夠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當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自主權后,就會萌發自主探究的興趣和欲望。此外,學生的英語水平是在交流、互動中逐步提升的,合作學習的過程需要學生之間展開積極的交流和探討,這樣不僅給學生創造了將知識學以致用的平臺,還讓學生在探討過程中打破固化思維,讓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個性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合作學習往往都是若干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后進行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為他們分配明確的學習任務,促使每位組員都以高漲的學習熱情參與到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同時,合作學習還可以集思廣益,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發表自己的想法,從而更好地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切實促進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對我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學生結束學業,進入社會后,必須融入社會、融入集體,這樣才能夠充分施展自身的才能。而合作學習實際上就是一種“以小見大”的形式,它給學生提供了適應集體的機會,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并且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意見,掌握適應社會發展的相關技能。這樣一來,學生在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的過程中自然會更加輕松。
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首要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劃分,為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做好充分準備。具體來說,在劃分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保證各個小組的學習實力處于均衡狀態,以此確保教學的公平性;同時各組組員的學習基礎、能力水平等也應當存在一定的差異,不僅要有優等生,還要有中等生、學困生,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使學生在互幫互助的環境下學習、探究。例如,在分組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日常表現、學習成績以及英語基礎作為參考,將同一水平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各個小組5~6人。同時,教師還可從各個小組中推選出一位綜合能力最強的學生,將其任命為組長。隨后,教師還要幫助各個小組長對各自的組員進行分層劃分,根據他們的學習成績和學習基礎將其設為A、B 兩個層次,便于組長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予以指導、幫助,從而進一步提升各個小組的整體英語水平和能力。
學生原本都是單獨存在的個體,教師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快速對學生進行合理重組。在初中英語課堂上,要想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合作學習這一形式,明確合作學習的方向,教師就要為他們予以相應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制定好合作學習的目標,避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出現不知從何下手的情況。同時,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擬定好小組公約,讓各個組員學會自我約束、自我管理,進而逐步適應這一學習形式,切實促進自身英語學習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學“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從三個角度出發,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與態度,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形式展開深入探究。具體來說,首先是使學生把握本節課的目標:“現在完成時”的用法及標志詞、“現在完成時”的構成及區分等;其次是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情況,自主進行探究任務的分配,與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共同總結“現在完成時”的標志詞“already/yet/for+一段時間/since+時間點”等,讓他們了解現在完成時的構成即“have/has+動詞過去分詞”。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會區分“現在完成時”,并且逐步明確“現在完成時”的用法;最后,教師可讓各個小組的組長派出一名代表來分享本組的學習成果,可以是收獲的知識,也可以是在學習中的心得體會等,以此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可見,在學生的初中英語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制定合作學習目標,讓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技巧,在增強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實效。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僅憑課堂上的知識傳授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需要將教學評價重視起來,這樣才讓短暫的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來說,有效的教學評價可以讓學生明確自身優勢和不足,肯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和成長,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對此,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對教學評價進行適當的豐富和優化,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設置獎懲機制,激勵學生不斷完善自我。例如:在教學“I′m more outing than my sister”這部分知識內容之后,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是檢驗和測評教學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3a、3b”練習為著手點,細致分析各個學習小組的學習效果。具體來說,首先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的組員進行互評,從書寫端正程度、形容詞比較級轉換正確率、句子結構等角度展開評價,找出對方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其次,教師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小組合作學習以及評價過程、結果等作為切入點,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打分,以此進一步調動各個學習小組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展開良性競爭。最后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定期匯總不同學習小組的分值,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習小組,教師應當予以相應的獎勵,并且授予“星級小組”的稱號;對于表現欠佳的學習小組,教師則應當適當鼓勵,抑或是讓小組間的成員進行相互學習、借鑒,從而不斷提升本組的學習水平。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合作學習過程中,并展開深入探究。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方式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過程的重要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為了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實效,促進學生綜合發展,教師可以從合理分組,做好準備;制定目標,增強意識以及優化評價,肯定成果三個方面著手,以此組織學生開展高效的英語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收獲更加豐富的知識和技能,為其后續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