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英才小學 趙艷霞
習作教學的內容比較繁雜,其中包括教師對學生指導、學生實踐、教師批改等,由于學生數量較多,因此第一與第三個環節需要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這也就導致了習作教學需要的時間被拉長。而在應用讀寫結合教學、微寫作教學等先進的教學理念之后,單次習作教學的時長與內容都被精簡了,但是教師對學生的指導相應也減少了。對此,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錄制必要的微課視頻,以微課視頻輔助開展優化的習作教學。
在小學的習作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將寫作理論知識的教學與習作訓練的過程聯合在一起,以至于連堂課程較難預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互相批改和評價。對此,教師可以引入微課,通過設計與應用預習性微課,將大部分的基礎理論知識分散在多個微課中,以此降低課堂教學的壓力,為習作教學預留出足夠的互評時間。如此,教師既能夠通過學生自學過程、課堂統一教學兩個階段提升理論教學的質量,又能夠通過足夠時長的學生互評環節增強學生習作訓練的效果。
以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習作教學為例,這一單元的習作主題是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且展示了兩篇例文。在現實中,教師便可以結合這兩篇例文為學生設計預習性微課,對學生進行理論內容的課外教學。結合本單元的習作主題,教師可以將“選材教學”“寫作順序”“豐富內容”這三個方面的內容作為微課的主題,并將例文作為三個微課的理論教學范例。以選材教學為例,在這一個微課中,教師應當向學生介紹寫植物、動物、景物、場景四個方面的內容。對此,教師可以仿照《我愛故鄉的楊梅》這一例文中的表格,將不同方面可寫的內容展示給學生,豐富學生的寫作思路。如在動物方面,教師可以先給出表格,表格中有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動作特點等小標題,然后引導學生閱讀例文,從例文中找到相應的描寫內容,最后教師再在微課中給出答案。總體而言,通過設計以習作訓練主題為基礎的理論知識預習微課,教師能夠讓學生在課前完成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使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用于指導學生實踐。
習作批改是習作教學中的重點,也是影響習作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傳統的習作訓練中,教師們通常會在批改完全體學生的作品后再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但是,由于學生數量較多,導致教師批改學生作品需要的時間也很多。所以,即使教師批改完了作文,但學生已經在漫長的等待中喪失了修改自己文章的積極性。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課前錄制指導學生相互批改作文的微課,在課堂上輔助自己組織學生進行作文互評。
比如,在《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的習作教學中,在預習性微課的輔助下,教師能夠預留出較多的時間用于學生相互批改。比如教師可以將預留的時間分為三個模塊,第一是結合批改性微課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審視、批改;第二是結合微課在小組中交換批改同學的作品;第三是在小組中推薦代表上臺朗誦作品的全文與片段,并由組員說出其中的優點。具體而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當播放批改性微課,而所謂批改性微課,便是將預習性微課的內容整合起來,將其中的理論精華總結出來。例如,在批改類微課中,理論的重點是寫作的順序以及寫作的內容,在順序方面,微課內容應當引導學生以整體的眼光分析文章的具體描寫順序;而在寫作內容方面,微課內容應當引導學生以抓住細節的方式尋找文章應用的感官視角以及修辭手法等內容。在微課內容的引導下,不僅能讓學生夠有效地進行自評與互評,還能夠讓教師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細節化的指導。比如,有些學生常寫錯別字,那么教師便可以及時提示該學生或者該小組中的其他學生重點檢查他的錯別字。如此,教師能夠有效提升自評環節的有效性,并最終提升寫作訓練的質量。
三年級是小學生成長的一個較為關鍵階段,這一階段的小學生思維已經開始逐步脫離一二年級學生的幼稚階段,已經有了理性與邏輯的雛形。但對于習作教學而言,這年齡階段的學生在生活經歷方面還有所欠缺。具體而言,學生在一二年級中所經歷過的事情往往只有模糊的影響,并不能完好、有序地引入到作文之中。因此,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理性發展的初級階段,設計實踐性微課,引導學生積累可用于習作的理性生活經驗。
以三年級習作主題《這兒真美》為例,這一單元課文較多,且并沒有習作例文。而習作的主題也較為單一,因此教師制作的預習性微課不需要太多。基于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實踐性微課,以這樣的微課引導學生對生活事物進行觀察實踐,以此引導學生積累經驗,并輔助學生為習作訓練做好準備。實踐性微課的內容較為簡單,主要是對學生實踐過程的指導。以觀察花朵為例,教師可以第一視角的方式錄制觀察花朵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以特寫的方式重點展示花朵的顏色、形狀等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添加相應的文字與配音,并對視頻進行剪輯。如此,教師可以將觀察花朵的過程生動地展示在微課中。最后,教師還應當添加總結性的表格,以表格輔助學生自行開展實驗。表格需要記錄的內容包括形狀、顏色、氣味等,而這些內容還應當被分出分支,以便引導學生進行更加細致的觀察。以形狀為例,表格中可以分為枝干形狀、葉子形狀、花朵形狀等內容。通過這樣微課,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詳細、有序地觀察實踐,為習作訓練奠定良好的經驗基礎。
綜上所述,相較于傳統的多課時連續習作教學模式,當前階段教師們探索的讀寫結合等習作教學模式能夠獲得更高的教學價值,更能促進學生寫作能力以及其他語文能力的發展。而在應用了優化后的教學模式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微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設計符合小學生學習認知規律的微課視頻,將傳統的固定的習作教學分散在課內外中,并且能夠做到針對學生發展情況的不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并以這種方式提升習作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