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 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排球上手傳球是比賽組織進攻時最常用的一種動作方法,目前在一些歐美的戰術體系當中上也承擔著接一傳的作用,所以上手傳球在排球比賽中的運用也相當廣泛。上手傳球是在教學和訓練中,因其動作相對復雜及抽象,是教師比較難教、學生比較難掌握的一項動作技術,如何保證動作的準確性、需要教師不斷地思考創新教學的方式方法。
(1)準備姿勢。
(2)擊球點:擊球點在額頭前上方約一球距離處。
(3)傳球手形:當手觸球時,手腕稍后仰,兩手自然張開,手指微屈成半球狀。兩拇指相對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兩拇指間的距離不能過大,以防漏球。
(4)擊球用力:當來球接近額前時,開始蹬地、伸膝、伸,臂兩手微張迎球,以拇指內側,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節觸球的后下部,無名指和小指觸球兩側。手觸球時,指腕保持適當緊張,以承擔球的壓力。用手指的彈力、手臂和身體協調的力量將球傳出。
在排球場上向后上方的傳球,稱為背后傳球。在背傳時準備姿勢要比正傳時稍微直立,身體重心在兩腳之間,不能前傾,將雙手自然抬起,放松置于額前上方。判斷一傳來球之后,通過腳步移動置球下,將雙手迅速抬起,手觸球時,手腕要適當后仰,掌心向上,在額上方擊球的下部。傳球時,用蹬地、展腹、抬、臂向后翻腕及手指的彈力把球向后上方傳出。
擊球點偏向傳球方向一側,有利于達到向側向傳球。上體和手臂向傳球方向伸展,異側手臂的動作幅度、用力距離和動作速度要大于同側手臂,有利于向側向發力,并保持良好的手型向側向傳球。
排球傳球的作用主要有三點,一是傳球是連接排球比賽的關鍵性節點,沒有傳球的話就沒有排球比賽;二是傳球起到一個過渡性的作用,訓練各個隊員在排球比賽過程中的默契度;三是傳球往往能夠制造直接得分的機會,調動賽場上的氣氛。傳球是排球比賽中的基礎技術,也是連接排球比賽的關鍵性節點,如果沒有傳球的這一步的話,就根本沒有排球比賽這一說,也就是說,傳球對于排球比賽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傳球技術相對發球,扣球,攔網,墊球來說比較難掌握,傳球需要全身的協調發力,并且在發力同時手指手腕要靈活的控制好球,傳球技術是需要學生花大量時間去練習,才能掌握的一門技術,并且教學課時又少,教師很難因材施教,只能做個示范,而學生如果在初期階段形成了錯誤的動作,后期再改正,難度是非常大的。
在傳球教學中最關鍵的應該就是傳球緩沖用力,在任何技術中,不管這項技術簡單或者復雜,它都有一個關鍵點,排球傳球技術的關鍵點就是傳球用力緩沖,這個緩沖力是在掌握傳球手型的基礎上,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完成的,在現在的教學中傳球技術的緩沖并沒有得到教師們的重視,導致學習者在接觸傳球技術后傳球聲音較大,為了避免持球犯規的原因,手指觸到球就出手了,傳球沒有節奏感,大拇指容易受傷,排球在學生傳出后沒有得到指頭的協調用力導致球轉,不能較穩定的到達預想目標。
對于初學傳球的學生來講,傳球技術還只是停留到感知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通過優美的示范和傳球的基本概念來加強學生對傳球的認知,但是一節課的時間短暫,下課后學生還會接觸其他的運動項目,對剛接觸的傳球技術又會又陌生的感覺,所以學習一項新技能并不是一下子就能領悟真正的傳球技術真諦。
在學習排球傳球時,近距離的傳球很簡單,大多初學者都能完成,像籃球投籃一樣,近距離的投籃都比較輕松,但是由于初學者不會上下肢配合協調用力,如果將傳球的距離拉長就會出現傳球不到位,由于力量,協調不夠好,傳出的球會旋轉,到達不了指定區域。
排球技術的很多內容都與腳步有著緊密的練習,例如墊球、攔網、扣球。同時傳球技術也要有良好的腳步移動作為支撐,傳球發生時,一定是先移動腳步,找準球的落點,再進行傳球技術的發揮。
對于初接觸排球的同學,首先是不了解排球這項運動,或者是對排球稍有了解,但是基礎較差,排球運動是一項消耗體能的運動,對于初學者來說,接觸排球時,首先是身體素質跟不上排球運動,力量差,導致學習傳球技術時做動作比較吃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缺乏對學生力量方面的練習,所以在學習傳球技術的同時相應的還應該加強學習者相應肌肉群的力量練習。
排球傳球主要是靠腳蹬地的力量通過腰部傳送至上肢,屈伸手臂都動手腕來完成的,需要全身緊密的協調配合,一氣呵成,如果在某一環節身體出現不協調,傳球是無法完成的,或是協調用力不均勻,會導致傳球不連貫,沒有傳球軌跡,到達不了指定目標,現在教學環節為了要求手型,下肢要求少,導致顧此失彼,從而影響到傳球的質量。
在排球傳球教學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傳球技術,不僅能準確的把球傳到目標區,而且在比賽中傳球也能得到很好的應用,對于剛接觸排球傳球的人群來說,固定傳球手型尤為重要,在固定手型的同時還要加強初學者上肢力量的練習,因為初學者不會協調發力,所以就會導致只用上肢傳球,雖然這種傳球方式可以采取,并且在比賽場上還可以迷惑攔網人,但對于初學者來說,利用上肢傳球只能保持近距離的傳球,將傳球距離加長,因為力量的原因,傳球就不會那么準確,所以就要抓住傳球時上下肢協調用力的短板,對于初學者,傳球教學的難點就是在任何情況下傳球時初學者都能保持好人與球的距離,傳球時,球體是運動的,所以初學者要利用一切辦法使自己到達傳球擊球的點上來完成出手傳球,這有對初學者的腳步提出了要求,不管是傳什么樣子的球都要先動腳,使身體移動到合理的傳球范圍內來完成傳球,同時保持額前上方一個球的擊球距離。在練習前先教會初學者排球傳球口訣:倆臂屈肘舉到頭,十指張開成半球,蹬地伸臂腕后仰,指腕彈擊控方向,向上傳球型稍變,拇指相對成一字。
對于初學者來說傳球輔助性練習尤為重要,培養學習者的手里感覺,手指手腕的協調用力。可將學習者分為兩組正面對位站立,一組拋球,一組接拋球,拋球者將球有弧度的輕輕拋起,接球者利用傳球的準備姿勢與傳球的手型去接球,完成20 次交換。另一種方式為:將學習者分為兩組對位面對面站立,一組將球拿于手上,另一組學習者利用學習的傳球姿勢進行原地徒手傳球練習,要求拿球者手部有一定的壓球動作,要求傳球者在原地傳球時做完整的傳球動作,手型,手臂,腿部的蹬伸,盡最大可能模擬真實比賽中的傳球,20 次為一組進行倆人交換。還可以單人原地做徒手模仿傳球的練習。在單人傳固定球中:兩人為一組,一人模擬傳球手型放于額前、另一人則用雙手將球壓住,傳球者模擬傳球動作進行原地模擬傳球練習。通過一段時間的模擬練習后學生可以學習稍有難度的傳球練習,例如:① 較短距離的對墻傳球練習:主要體會全身配合用力的傳球過程② 兩人為一組,將球自行調整一次后傳給對方。③ 傳拋來的球:兩人為一組,一名學生負責拋球,另一名學生傳拋來的球④ 前后左右移動傳球:兩人一組,一人拋球,一人前后左右移動傳球。要求拋球人將球拋在距傳球人一二步遠的距離。⑤ 兩人對傳。要求傳球有一定弧線,隨時準備移動,對準來球。⑥ 三人一組,三角傳球。⑦ 四人為一組,四邊形傳球。通過有效的較高難度的傳球練習可以更好的增加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例如:① 練習者站于球網前沿網橫向移動自傳球。② 兩人為一組,移動中相互傳球。③ 縱隊跑動傳球。④ 兩人為一組,輔助者用兩個球向練習者左右拋球,聯系者通過腳步的移動將球傳給輔助者。⑤ 四人移動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