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不斷深入的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變革,初中語文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質量提出更高的標準。語文作為中國素質教育階段不可缺失的學科之一,對初中學習者未來的生活、學習具有重要價值。然而,受中國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依舊存在些許缺陷,對提高語文課堂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存在一定阻礙。基于此,初中語文教師對教學模式展開新的嘗試——精準教學模式,以此提高語文教學的成效。文章將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級語文教材中《孫權勸學》一文為例,對初中語文課堂活動中精準教學模式的應用展開深入分析,探究精準教學方式,以此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精準教學;策略分析
一、 引言
精準教學是一種面向技能和知識教學的高效教育模式,能夠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傳統教學模式下,精準教學并非教育模式,而只是教育辦法,致使精準教學無法普遍應用于教學活動中。伴隨著教育領域的變革,精準教學作為教學模式普遍運用于課堂教學中。精準教學模式融合精準教學目標、過程和評價,憑借制定精準的教學目標,規劃精準的教學過程,進行精準的教學評價以反饋學習者的學習現狀,并以學習者現狀為參考,把控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
二、 精準教學與初中語文
(一)精準教學
“精準教學”以學習的流暢度來確定學習者掌握技能、知識的程度和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速度和準確度是判斷學習者學習流暢度的兩個指標。學習者掌握技能、知識的速度愈快,準確度愈高,證明學習者的學習成效愈好、教學質量愈高。教師將精準教學模式應用于語文教學中,應依據學習者的學習狀況和課程標準,明晰學習者的發展規律和客觀規律,凝聚教育價值,深度把控教育目標,提高課堂活動的實踐性;組織多種教學活動,以小組學習為形式,尊重學習者的愛好興趣,選擇學習內容,挖掘學習者的潛力;了解學習者的學習訴求,以此為參考設置教學過程;評估學習者的知識結構和語文成績,判斷其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以分層的形式為學習者設置作業,以求提高學習者語文成績、語文素養。
(二)精準教學之于初中語文的價值
第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精準教學模式,與語文學科素養相結合,幫助學習者提高語文知識儲備、語文素養和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語文作為中國的母語,語文的教學對學習者成長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而精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普及,能夠幫助語文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提高學習者語文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者個人修養和語文學科素養,為學習者未來的全面成長奠定基礎。
第二,將精準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助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語文學科中富含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其教育方式受傳統觀念影響較大,精準教學理念融入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優化傳統教學模式在新時代的缺陷,與時俱進,優化教師教學觀念,創新教學形式,故而,精準教學理念在語文教學中的融入,是教學觀念的一次轉變創新,為學習者未來成長奠定基礎,為初中學校語文教育的成長提供理念支持和動力。
三、 精準教學之于初中語文的應用措施
(一)精準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存在的目的、主體等都是學習者,教師思考規劃教學活動、教學行為都應以學習者為出發點。因此,多維度了解學習者學習情況是制定精準教學目標的前提。教師制定教學目標應參考學習者的現有知識儲備、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應掌握的知識技能。為保障學習者充分完成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精準度在于可評價、可測量、可操作性和足夠具體,從而指導教師教學和學習者學習,反饋學習者的學習效果。
初中課文《孫權勸學》的主人公來自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孫權是一代名主、呂蒙也是一代名將,在人生成長過程中亦需要不斷學習,對初中學習者而言,具有榜樣和引導作用,引導學習者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因此,以新課標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和單元教學要求為參考,基于精準教學理念,參考學習者學習情況,《孫權勸學》一文的教學目標可分為以下幾點。
第一,以準確的讀音和感情朗讀文章,找準節奏;
第二,在小組學習中,合作探究與自主學習相結合,要求學習者口述文章內容,準確掌握文中“掌事”等重要字詞的含義,準確翻譯以下句子:“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蒙辭以軍中多務”。從中分析歸納翻譯文言文的辦法,比如,補充省略部分,保留專有名詞和調整詞語位置等;
第三,引導學習者角色扮演,模擬角色對話,通過實踐領悟角色說話的心理、情態和口吻;
第四,分析文章內容,發現角色魅力,總結角色的高尚品質,從中獲取人生經驗;
第五,通過參考范例,引導學習者從多個角度探討文章中蘊含的哲理、啟示。
(二)精準的教學過程
實現教學目標離不開教學過程,課堂活動的制定和開展都以教學目標為出發點和中心。精準的教學目標能夠指導教師明晰學習者在課堂活動中應完成的目標,明了課堂教學對策和內容。教師可將課堂活動分為幾個環節,完成每個環節的教學任務后,通過提問和觀察了解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同時根據學習者的行為調整教學對策和教學進度。參考教學目標,可設計以下教學步驟。
第一,采取齊聲誦讀、小組朗讀、個人誦讀的形式多次朗讀文章,在這一過程教師糾正學習者錯誤讀音,指導學習者掌握正確的朗讀節奏;
第二,結合小組合作和自主學習的探究形式,要求學習者使用《古漢語詞典》等工具書翻譯全文,無法確定字義或讀音的字詞在小組學習中共同解決,教師對學習者的學習探究結果進行檢查,指導學習者總結歸納翻譯文言文的辦法,引導采用“接龍”的形式口述文章內容和大意;
第三,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組織情境表演,要求扮演者向“觀眾”闡釋人物對話中的心理、情態和語氣;
第四,簡要介紹呂蒙、孫權和魯肅的人生經歷,將全班同學分為三個小組,引導學習者結合文章內容和人物經歷分析呂蒙、孫權和魯肅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
第五,文中呂蒙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告訴同學們要用發展的目光看待別人,那么,同學們分別從呂蒙、孫權和魯肅的角度出發,分享從中獲得的啟示。
課堂實例:
角色扮演環節:
教師:請“孫權”同學分享一下說“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的情態、語氣和心理?
“孫權”:在這句話中,我連續使用兩個“不”,用雙重否定來強調學習的必要性,是極為堅定、不容拒絕的,甚至有點恨鐵不成鋼,因為像老師和父母要求我們學習一樣,要求呂蒙學習是對他存在更高的期待。神情是很鄭重嚴肅的。
教師:這位同學表現得特別好,對孫權的情態、語氣和心理把握到位。那有哪位“觀眾”有不同的看法嗎?
學生:老師,我認為孫權覺得擔當重任的呂蒙拒絕學習,是有些驕傲自滿的,所以孫權作為領導是非常失望和生氣的。
教師:那你覺得若呂蒙繼續推脫學習,孫權會怎么做呢?會罷官或處死呂蒙嗎?
學生:老師,我覺得如果耐心勸解之后,呂蒙依舊推脫,孫權會對呂蒙非常失望,但不會處死或罷官的。那為什么呂蒙已經拒絕學習了,孫權作為主公,還會繼續勸解呢?
教師:是的,在呂蒙沒有犯大錯之前,孫權是不會因為他不學習而罷官或處死他的。我們應該結合時代背景來分析這一問題,三國處于亂世,魏蜀吳三分天下,劉備三顧茅廬,文有諸葛亮,武有張飛關羽等,曹操求才若渴,寫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身邊名士眾多,而孫權作為與曹操、劉備三分天下的霸主,自然也求賢若渴,渴望擁有文武雙全的臣子,為國家壯大做貢獻。所以他不會殺呂蒙。那么,你現在覺得孫權對呂蒙是什么看法呢?
學生:孫權要求呂蒙學習為國家發展考慮,以求增添一個能力出眾的將領,也是對呂蒙寄予厚望,所以在“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的口吻是嚴厲的,也包含希望。
(三)精準的教學評價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師普遍忽視對學習者課堂表現的評價,因此,無法準確掌握教學目標的實現狀況。這也是阻礙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提升的因素之一。而精準教學模式下展開精準的教學評價,能夠精準、高效地確定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學習者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因此,教師應參考教學目標,制定課堂教學中學習行為的評價標準,從而充分掌握學習者的學習狀況、教學進度和教學成效。
比如,在《孫權勸學》的教學活動中,依據教學目標,教師可在角色扮演環節之后,以教學評價標準為參考,通過問答了解學習者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價學習者,從而根據評價結果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如角色扮演環節,學習者無法正確把握孫權的心態,教師可以通過介紹文章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引導學習者領悟孫權求賢若渴的心理,通過問答引導學習者領悟這一心態。而受課堂活動的限制,無法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習者討論文章人物的高尚品質和閱讀感悟、啟示等,教師可將之預留為課后習題,供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
四、 結語
一言以蔽之,初中語文課堂活動中精準教學模式的應用已形成一種以精準教學過程為核心內容、以精準教學目標為指導、以精準教學評價為保證,融合過程、內容、評價為一體的高效成熟的教學模式。精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的高效成果取得教育領域的認可,并以此為傾向推動學習者自主學習,教師以簡單明了的方式為學習者設計精準的學習方案,精準教學不僅可以應用于語文學科的教學活動中,也可以應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且在教育領域信息化的背景下,精準教育具有極大的拓展價值和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吳艷玲.精準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初探:以《孫權勸學》為例[J].讀與寫:教師,2019(6):1.
[2]舒元斌.精準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探討:以《孫權勸學》為例[J].中華辭賦,2019(3):31.
[3]張家浩.反思精準教學:以《孫權勸學》為例[J].東西南北:教育,2019(11):214.
[4]朱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精準教學策略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9(12).
[5]王勇.探究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精準教學[J].東西南北:教育,2020(6):19.
[6]程國妮.從《孫權勸學》的課堂教學氛圍來談談趣味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中華辭賦,2019(2):72-73.
作者簡介:
張海宇,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