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雄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揭陽 522000)
職業教育是面向市場的就業教育,是為特定職業或崗位培養人才的教育。所以,職業教育必須面向社會開放辦學、緊密對接就業需求。
隨著近年來揭陽市快遞物流產業迅速發展對區域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規模、特征等提出了新需求,為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實現企業人才需求和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精準對接,課題組以揭陽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揭職院”)為例,通過調研準確把握區域人才需求現狀和趨勢,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安排,深入推進人才培養優化與改革,為區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課題組通過兩個方面的調研,作為課題研究依據。一是區域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現狀及趨勢。其調研數據主要來自問卷調查、企業訪談和網絡招聘信息。其中,問卷調查主要通過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應屆畢業生所在實習單位開展,企業訪談主要通過走訪區域重要物流企業進行,網絡招聘信息分析主要通過收集分析人才招聘網站發布的區域物流管理人才需求信息,全方位、多渠道把握區域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特點。二是結合樣板院校,開展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調研。主要通過教師、在校生及畢業生開展調研、座談,系統把握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在完成具體的調查工作后,做好問卷、信息、資料的整理和錄入工作,并建立起數據工作文件。三是對調研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并結合揭職院實際辦學情況提出教學改革思路與措施。
近年來,揭陽市快遞物流業發展迅速,但與之不匹配的是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極度缺乏,這已成為制約物流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隨著揭陽市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快遞物流產業發展趨勢明顯。2016年12月,揭陽市被國家郵政局評為廣東省第一個“中國快遞示范城市”。2017年4月,揭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揭陽市促進快遞物流業發展方案》(揭府辦〔2017〕34號),明確將快遞物流行業列為全市的重點產業、支柱產業。2020年,揭陽市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近23.5億件,全國排名第7;快遞業務收入近138億元,全國排名第10。迅速發展的快遞物流產業大力推動區域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在接受調查的企業中,超過一半的企業明確表示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且需求規模較大。從區域人才招聘網站發布的信息來看,區域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崗位多樣,人才需求總量較大。
在需求類型方面,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大致分為三類:一是企業物流管理人才,主要包括生產制造類型企業物流功能崗位操作人員,例如采購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二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管理人才,主要包括營業員、業務員、車輛調度人員等;三是物流規劃咨詢人才,主要是復合型、應用型高級物流管理人才。
調查顯示,揭陽市物流管理人才需求類型主要為第一和第二兩大類,物流規劃咨詢人才需求量不大,而且相關企業明確表示該類人才的招聘主要面向珠三角等物流產業經濟較為發達地區,且要求有豐富的物流從業經驗。
在崗位層次方面,物流管理人才可分為高層、中層和基層三個層次。高層物流管理人才要求有豐富專業知識和較強概念技能,能夠精準把握物流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中層物流管理人才主要為物流管理中某個環節或部門的負責人,要求精通該領域的知識和技能;中、高層物流管理人才在企業中需求量不大,但卻是目前揭陽市物流產業發展最為緊缺的人才類型;基層物流管理人才主要從事具體的物流作業,如貨物的入庫、在庫、出庫等。
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為基層物流管理人才。從調研結果來看,目前區域基層物流管理人才需求量巨大,人才短缺嚴重。另外,隨著企業規模實力的發展,企業開始重視人才儲備和培養。如儲備經理、管理培訓生等崗位,一般都會從基層員工中遴選或者直接面向應屆畢業生招聘。因此,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范圍廣、就業前景廣闊。
現代物流基層作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各種機械設備的使用和操作,例如叉車等。另外,鑒于物流行業的特殊性,在諸如“6·18”、“雙十一”等重要節點,都會對基層管理人員在工作時間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性別要求方面,基層物流管理人才對男性的需求多于對女性的需求。本次調研顯示,在運輸、倉儲、配送等第三方物流企業基層管理崗位方面,大多企業明確提出只招男性或男性優先。對性別沒有嚴格要求的崗位主要集中在企業物流中,例如采購員、外貿業務員、跟單員等。
隨著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以大型企業為引領,物流行業從業人員學歷結構發生巨大改變。企業在人才梯隊建設、用人機制等方面不斷完善,吸引眾多高學歷人員進入物流行業。
在學歷要求方面,大部分企業的招聘對象主要為本科和大專學歷。將學歷與職位作關聯分析,得出結論:對于基層物流管理人員來說,大多數企業的期望學歷為專科和中專技工等;對于高層、中層物流管理人員來說,大多數企業的期望學歷則以本科為主,其次為專科,研究生較少。
在工作經驗方面,中、高層物流管理人才都需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一般中層管理人員要求3-5年工作經驗,高層管理人員要求5年甚至10年以上從業經驗。鑒于揭職院畢業生主要應聘崗位為基層物流管理人員,所以調查過程中,主要針對基層管理人員的工作經驗要求。
調查顯示,大部分企業對基層管理人員的工作經驗要求不高。一般來說,如果基層管理工作主要為基礎物流操作,一般不會設置工作經驗要求;如果涉及專業的設備操作應用,企業會有1—3年的工作經驗要求,但也可以接受高職或本科類應屆畢業生。
不同類型崗位的物流管理人才對素質能力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揭職院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運輸、倉儲、配送、采購等基層管理崗位。所以,本次對素質能力要求調研主要集中于物流基層管理崗位。
在素質能力要求方面,企業普遍認為基層物流管理人才首先應該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服務意識,其次是物流市場營銷能力。隨著區域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跨境電商產業發展,企業對員工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和外語能力方面的要求呈上升之勢。另外,良好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等也是物流基層管理人員的必備能力。
總的來說,隨著揭陽市物流產業的發展,揭陽市未來3—5年物流管理人才的總體需求將呈現較大增長。其中,需求量較大的是物流基層管理人員,其次是中、高層管理人員。但是,由于物流基層管理人員在學歷、經驗等方面的要求較低,招聘相對容易,所以較為緊缺的卻是中、高層管理人員。對物流基層管理人員來說,在性別方面的要求偏向于招聘男性工作者;在學歷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大專學歷;在經驗方面的要求主要是1—3年工作經驗,但同時不排斥招聘應屆畢業生;在素質能力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必須具備專業知識、服務意識以及其他專業素質能力。
為做好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修訂,課題組在全面調查區域現代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發展現狀與趨勢的基礎上,對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在校生、往屆畢業生開展調查和座談,全面了解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改革措施,以求實現專業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需求的精準銜接。
調研顯示,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具有較強創新創業意識,在歷屆的創新創業競賽中屢獲佳績。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應結合學院的辦學基礎,構建“創學聯動,產業對接”人才培養模式,就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雙向聯動,區域產業經濟發展與人才需求無縫對接。適應新時代區域物流管理人才需求變化,培養具備對物流企業內外資源進行整合、對物流經營全過程進行操作管理的能力,以及具備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業精神,適應現代物流發展、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1.招生規模層面
近幾年,揭陽市快遞物流業發展迅速,快遞物流業務量增速較快,區域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規模與日俱增。隨著一系列物流項目的建成和運營,未來3—5年在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總量方面必將大量提升。
目前,在校生規模偏小已嚴重制約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擴大招生規模是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滿足區域人才需求日漸增長的必要舉措。在招生規模方面,課題組建議積極聯系區域知名物流企業,探索“訂單班”“現代學徒制”辦學模式,逐步擴大招生規模,“十四五”規劃期間物流管理專業在校生規模應達到500人以上。
2.招生性別層面
通過調研,并結合我國物流產業發展歷程以及揭陽市物流產業的發展階段,課題組一致認為揭陽市現代物流的發展尚處起步階段,未來一段時間內仍處于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在人才需求方面將偏向于男性工作者。據此,在物流管理專業招生方面,可以在男女生比例上做適當調整。課題組的建議是:在未來3年內,物流管理專業的男女生招生比例調整為7∶3。隨著揭陽市現代物流的發展,未來3年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進一步調整,逐步增加女生比例。
3.招生類型層面
現代物流管理專業技能,諸如運輸線路優化設計、倉儲設施選址與布局等都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運算和邏輯能力。所以,相對來說,理科生學習物流管理專業具有一定的優勢。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大部分理科思維較好的學生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畢業之后對工作的適應能力較強。所以,課題組建議在招生計劃中,物流管理專業可以適當向理科類學生傾斜,例如將文理科學生比例調整為7∶3或者6∶4。
1.課程類型層面
調研顯示,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學校在教學方面存在實訓條件差、實訓課程偏少等問題。揭職院物流綜合實訓室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由于設備缺少維護和更新,目前已不能滿足實訓教學需要。結合揭職院的實際情況,課題組建議在教學計劃方面做適當的調整,借助校內外的實訓條件及資源,增加實訓類型的課程。例如,增加認識實習等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認識。同時,在物流管理相關專業課程增加實訓環節,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1]。
2.課程設置層面
調查顯示,大部分企業認為供應鏈管理思維和能力對于物流管理人員至關重要。隨著揭陽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物流未來必將發展成為供應鏈整合平臺,通過提供倉配服務、營銷服務、數據服務、物流服務等多重功能,形成電商經濟后臺運營生態圈,進一步細化供應鏈體系中的分工。所以,課題組建議對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和創新,重點培養學生在供應鏈管理背景下的倉儲管理、采購管理、運輸配送管理、流程管理等知識技能。
另外,隨著跨境電商和國際物流的發展,對物流專業英語的能力要求也呈上升之勢。外貿企業、物流企業等普遍要求員工能夠熟練閱讀和填寫各種物流單據。在接受調研的企業中,接近一半認為外語能力是物流基層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且企業對學生證書方面的要求普遍重視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在與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座談中也了解到大部分學生英語能力偏差。為適應物流產業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對物流專業英語能力的要求,課題組建議在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中增加物流管理專業英語課程,提高學生英語水平[2]。
1.教學方式層面
調查顯示,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方式以理論授課為主,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偏差。存在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學院實訓條件落后,二是實訓課程設置不足,三是師資配置不合理。總體來說,導致揭職院教學方式落后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在教學方式改革上,應該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及揭職院的實際條件、專業培養特色等,進一步明晰現代物流管理實踐核心技能和職業能力構成,制定相應的專業實踐技能和職業能力綜合培養模塊,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2.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層面
基層物流管理人員主要崗位包括倉管員、理貨員、收發貨專員等,工作過程中涉及叉車、RFID手持終端、自動堆垛機等機械化、信息化甚至智能化設備的操作和應用。但是,從調研結果來看,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師生反映比較突出的問題在于實踐教學條件相對落后,不能滿足學生的技能實踐需求。因此,課題組建議在實踐教學條件改革方面,應該結合產業的發展趨勢,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探索“學徒制”“訂單班”的模式,合理利用企業資源,建設符合產業人才培養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
目前,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偏于學術研究型,缺乏企業實踐經驗和技能。解決師資配置存在的問題,課題組建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引進或培養高職稱專業帶頭人;二是通過外聘的形式,引進具有豐富物流企業管理經驗或較強物流操作技能的外聘教師;三是加強對現有師資的培訓,通過企業頂崗、外出學習培訓等方式,提高現有師資的實踐技能。積極推動現有物流管理專任教師到相關產業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同時聘請優秀專家、資深管理人員到學校兼職授課,形成交流培訓、合作講學、兼職任教等形式多樣的教師成長機制,建設一支熟悉社會需求、教學經驗豐富、專兼職結合的高水平教師隊伍[3]。
揭陽市擁有良好的物流基礎設施和發展環境,但是由于發展相對較慢,目前揭陽市現代物流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隨著一系列物流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未來揭陽市物流的發展將有質的提高,物流管理人才需求量與日俱增。揭職院物流管理專業應該抓住有利的外部發展環境,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在專業招生、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和師資配置等方面作出改革,結合區域人才需求現狀及趨勢,進一步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促使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經濟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