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丹 孫鋒
摘 要:課外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可以根據小學生的思想愛好以及實際需求來進行課外活動的開展,而課外活動的參加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以及實踐能力,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自主參與的實踐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課外活動對于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有利于學生身心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能夠在明確課外活動的目的過程中進一步得到全面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課外活動;學習興趣;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3-00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06
一、增加學生的課外活動的積極意義
(一)課外活動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智力的發展
學生在課外活動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是不全面的,在課外活動的基礎之上,通過自己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與課堂的內容相輔相成,在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尤其是課外活動受到環境影響的作用,對于客觀事物的認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和推斷能力。因此,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在合理安排學生活動的過程中,使得學生能夠發動和激發神經的活動,使得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激發腦的基本功能,從而加強學生智力的發展,而智力的發展與學習效果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課外活動可以為學生智力的發展提供基礎。
(二)課外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對于事物認知還不全面,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是最為現實的部分,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增加課外活動的基本能力,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引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發揮學生學習的基本動力,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當學生了解自己學習的重要性,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課外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使得學生不斷地吸取知識,成為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學習效果以及各種能力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外活動的激發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驗活動,在提倡與時俱進的課外活動形式的過程中,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得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
(三)課外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
課外活動與課堂的教學方式不同,不受于教學內容大綱的影響,在體育、文藝和科技等各個方面都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知識的技能和信心,而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僅有高低之分,同時對于學生的感興趣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課外活動根據不同的學習環境可以選擇自己所參加的活動作為實驗,并且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能力和水平來進行活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課外活動趣味性和多樣性;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目的性逐漸增強,并且具有一定的計劃性,幫助學生在課外交流的過程中樹立學生的基本信息,這可以極大地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因此,學校組織課外實踐活動時,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健康的成長進行有效安排,同時結合生活上的實際情況,將課余的活動與培養學生的戶外主觀能動性相互的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進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戶外學習活動興趣,由于許多小學生年紀較小,經驗不足,分辨的能力也相對比較差,在開展培養和提高學生主觀能力的戶外活動過程中,要積極地為教師和學生開展創造良好的戶外活動環境,加強對課外活動的組織和評價,從而有效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課外活動的現狀分析
(一)課外活動類型較為單一
現階段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教學活動更加具有豐富性,從單一的課堂轉向課外,可以有效地延伸學生的知識,在組織有效的課外活動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課外活動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但是目前在小學課外活動的類型中,僅僅局限于足球、跳繩,書法繪畫的次數較少,活動的內容較少,直接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互脫節,從而造成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弱。為了更好地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在課外活動單一的基礎之上,能夠面對社會的基本壓力,增強學生的科學知識,對于學生在學好各科科目的過程中,增加課外活動的基本內容,從而有效的使得內容更加廣泛。
(二)課外活動評價主體單一
在小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大多是以作品的形式來進行評價,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評價較少,這種單一的方式方法忽視了學生的自評以及學生家長之間的互評,從而對于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起不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也無法發揮課外活動的評價過程,這種忽視過程性評價的機制,對課外活動產生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在促進學生成長的過程中,要對課外活動具有一定的把握,課外活動是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基本內容,要采用課外活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外活動過程中得到解放,使得學生在自由發展的空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課外活動目的不明確
開展課外活動的目的不明確,教師作為學生開展活動的指導者,在指導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明白活動及意義,僅僅嬉戲玩耍,并沒有發揮課外活動的真正教育作用。因此,小學生的教育實踐過程往往處于探索的階段,而針對課外的實踐活動的目標并沒有執行,從而造成了學生對于科目的學習往往是采取娛樂的方式,在放松的過程中忽視了教育的目的,這就造成了許多學校的課外活動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從而對于學生的學習發展的需求產生了一定的片面性。
三、課外活動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對策
(一)明確課外活動的基本目的
在開展小學課外活動的過程中,要建立全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可以利用社會網絡媒體的正確輿論導向,加強對課外活動的重視程度,同時要加強學習正確的教育觀影響家長,使得家長能夠支持學生的課外活動,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能夠明確學生的興趣需求以及心理狀態,使得學生能夠在自愿參與的過程中進行課外活動,并且加強對課外活動的監督,在保證學生自由活動的過程中保證其安全,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興趣,并且可以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來為學生的課外活動添加色彩。在小學學習過程中,要實現有效的學習管理,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興趣,教師要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進行交流,拉近師生關系,通過積極的交流使教學順利、高效地進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耐心引導,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綜合能力,實現高效的學習。
(二)豐富課外實踐活動內容
從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特殊性來看,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其身心的健康需要,對課外活動要進行有意義的設計,在為學生提供生活與教育相互融合的過程中,能夠在課外設計的過程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互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根據課程資源的了解,在課外活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開放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并且能夠結合身心發展的差異性,提高學生的思維模式,通過語言圖形或者觀察到的事物來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并且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平臺,使得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激發對于課外知識的學習。
(三)活動形式要具有多樣化,增加評價的完整性
在小學生培養學習興趣的過程中,要增加課外形式的豐富性,建立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學生的基本特色。社會實踐活動,可在課外的活動過程中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求,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開展課外活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得學生能夠主動養成探究的基本能力。教師應把課堂對小學生的教育看作一個具有主體性和成長發展潛能的自然生命體,認識到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和關鍵在于充分開發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潛力,使之成長、成熟。在小學生教育的過程中,以充分培養學生的主體性為教學中心,充分發揮和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已逐漸成為廣大學生和教師所重視和熱衷的一種教學方法。
因此,在課外活動評價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過程性和終結性的評價方式,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保證課外活動的順利實施。為了更好地完善小學課外活動比賽的方式,要加強學生自評的方式,采用學生感興趣、多樣化的方式,比如可以采用成果展示或者多渠道收取學生的信息,客觀給予相應的評價,同時也可以利用課外活動的相關要求,增加師生課外活動的評估效果。在教育方面也要挖掘學生的課外潛力,通過多種方式的考核,促進學生對于課外活動的重視程度,從而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使得家長能夠參與到評價過程中,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作為學校活動的重要場地和學習的基本內容,可以增加小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通過積極的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社會交往能力。因此,學校要多組織活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平臺,使得學生在參加課外活動的過程當中能夠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通過不同的形式進行學習,比如可以通過動手實踐和體驗的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這種課外學習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產生一定的警醒作用,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因此,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加強學生對于活動的情感體驗,發揮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動手能力,尤其是在開展交流的過程中,使得學生感受到與同伴交流和討論自主探究模式的體驗效果,從而促進學生實踐活動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子路.天通苑小學課外活動計劃的實踐與成效[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
[2]徐文存.課外活動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及開展策略[J].甘肅教育,2019(11).
[3]張巖.小學科學課課外活動設計——《雞媽媽的愛》[J].現代教育科學, 201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