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北流鎮城南小學 梁雪芬
教師應具備教學革新的能力,實時觀測教育改革的動向,能夠與時俱進地進行教學創新,保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高效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了教育質量,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展。有效的教學策略的應用能夠體現教師教育理念的創新先進性和思想上的創新性,有益于對學生進行更加優質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幫助小學生解決更多學習上的困惑和難題,實現教學的價值,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合理安排課堂時間,為學生講解重點知識并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更多的文章,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從而達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讓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加新穎,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使課堂更加活躍,學生積極性更高。多媒體技術進課堂能夠與多種教學策略相結合,作為輔助性的教學工具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便利條件,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也可以不斷去探索更多適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策略并帶給小學生更好的語文閱讀教育。
情境式教學方法適用于多種學科的教育,有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小學閱讀教學中使用情境式閱讀方法,能夠增強小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小學生能夠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快樂地進行閱讀學習并能夠理解性地掌握閱讀知識。情境式閱讀能體現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在情境式閱讀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情境式的閱讀教學策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例如: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朗讀、結合多媒體進行情境的模擬等。這種情境式的閱讀教學策略能夠引導學生進入閱讀情境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激發小學生的閱讀思維,使小學生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采用傳統的灌溉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在課堂中教師無法對所有學生進行觀察和注意,會有一些學生出現溜號、在課堂中搞小動作的不良學習行為,這些既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會對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產生影響。教師在課堂中采用互動式閱讀教學策略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會使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壓力和束縛感減少,讓學生能夠主動和教師交流,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教師和小學生之間的距離感不斷減少,能使教師獲得更多有關小學生學習情況的信息,也能夠在制訂課程教授計劃時更加精確和詳細,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閱讀能力。互動式閱讀教學策略既能培養小學生的思維,發揮小學生的閱讀潛能,也有利于小學生在閱讀中深刻理解文章,掌握閱讀技巧。
以《桂花雨》為例,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桂花和桂花給作者帶來的美好回憶。教師在這堂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應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吸引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注意力。教師可以“閱讀會”的形式體現互動式教學法,依據課文《桂花雨》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對桂花還有其他的了解嗎?哪位同學愿意講一講你對桂花其他方面的了解呢?”有一些學生會說:“老師,我沒有見過桂花!”進而教師可以提問:“那你們見過其他的花長什么樣子呢?它們又有哪些特征呢?同學們可以仿照作者描寫桂花的方式仿照著說一說你們要介紹的花朵,可以講一講在你閱讀的文章當中的花朵樣子,也可以相互之間討論一下。”這樣能夠引發小學生的思考和回憶,增加學生在課堂中的動腦程度,展示自己的閱讀量和文學素養,從而樹立小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自信心。這種“閱讀交流會”的形式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之間的良好友誼。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會增多,讓學生和教師之間有一種親切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高小學生對語文閱讀課的興趣。避免了許多在課堂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的出現,能使學生都參與到課堂當中來,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課堂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進行想象,從而開發學生的潛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小學生進行更好的閱讀學習。為了增加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僅要保證小學生在課堂中的閱讀學習,也要保證小學生在課外有一定的閱讀量。教師在課程結束后,應該為小學生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讓小學生在課外能夠進行一定的閱讀積累。
以《牛郎織女》為例,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古代的神話故事,這種故事形式的文章一般都會吸引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小學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故事的發展。教師在上閱讀課時,應當應用多元化的手段,引導小學生進行想象和創編,讓小學生能夠以自己的視角和感受為《牛郎織女》的故事寫一個不同的結局或進行改寫。這種讓小學生自己去想象和創編的教學方式能夠引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愿意去閱讀,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也可以采取引導式的閱讀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去思考作者是怎樣刻畫人物的,《牛郎織女》中的人物都具有什么樣的特征。這種教學方式能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小學生也會更加愿意自主地去思考閱讀課中的閱讀文章。教師在課后應以“神話故事”作為閱讀主題給小學生布置閱讀作業。為了讓小學生能夠認真完成閱讀作業、增加閱讀量,教師應該與家長積極合作,讓家長對孩子進行監管,防止小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出現渾水摸魚的現象。家校合作的模式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小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小學生的文學素養,另一方面能夠增加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交流,使教師對小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有更加詳細的掌握,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并能在課堂上將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快速解決。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是關鍵時期,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才有利于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為了使小學生能夠在語文閱讀的學習中得到良好培養,教師應該繼續去探索更多的有效策略并實踐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使小學生能夠體會到語文閱讀的魅力,愿意自主積極地去學習,養成語文閱讀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