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內蒙古大學
在眾多體育領域中,足球是一項影響力相對較高的體育運動。足球運動因其自身具有很強的對抗性,在這種條件下運動員就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首先運動員要有較好的體能,這樣做才能適應較高強度的訓練。同時也要確保身體的協調性較好,這樣做才能保證基本的人身安全。只有做好這幾點才能真正保障球隊具有競技能力。小學是我國重點發展體育的階段,并且小學生階段是參與足球訓練的初始階段,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會主動提升學生協調性,進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足球運動水平。
協調性顧名思義是指相關運動員要注重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合作,以此來更好的完成一些專業性的動作。所以在開展足球訓練活動時,重視對協調性方面的訓練,能夠有效地提升青少年足球運動的水平。
在分析過程中具體查閱了有關文獻資料,重點了解足球運動對于學生的具體影響,分析其在體育活動中的地位,協調性是影響訓練進度的重要影響因素,甚至會影響運動員踢球時的腳感。針對小學生開展的足球訓練主要是利用比賽或者足球游戲的方式進行的,開展協調性相關的訓練課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自身情況,進而在參與訓練時掌握更多的足球知識和技巧,并且能夠從根上提升足球訓練的質量[1]。由此可見,只有把協調性訓練當作開展足球訓練的前提,才能夠更好地保障足球訓練的效果。
運動訓練根據傳統的劃分可以分為幾大不同的方面。下面對其進行細致研究,了解運動鍛煉的具體實行情況。其協調性訓練并未被列入到運動訓練的行列,在傳統運動訓練模式下,往往會把靈敏度和協調性混為一談,但是協調性還包含著其他許多方面,例如,平衡能力。因此,在進行足球訓練時,應該每天預留出專門訓練協調能力的時間,通過交叉步和前后步等具體的訓練方式進行協調能力方面的訓練。可以使學生的腳步更具靈活性,從而促進青少年足球技術的整體提升。
人體結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做一個動作時,離不開身體各個部位的配合,如果一個人身體各部位不夠協調,那么做出來的動作也會顯得很僵硬。在足球運動中,如果身體協調性不足,就會導致踢球時力度不夠,甚至會把自己摔倒[2]。因此,只有身體的協調性提升了,才能更為流暢地完成整個專業動作。足球相對于其他運動來說,是一項具有較強對抗性的體育運動,在進行足球比賽時,存在著較多的不確定性,要想有效的應對這些不確定的因素,運動員就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讓自己適應較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與此同時,要提高反應力,讓自己能夠適應不同的危機情況,這種反應能力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靈敏度。運動員具有較好的協調性,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的靈敏度、技巧以及運動速度,能夠使團隊人員之間更加具有配合能力。以小學生為例,其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熱愛上體育運動,同時也能減輕壓力,提高自己的身體機能。這樣做也能夠給小學生帶來歡樂,能夠讓自己提升自己的反應能力,進而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
在訓練過程中不只要關注專業技術的能力,還要充分的認識到團隊協作在足球訓練中的重要性。但是從我國體育教師開展足球訓練活動的現狀可以看出,教師在訓練學生過程中會為學生設置一些障礙和關卡,會針對學生的差異來設置不同的活動,在這種條件下,常常會把訓練的重心放到專業技能的提升方面,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心理認知都尚不成熟,并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參與訓練,因此這種訓練方式會打消學生參與進來的積極性,從而使訓練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師要致力于結合學生實際狀況指導教學活動。在教學訓練過程中,也要融入一些協調性課程,這樣對學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這樣不僅豐富了足球訓練的內容,這樣做能夠整體的提升學生的素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注意力放到課程訓練上,能夠確保足球訓練有效進行。
在開展足球訓練相關活動時,要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征,10 歲上下是學生培養自己的關鍵時期。有學者稱之為黃金時期。教師在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進行足球訓練時,應該有針對性的在懸鏈中融入協調性方面的訓練手段,以此來更好的培養出具有專業性技能的足球運動員。針對我國青年隊在賽事上成績并不理想的現狀,有關專家針對這一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時發現,我國在對青少年進行足球訓練時過于關注專業技能方面的訓練,但在訓練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即在訓練中只是注重完成課程,并沒有重視學生的協調性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訓練較為片面,不能推動運動員長遠發展,使其協調性方面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針對黃金年齡的學生會進行足球訓練時,要加以注重對學生協調性的訓練。
過于枯燥的訓練會使青少年逐漸喪失對足球訓練的興趣,采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完成正常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也能夠將自己融入到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際能力。基于此,教師在設計訓練環節時,教師應該豐富教學內容,并更深層次地理解專業動作的技術要領,從而提升自身的協調意識,比如,在日常訓練時,這樣做一定的優勢作用,下面對其進行具體分析。運用這種形式可以把進行小組制劃分,采用小組對抗賽的形式,進行專業技能訓練[3]。使學生能夠在更為有趣的訓練模式中完成每天的訓練任務,讓學生之間擁有更高效的協作與配合,以此來達到開展訓練的最終目的。
足球是一種競技性較高的體育運動。因此,在開展足球訓練時,教師不僅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體能狀況,還要善于利用更加豐富的訓練形式來調動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并在針對學生的整體情況及時調整訓練計劃,以便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足球專業技能。例如,教師在開展訓練活動時創新相關訓練設施的使用方式,通過對不同設施的組合應用,以此來強化學生自身的協調能力;并且經常組織一些足球比賽,通過利用實戰對抗的模式為學生創建一個實戰演練的環境,讓學生在實戰中,掌握足球技術的實踐運用能力,讓學生通過實戰的方式找到一種適合自身的專業技術動作,與此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增強學生自身的身體機能,加強學生和足球間的球感。但是在開展一系列訓練活動時,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意愿,并結合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做出更加適合學生參與的訓練計劃,促使學生能夠在參與訓練活動時掌握更多專業技能。
教師就像是一面鏡子,教師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會在不同程度上給予學生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訓練活動時,要做到以身作則,還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進行學習,以便把足球方面最先進的理念傳授給學生。在日常訓練中,教師要與學生盡可能地進行溝通,以便能夠隨時掌握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思想變化,從而給予學生更加專業化的指導[4]。并且教師要努力構建出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與學生成為朋友,從而能夠更好的發揮教師本身所具有的凝聚力,在開展訓練活動時利用這種凝聚力支持學生完成每日的專業訓練任務。與此同時,在開展專業技能訓練時,不能只關注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還要重點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以便及時的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給予必要的疏導。從實際情況來看,當前社會過于注重學生能力方面的提升,忽略了學生在參與訓練時心理上的變化,進而導致學生產生的壓抑心理得不到有效的緩解,這樣就極其不利于學生長遠發展。學生在發生過程中受壓力影響,就不能正常的進行學習。在這種條件下,教師要及時履行職責,發揮實際作用,及時了解學生情況,如果發現學生有心理壓力時,就要為其進行疏導,進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后續訓練,以此來提升整體訓練的質量。其次,教師應該做好總結工作,把訓練中的不足和參加實際比賽時產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指導學生糾正這些不足,讓學生認識到產生不足的原因,讓其自主進行改正。
為了在課程中加入協調性訓練,學校的相關人員就要引起重視,但是針對小學生群體來說,固定性動作訓練是學生訓練的基本形式,學校進行協調性訓練時,就要注重基本的固定動作訓練。固定動作訓練是訓練的基本,學生必須牢牢把握住這一要素。學生在進行固定動作的訓練時,不僅能夠充分掌握足球動作的要領,還能使其自身的協調性得以提升[5]。在開展具體訓練時,可以采用高抬腿,前后步等專業動作,在增強學生自身協調性的同時使其腿部力量得以有效的鍛煉,以此確保學生在參與足球運動時身體、速度和動作等幾個方面具有較高的協調性。
要致力于創建出一套能夠更好的鍛煉協調性的專業動作,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對自身的實際情況有著更好的認識,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能力[6]。此外,還能夠讓學生在參加實際比賽時擁有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總結全文,在開展足球訓練時,要致力于采取措施,采取一些基本的方法來確保學生的基本協調性訓練。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協調能力,才能使學生的靈敏度和協調性得以增強,從而讓其能夠更好的發揮自身的能力。因此,在針對小學生開展足球運動訓練時,教師一定要充分并且正確認識到協調性在開展足球訓練活動時的重要性,要把協調性的訓練利用科學的手法融入到足球專業技能訓練的過程中去,只要訓練模式足夠科學,我國的足球訓練質量就能得到較好的提升,這也是還是中國夢的重要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