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新華門小學 姚愛軍
語文學科是在整個學科體系中最為重要的基礎地位,該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用性以及工具性。在日常授課中,教師除了帶領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還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喜歡語文,熱愛語文。當前,情境教學模式方法深受師生歡迎,主要原因是該種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小學生具有較高的模仿能力,教師在日常授課中應充分利用學生該年齡段的模仿特點,為學生創設角色扮演情境,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使學生通過扮演課文中的角色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根據教學內容制作人物角色相關的頭飾面具。并以小組為單位,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角色扮演當中。而觀看小組應對表演小組進行評價,繼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另外,角色扮演情境教學法,還能將原本晦澀難懂的古詩詞教學內容,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內容,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古詩詞內容背誦下來,有助于學生鞏固古詩詞課文內容重難點,使學生理解懂得古詩詞作者的所思所想。
角色扮演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生中備受歡迎,主要原因是小學生具有較高的模仿能力,并在課文內容原有基礎上進行創新。該種教學方法不但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還能讓學生在較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拓展思維,激發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未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沒有形成獨立思維模式,對許多較為晦澀難懂且抽象化的知識無法掌握理解。以往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過于注重生字、詞語的教學講解,不能帶領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性閱讀理解,致使許多低年齡段學生無法理解課文含義。而情境教學方法則是根據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設,將原本晦澀難懂的語文教學知識變得淺顯易懂,促使學生在教師精心創設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為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注重新課導入環節,借助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情境氛圍。由于多媒體出現后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備課時,應根據教學內容準備課件,預設好多個媒體教學環境,以此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稱象》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語言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同學們,我們要想知道某個物體的重量需要使用什么?”“稱!”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后,教師接著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既然秤可以稱量任何物體,那么有稱能稱量大象的體重嗎”?學生體聽到境師提出的問題后紛紛搖頭。因為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接著說:“在古代有一個和你們年紀相仿的小朋友就能稱出大象的體重,你們知道他是怎樣稱出大象的體重嗎?接下來我們今天就學習《稱象》一課。”教師導出今天授課內容后,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曹沖稱象》的動畫片,促使學生在視覺、聽覺的情境氛圍中理解掌握曹沖稱象的方法,從而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當中,繼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大自然情境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指教師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向自然,促使學生用自身經歷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為此,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提高學生競爭意識,使學生在學習競爭中發揮自身最大的潛能,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語文課堂氛圍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語文課文內容。當前,由于學生學習壓力較大,許多學生放學后直接奔向各種類型的輔導班,沒有時間感受大自然的獨特魅力,更沒有時間用心留意身邊的事物。長此以往,學生在較為枯燥的三點一線的生活中缺乏生活體驗,使許多學生在作文寫作中無事可寫,無話可說。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授課時應根據課文內容創設大自然情境,引導學生學會用眼睛觀察事物,用手感觸事物,用心領悟事物,增加學生社會經驗,為學生今后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受應試教育影響,以往許多教師在日常上課中過于注重講解教材知識內容,帶領學生逐字、逐句、逐段對課文予以分析,甚至設置語文段落大意與中心思想,要求學生對每篇課文的段落大意與中心思想死記硬背,將教師對課文的理解認知強加給學生,未能尊重學生的個體思想。隨著新課改深入推進,許多教師充分意識到傳統教學方法的缺陷,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通過對每位學生的了解觀察,尊重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認真聆聽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認知,采用開放式情境教學方法,讓學生熱愛語文,喜歡語文。開放式情境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自由、創新、探索的學習空間,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認知觀點,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跟隨教師授課思路進行學習思考,從而深刻領悟課文內容含義,提高自身綜合素養。例如,在學習《一分鐘》一課時,由于低年級學生感悟能力較差,缺乏日常生活經驗。為此,教師帶領學生學習這課時,應充分尊重學生身心特點,采用開放式情境課堂,為學生營造“說一說,辯一辯”的情境氛圍,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說一說“一分鐘”到底重不重要,如果一分鐘重要,它為什么重要。如果一分鐘不重要,它又為什么不重要。有的學生說:“一分鐘對醫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病人早搶救一分鐘就會早一分鐘脫離危險。”有的學生說:“一分鐘不重要,因為放假休息的時候,晚起床一分鐘也無關緊要。”待學生辯論結束后,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本課課文內容,讓學生理解一分鐘的重要性,使學生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由于該年級學生天性較為活潑爛漫,喜歡自我表現。教師應充分利用開放式情境課堂,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開放式情境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是語文,明確學好語文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日常授課中,應在傳統教學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鼓勵學生在語文世界中積極探索研究,繼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將原本枯燥乏味的語文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緊跟新課改教學要求,利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寓教于樂中,學生能掌握語文知識內容,教師能高效完成語文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喜歡語文,熱愛語文,提高自我語文綜合素養,為今后學好語文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