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淼森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近年來,我國國民的健康意識在逐漸地增強,全社會都開始持續關注高校大學的健康狀況。許多高校在進行教學改革時,也增設了運動營養學專業。盡管如此,我國大學生整體的身體素質依然令人擔憂。不少學生只關注文化知識的學習,卻很少關注體育鍛煉。因此,重點分析大學生的運動營養情況非常關鍵。只有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
近年來,我國在培養國民身體素質的過程中,興起了運動營養的話題。運動營養是指個人按照自身的身體素質,可以參與的運動項目等方面,制定的科學性的營養補充方案。運動營養的理念是具有科學依據的。從理論上而言,運動和營養二者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人們在參與不同運動項目的過程中,會受到運動的影響,其體能的消耗與身體上的損耗也存在著差異。那么,針對個人制定的體育項目,以及更具針對性的營養補充非常關鍵。也就是說,假如大學生沒有充分的運動,但是存在營養過剩的問題,此時很容易導致出現肥胖的情況,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假如大學生獲取的營養不足,很容易降低其抵抗力,或者增加營養不良的概率,從而逐漸地導致其身體素質的降低。因此,運動與營養是互相聯系的,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大學生的課余時間比較充裕,這可以為其培養自己的興趣提供更多的空間。很多喜歡運動的學生可以在空閑時間參與體育運動,比如足球或者籃球。還有很多學生更喜歡看書或者看電影,很少參與運動。因此,不少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都比較差,而且身體素質差異化的現象比較明顯。并且,現階段大學生會被一些外在條件束縛,飲食方面不夠健康,喜歡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也很少關注膳食的均衡。因此,高校大學生在運動營養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從理論上而言,大學生可以利用多種媒體的方式,例如報紙、電視,或者互聯網等了解到運動營養方面的知識,并且,在教學課堂上,大學生也可以了解到運動營養的重要性。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媒體很少介紹運動營養,即使一些廣播媒體有運動知識的專欄,最終也會在考慮商業利益的情況下,發展成“銷售節目”。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在于國人的習慣。國人更傾向于治病的方法,而非預防疾病。從根本上來說,人們的健康意識不夠強,也沒有意識到運動營養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大學生也很少能夠了解更加專業的運動營養知識,對這方面知之甚少。同時,大學生的飲食也不夠健康,他們更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飲食不規律,獲取的營養也不夠均衡。還有一些大學生喜歡吃夜宵,這會為其消化系統帶來負擔,很容易降低身體素質。
我國人民整體上都對運動營養的知識不夠了解,也包括大學生。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認為及時地補充營養就可以實現人生價值,不需要參與體育鍛煉。因此,不少人還沒有認識到運動營養的重要性。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國民素質在逐漸地提升,人們開始意識到運動營養的意義,也越發地關注健康問題。城市中開設了不少健身房,還有不少人會聘用專業的私人教練。但是其中涉及的運動營養知識比較少,而且私人教練安排的膳食需要很高的費用。大部分人對于運動營養知識還是不夠了解。雖然,高校大學生屬于愿意接觸新事物的群體。但是,全社會對運動的營養的忽視也會影響到校園,學校也不太重視營養健康方面的教育。高校學生缺乏對運動營養了解的機會。各大高校在體育教育方面做得比較好,學生在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了解到一些體育知識。但是,很多高校并沒有設置營養學科,導致學生缺乏對運用營養知識的了解和學習。
在高校中,體育教師負責為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安排體育運動。因此,體育教師應該自覺為學生傳授運動營養方面的知識。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體育教師為了及時地完成教學任務,只關注體育實踐教學工作,卻很少嚴格地要求學生的日常膳食管理。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包括兩個方面。第一,體育教師還沒有轉變教學觀念,在課堂上也沒有做到以人為本,很少關注學生的健康水平。第二,高校學生自身也很少關注運動營養方面的知識。課外的時間也不重視與體育教師進行這方面的討論,也很少在線上查詢資料,從而導致健康問題的出現。
媒體有責任、有義務開展國民教育,積極地引導國民加大對健康問題的關注力度。一直以來,我國對于運動營養方面的知識缺乏了解,但是運動營養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國民健康。因此,媒體應該大力地宣傳運動營養知識,肩負起推廣運動營養的責任。第一,新媒體可以在網絡上,號召高校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運動營養的項目中。高校學生是新媒體最廣泛的受眾,能夠在網絡媒體的推動下,積極地配合宣傳工作。新媒體的宣傳活動能夠激發人們對于運動營養的興趣,號召更多的高校學生認識到運動營養的意義。第二,報紙、雜志、廣播等傳統媒體也應該開設一些運動營養方面的欄目,為宣傳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引導高校學生加深對運用營養知識的了解,自覺地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從而逐漸地提升體質。
高校的體育教師應該加強對運動營養知識的學習,意識到均衡膳食的重要性,儲備豐富的運動營養知識,詳細地為學生講解。并且,體育教師還應該合理地利用教學資源,積極地開展運動營養理論知識的教學工作,發揮教師的能動性,詳細地講解體育知識,適當地添加關于運動營養的知識,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參與體育鍛煉,還能夠了解到運動營養知識。另外,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大學生,持續地關注運動營養知識,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飲食的質量。在飲食時不能偏食,多攝入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如果學生的體內缺乏鈣含量,還應該多吃奶制品、肉類、海產品等。大學生也可以主動地向教師請教膳食知識,了解自身在運動或者膳食方面的不足,并且及時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增加運動量,培養健康的運動營養方式。大學生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在線上搜索關于運動營養的資料,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與其他同學的溝通,互相分享自己參與的運動項目,以及膳食的安排,從而制定更合適的運用營養方案。
合理的營養有利于確保學生正常地進行學習和鍛煉。高校應該重視運用營養知識的傳播,可以開設營養學科目,加強學生對運動營養知識的了解。盡管,當前運動營養學科系統還不夠健全,相關人員對于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較少。但是,高校可以將運動營養學設置為選修課程。一些重視這方面研究的教師,可以為學生滲透一些營養學的知識,增加學生了解運動營養知識的渠道。并且,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可以講解一些營養學方面的知識,將運動和營養相結合,促進學生對運用營養知識的了解,從而逐漸地改善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果大學生缺乏營養,其運動能力也會隨之下降。如果學生的營養過剩,其體重就會有所增長,嚴重時可能還會出現過于肥胖的現象。因此,高校應該完善體育與健康教育工作,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重視增強個人的身體素質。同時,高校大學生也應該認識到科學膳食的重要性,轉變錯誤的飲食觀念,利用課余時間,咨詢教師,制定合理的運動營養計劃。另外,高校也應該為學生增加更多的學習渠道。例如,校園廣播可以設置一些專門介紹運動營養知識的欄目,或者邀請一些專業人士進行講座,也可以組織一些這方面的知識競賽,培養學生對運動營養學習的興趣,增加對運動營養知識的了解,從整體上提高運動營養教育的能力。
合理的營養有利于確保學生正常的學習,也是其參與體育鍛煉的基礎。高校大學生的健康狀況不僅被遺傳因素所影響,還會受到營養與運動因素的影響。現代營養學提倡,合理的營養有利于人們更好地進行各項體育運動。大學生的營養狀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其運動能力的高低。然而,如果營養過剩或者營養不足,也會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高校的體育教學工作應該強化運用營養健康教學工作,幫助學生樹立運動營養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高校的體育教學部門和教師需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了解,可以定期地為學生安排身體測試,時刻關注學生的身體狀況。因此,學校的食堂、衛生部以及體育教學部要協調配合,共同為學生制定健康的飲食與運動計劃。并且,體育科研人員也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需要,合理地安排一日三餐。還可以針對體質較弱的學生,進行專門的營養調查,為其科學地配餐,正確地指導學生的膳食。這些做法都有利于保證學生對于營養的需求,從而為其參與體育鍛煉與日常的學習奠定基礎。
高校大學生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這些學生在上學期間承受著就業的壓力,很少參與體育鍛煉,而且也缺乏對運動營養知識的了解。如果過度地進行體育活動,很容易導致身體疲勞,而且也無法快速地恢復,從而不利于身體的正常發育,也不利于按時地完成學習任務。高校應該加強運動營養方面的教學,促進學生對運動營養知識的了解,積極地引導大學生,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逐漸地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