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姚連惠

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成立了預算管理領導小組,主要領導擔任預算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全面預算工作的統籌、協調、指導、審議、執行和檢查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各部門負責人任預算小組成員,主要負責領導小組日常事務的協調和組織全面預算的編制工作,辦公室設在資金財務部,財務部具體負責組織公司預算管理工作,統籌各部門編制業務預算草案,匯總平衡后形成公司全面預算草案,經公司黨政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后,正式上報國資委。
1.每年8-9月,預算領導小組組織并編制下一年度總預算及專項預算,配合企業經營班子任期目標和公司長期戰略目標,編制未來發展的目標概算。
2.財務部組織、統籌各部門編制業務預算草案,各部門根據公司年度工作目標的要求在向財務部匯報年度和季度預算時,應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預算編制。
3.國資委正式下達預算指標,公司按國資委下達的指標執行年度預算。
按照目前國資委要求,每半年調整一次預算,即每年8月份可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對當年預算進行調整。
公司預算執行情況由國資委進行考核(如利潤指標、管理費用指標等);公司內部以部門為單位將預算執行情況與年終考核相結合。
1.固定資產投資易出現變化。筆者所在企業主要業務為代表政府出資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建設。因投資項目由政府審批后實施,造成年度投資計劃存在不確定性。
2.籌資預算過程的不確定。工程建設資金的60%來源于項目銀行貸款,可能存在截至預算編制日,尚未與銀行簽訂貸款合同的情況,故直接影響籌資預算的執行情況。
1.部門協調有待加強,統籌規劃有待提高。目前公司管理層和財務部門對預算管理較重視,但存在個別部門對全面預算認識不深刻,未引以足夠重視。在實際預算編制過程中,財務部門往往擔任著預算編制的重要職責,故容易出現對經營指標把握不準確,導致預算與實際經營出現較大偏差的現象。
2.過于依賴公司預算,不能實現多個責任中心共同開展數據調查,難以實現后期預算工作的有效監控與考核。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時,能夠真正發揮預算管理作用主要取決于是否具備有效的組織保證。目前我國部分企業沒有設置專門全面預算管理機構,受到全面預算本身性質的影響,大多數員工認為全面預算是財務行為,與其它責任中心聯系不大,企業中的生產、銷售等基層業務部門不能發揮自身在預算編制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導致預算整體缺乏權威性與科學性,甚至脫離實際經營狀況。以費用預算為例,目前公司費用預算未分解到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無法跟蹤考核,費用執行情況難以控制。
3.國資委預算指標下達滯后,失去預算指導作用。國資資產管理部門如果接近年底下達全面預算指標,則預算指導作用將流于形式,預算管理失去意義,甚至造成企業無法完成預算指標的情況,需改變“一年預算,預算一年”的現象。
全面預算管理實際包括企業目標的分解、實施、控制、實現等過程,根據現代集團公司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根據個人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明確預算的目的不是為了省錢,預算的核心是分配資源。該觀點顛覆了我們大多數人對全面預算的理解,改變了原來所認為全面預算就是為了省錢、節約成本的觀點,預算體現了資源分配的導向,是企業管理的有效手段。根據實際經驗可以得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預算工作的開展對實現企業經營目標、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在實際工作中,首先需要保證各級員工對于預算管理具有充分認識。預算管理作為一種“全員參與、全方位滲透、全過程監控、全量化考核”的管理方法,只有得到企業不同單位、部門中的每個員工的支持才能保證工作實施到位。在領導人員實際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時 還需要實際深入到實際工作的不同環節中,及時發現并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落實預算管理工作。其次,需要針對目前的預算責任體系中的不足進行完善,鼓勵不同責任主體嚴謹、積極地參與實際預算編制工作中,在進行預算項目上報時,應當反復權衡考慮,根據企業實際精打細算,以保證實際編制預算與企業實際相符合。
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預算管理作為一項較為繁瑣復雜的工作,阻礙企業發展速度的提升。因此,企業應當引進先進信息系統,以實現預算管理效率的提升。
在實體經濟管理過程中,領導者應當通過積極開發預算管理系統,通過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加快預算信息傳播速度,從而實現工作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預算管理時刻滲透其中,同時作為企業發展的行為規范與標準體系。而為真正實現預算目標,應當充分發揮預算約束與調控作用。
為實現預算執行力度的加強,首先,需要進行預算報告制度,建立通過構建與管理工作相關的信息反饋系統,清晰明了地對預算責任主體報告本期預算執行情況進行上報,并根據實際數據,從而提出實際改革意見。其次,在進行預算反饋報告撰寫時,需要重視過程與結果表達,實現對預算運行狀況的及時掌握,以充分反映不同時期預算執行結果,為預算考核提供數據支持。再次,為實現全方位預算管理體系的建設需要對整體預算過程進行全面把控。通過將預算滲透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并對企業不同部門進行全面把控,重點監控業務流、資金流。
由于企業的性質不同,考核指標不能一概而論,對于筆者所在的固定資產投資類企業而言,工程進度、質量、安全、投資控制等指標遠比收入、利潤類指標更科學合理。對企業的劃分要考慮其行業特征和市場經營性質,而不只按其管理性質去劃分企業類型。
在實際開展業績評價與確定獎懲的過程中,如果考核不能圍繞預算開展,就會導致預算工作充滿形式主義,喪失整體控制作用,這就需要在實際考評過程中進行關鍵業績考核體系建設,做到從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目標出發,并結合不同部門領導與員工的責任與權利分布狀況,實現自上而下的全面預算目標分解,并進行合理業績目標設立。
全面預算作為現代企業整合管理的最佳工具,在很多國有企業中已經得到了廣泛運用,很多企業已經將全面預算作為日常管理的核心,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全面預算需要得到領導班子的重視,旨在從公司管理層開始重視全面預算工作地開展,實現自上而下的全員參與,將預算管理作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的工具,從而讓企業自主地開展全面預算工作,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