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寧化第三中學 張 敏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體能的訓練,應把這項內容列入體育教學中的課練內容。體能就是身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不斷鍛煉身體,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目前,傳統的體育教學并不注重訓練學生的體能,其教學效果也很差。在新課程革新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訓練強度高低、鍛煉的積極性等方面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把豐富多彩的體能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中來,對學生的體能進行培養和訓練,最終一步步達到理想的體育教學目標。所以,如何有效開展體能教學,是當下中學體育教師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在體能教學中,學生體能鍛煉的效果主要取決于其是否積極主動地在體育課堂進行身體鍛煉。因此,教師在中學體能教學中要不斷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投入更多的時間來對自身進行體能訓練,從而推動學生體能鍛煉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師施教過程中,通過開展能鍛煉學生體能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能使學生在豐富有趣的體育課堂氛圍中更加熱愛體育這門課程,從而積極地進行身體鍛煉 。例如,在一次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個關于鍛煉學生體能的游戲,比如訓練學生快速站起來和急速停下,還可以訓練其速度和靈巧性。這種活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使體育課堂更具有趣味性。
在初中階段,教師主要通過保健知識和鍛煉來發展學生的體能,讓學生對鍛煉身體方面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學生要掌握如何加強保健身體健康的基礎認知,才能養成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生活工作中,教師選擇體育鍛煉項目的時候,要以學生的喜好以及身體健康素質為前提,開發學生的運動潛能,增加他們的保健意識,推進他們積極地養成體能訓練的習慣,讓他們有一種終身受益的感覺,這才是體育教學中所要達到的目標。在新課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更加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通過不同的體育活動來不斷發展學生的體育體能,促進學生不斷加強鍛煉,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科學合理的運動方式獲得更好的鍛煉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因地制宜的教學模式,不僅是初中教學內容的重點,還具有時效性特點和長遠意義。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建立多樣化動態的體育課堂考評體系,是解決體育教學現狀的策略。現階段,增加體能測試在中學升學考試中的比重,以考試促進教學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方式。無一例外,考試給體育課帶來了導向性的作用,考評測試能引起家長、學生和學校社會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教育相關部門應當不斷改善體育體能測試系統,通過考試能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引導學生更積極地鍛煉身體,從而提升學生的體能素質。
中學生由于先天身體素質、性別等情況不同,導致身體素質出現差異。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課時,要安排好體育教材內容,既要讓體育素質好的學生更好地發展體能,又要讓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比以前有更大的進步。同時,體育教師既要滿足男學生的運動負荷需求,也要顧及女學生的生理特點,鼓勵班里的女學生以及體能較差的學生都能參與到體育課程中來,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并在快樂的訓練中發展體能。
在進行體育課時,體育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體育知識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地鍛煉體能。中學生平時課業比較忙,如果教師在體育課上一味地講解理論知識,將導致學生喪失對體育這門課程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良好的互動,可以開展一些鍛煉體能的小競賽,根據教材內容播放不同的音樂節奏來調動學生的情緒,使教學課程更豐富多彩,增加初中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繼而發展其體能。
在教學中,體育教師不但要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積極組織各種有趣的體育活動。學校的體育場地健身器材也很重要,學校要加強對體育設施的建設,使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中能擁有健全的體育器材和體育場地,能結合當下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和生活習慣,來合理科學地選擇體育活動場所和體育器材。這樣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愛好,使初中生的體能得到充分的鍛煉。
總之,在體育課上教師要加強對初中生的體能訓練,這對于正在茁壯成長的初中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發展學生體能的背景下,教師也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展開對學生體能的訓練,通過努力改變學生的傳統認知,不再把體育課當作用來放松的自由活動課程。同時,體育教師在教學策略上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體能發展需求,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結合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學情和教材內容,積極調動學生鍛煉體能的主動性,積極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讓學生對每一節體育課都充滿期待。所以生動有趣的體育課堂教學,更能引起學生對體能鍛煉的興趣,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體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