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關系到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展。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更加注重人本化、創新性、實效化,以此為目標,有必要對新時代中學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手段和內容進行一些分析,文章的目的即是希望找到更加契合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和道德基礎的辦法。
關鍵詞: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新課改;創新
一、 引言
中學班主任要有創新意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圍繞中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思想和行為問題進行切實的引導和幫扶,增進師生平等意識,變革舊有教學模式,秉持新課改思想,不斷激發中學生的自我發展意識和能力。德育工作的創新之策需要班主任在不斷實踐中加以領悟,扎扎實實,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尊重德育工作規律,既要注重課堂,又要注重課外;既要注重線下談話,又要注重線上交流;既要注重眼前效果,又要注重長遠發展,使德育工作在新課改的指引下更加科學高效。
二、 新課改背景下中學德育工作方向
新課改重視德育教育,認為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同等重要,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心理素養,是無法勝任未來社會的發展的。新課改注重新的師生觀和新的教學觀,鼓勵平等關系的形成和建設,引導教師切實重視學生的個性和性格,把學生視為具有生命感悟的鮮活個體,而不是灌輸容器。在教學中新課改提倡啟迪和引導,不能一味說教,以免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在個人素養上,新課改認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該與時俱進,具備開放思維和創新本領,做反思型和研究型的新時代教師。這些方向,都應該成為中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則和出發點,才能切實保障德育工作的成效和質量。
三、 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中學生處于人生觀和價值觀亟待完善的階段,德育教育的滲透,不但是中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實踐和落實“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教學任務的重要工作。教書育人,德育為先。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怎么評估都不為過。當前,中學生的成長環境較為復雜。一方面,很多優秀教育內容借助于信息技術得以蓬勃發展和廣泛傳播,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網絡小說、網絡游戲以及各種粗俗讀物拉低了中學生審美,很多西方外來文化產品不利于學生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不少錯誤的思想借助于信息技術得以擴散,對中學生的價值觀造成了誤導。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作為中學班主任,應該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的緊迫性和時代性,增強危機意識和使命擔當,以新課改為契機,加強創新實踐,讓德育工作成為日常管理工作的先導,為中學生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四、 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路徑
(一)落實新課改理念,樹立新型師生觀
新課改下的德育工作,首先需要班主任和學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關愛,互相理解的平等關系,沒有這一關系做鋪墊,德育工作難以維系。班主任必須糾正在以往的教學和管理中形成的威懾意識,養成和學生平等交流的習慣,在德育工作中,不能向學生施壓,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秉持欣賞的教學和管理態度,不能歧視和漠視學生,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一個事實是,班主任如果能夠和學生交朋友,做學生的知心人,班級氛圍和凝聚力就較強。相反,學生對班集體的認同感就會不足,自然就會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出現逆反心理,甚至做出出格的事情。所以班主任要放低自己,勇敢地走進學生中間,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在班級管理中多和學生商量、探討、合作,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二)培育學生自我意識,提升學生成才觀念
新課改提倡新的學生觀,認為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發展模式和潛能,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成長意識。德育工作也不例外。事實上,很多中學生的自身問題,必須依靠中學生自己去意識到,班主任的引導和幫扶再大,失去了學生的自主性,也不會起到明顯的教育和啟迪作用。中學班主任應該創造一種可能: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自覺地產生一種抵制,而不是強制學生去改正。比如有的學生習慣于自我為中心,缺乏集體觀念和互助意識,班主任就可以舉行一場集體教育活動,讓每一位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說一說“集體和個人”的關系,講一講“集體在促進個人發展中的優勢”,引導學生擺正集體和個人的關系。這樣的方法給學生重新認識自己提供一個機會。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身的問題,班主任要加強和家長的聯系,對于有些家長的放任和溺愛心理進行勸導,只有家長認識到孩子的問題,并能夠及時地提醒,學生自己才能發現自身問題,進而做出相應的改正。
(三)加強隱性環境建設,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隱性環境建設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學德育工作創新實踐的重要領域。一方面,中學班主任要加強班級和諧氛圍的引領,營造積極向上、互幫互助、團結友善的環境;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板報、讀書角、文化墻等來營造藝術氛圍和讀書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環境的熏陶和感染。在創新實踐中,班主任可以進行更多的嘗試,如每年的秋季到來之際在教室的一角擺上幾盆菊花,涵養學生的精神品質,國慶節到來前后在墻上貼上反映祖國欣欣向榮美好愿景的海報,也可以結合一些相關活動內容,如奧運健兒的運動場景,激發中學生的向往之情和拼搏斗志。
(四)創新管理模式,激勵學生主人翁意識
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在注重成效的基礎上加強創新,為學生自主參與班級管理營造寬松氛圍,少一些威嚴,多一些自由,釋放中學生的心理和情緒。以班干部為例,班主任可以嘗試著對班干部的遴選機制進行改革,施行班干部輪換制度,給每一位學生成為班干部創造機會,激發全體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特別是對那些班集體意識不強、習慣于我行我素的學生有很好的幫助,同時鍛煉學生的管理才能。長期以來,中學班干部的選拔始終是較為隨意性的,基本上班主任說了算,而且學生一旦成為班干部,就很少會輪換和替換,降低了其他學生參與班級管理事務的積極性。新課改下理念是平等的,既體現在師生平等上,也體現在生生平等上,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傳統班干部委任模式的局限性,鼓勵有管理才能的學生主動請纓,毛遂自薦。即便是對于后進生,班主任也不能漠視,應該有意識地提升他們的“存在感”,必要時委任他們為衛生委員、體育委員甚至學習委員,借此激勵學生,促進學生的成長動力。
(五)線下線上聯動溝通,拓展德育工作空間
信息技術為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深入實踐創造了機會。借助于電子郵箱、微信、QQ、微博、小紅書、空間、抖音等多種社交平臺,班主任可以強化和學生的緊密聯系,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建設,拓展教育空間,實現德育工作的線下線上聯動。班主任要熟悉和了解中學生的日常生活興趣,關注他們的課余活動,對于他們喜歡的社交App有一定的了解,必要時建立自己的賬號對學生的賬號給予關注,及時發現學生在微信朋友圈或者QQ空間等信息化領域發送的個人感言和情緒表達,對于消極悲觀的語言通過留言功能進行糾正和開導,對于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點贊和送花,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師生線上的交流。在創新方面,班主任借助于網課、直播以及多種互動模式和中學生展開更加深入的探索,如借助直播和學生展開理想談話連線,班主任可以請一些自己認識的優秀同事和教育專家以及成功人士到直播間,回答學生的問題,解決學生面臨的成長困惑,引導學生做有理想、有責任、有道德、有文化的新時代好學生。
(六)課外實踐的豐富性開展,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
中學生活潑好動,相應的課外活動也是十分豐富。德育工作的創新要樹立開放視野,不能僅僅關注學生的在校表現,應該對學生的課外生活進行引導和強化,把生活作為開展德育工作的廣闊舞臺,涵養學生的精神品味,促使學生遠離網絡游戲和網絡小說等低俗內容和低級趣味的侵害和誤導。班主任可以模仿《讀書》《中國詩詞大會》《為你讀詩》等欄目的開展形式,舉辦一些課外誦讀活動,鼓勵有愛好和特長的學生參與其中,班主任和其他語文教師作為評委,對學生的課外活動進行評價和總結,對于學生的優秀表現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贊賞,做好獎項的設置和頒發,借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經典文學的育人內容,提升中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養。此外,班主任還應該利用節假日來進行更多文化內容和精神力量的滲透,如中秋節到來前后組織相關晚會的籌備工作,班主任作為導演參與其中,鼓勵學生展示各自的誦讀、歌唱、舞蹈和表演才華,一個個優秀的節目給學生以心靈的啟迪,思想的引導,精神的指引。或者帶領學生參觀黨史館和博物館等,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幀幀畫面,能夠帶領學生進入體驗情境之中,進而培育學生的愛黨情感和愛國精神。
(七)加強教育評價的創新,促進德育教育成效
德育工作做得好不好,一方面需要班主任的及時反省和反思,積極主動地修正工作方法,不斷適應中學德育工作需要;另一方面需要在評價方面進行革新,把學生納入評價過程之中,彰顯學生在德育評價中的主體地位,避免把自己的主觀評價強加給學生,提升評價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在實踐的過程中,班主任既可以開展學生互評活動,引導學生從道德修養、心理修養、性格特點等方面出發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也可以引導學生對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力和水平進行評價,秉持一顆愛心和誠心,接納學生提出的中肯意見和建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班主任可以定期開展德育主題班會,通過講故事、談感悟的方法,在和諧友善的氛圍中讓學生們展開交流,說一說各自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開誠布公,真實流露,促進彼此的反省,在班級中營造自我成長的良好氛圍,對于問題突出的學生,大家一起幫著想辦法。為了促進師生交流,班主任可以設置信箱,學生可以借助信箱匿名表達自己對班主任的管理意見,借以促進班主任的成長。
(八)讓自身素養成為德育工作創新的保障
中學生模仿能力強,班主任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的一言一行,是學生效仿的對象,對于學生的一生發展都會產生深刻的印象和影響。所以班主任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做理想堅定、道德崇高、真誠友善、尊重學生、關愛他人的人,為學生樹立一個道德楷模,這樣才能在德育工作中贏得學生的信賴。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屬性呈現出更多的內涵,已經不局限于知識傳授者這一單一角色,還承擔著學習者、研究者、催化者、實踐者的任務,特別是班主任,和學生日常接觸最多,對學生最了解,更應該把自身素養的提升作為重要職責來抓。在創新方面,班主任可以借助學生、同事以及領導的監督作用來勉勵自己,督促自己,例如向學生發放測評卡片,每周或者每月讓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工作、管理方法、道德素養進行打分,班主任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做好切實的改進。在自我提升路徑上,班主任可以借助名師講座、專業課程、教學論文、教學心得等來提高自己的綜合修養,促進管理理念的轉變,并積極學習和領會新課改下的教育政策和文件,使德育工作更加順利地推進。
五、 結語
綜上所述,中學班主任應該始終在新課改目標任務的指引下進行德育工作的創新思考和實踐,充分認識到德育對于中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價值,積極關注和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自身問題,少說教,多引導,不歧視,多關懷,從學生的進步中看到希望,增強信心,同時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和示范作用,為創新實踐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陳殷.淺析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提升路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5):113-114.
[2]羅濱.現代教育理念下高中班主任以德治班的實踐策略[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8):116-118.
作者簡介:
唐菊梅,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和政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