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博白縣三灘鎮中心小學 莫福壽
相比于傳統小學語文教學只重視學生認識文字和理解教學目標,新課程改革下的現代教學更加重視學生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以及思想意識的培養,強調教學過程中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取向的正確培養規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全面化的教育。
我國現代教育事業要求教學一定符合現代社會發展和學生學習需求,能夠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因此新課程改革后的教學內容更具有實際教學意義,內容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多樣化。通過針對不同的教學目的來匹配相應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多地獲取不同的語文知識,使多方面思維能力都能夠得到鍛煉和培養。
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的講述進行知識的學習和傳達,基本都是課堂教學模式,導致學生思維固有化,學習興趣逐步下降。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同時能夠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實現現代化科技教學,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教學是多角色同時進行的活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與學是兩個不同的群體。但是在以往傳統教學過程中,我們過度重視教的地位,忽略學的重要性,形成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單方面教學。因此新課程改變了現代小學語文教師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學地位平等互換,讓學生擁有充分的話語權、自主權、選擇權,實現現代教學的實際意義。
要想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僅靠單一的課堂教授是做不到的,針對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僅憑教師的講述和學生的理解根本達不到相應的教學要求。尤其是語文科目,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多樣性、豐富性,更需要教師能夠在基礎知識教學過程中創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實現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的。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初期,我們會帶領學生學習大量的拼音字母,為學生將來學習漢字做基礎準備,教師不但可以將拼音字母變得形象化(如:A像一座塔,B像一個小企鵝,C像彎月亮等)通過學生日常熟知的事物來加深學生對于拼音字母的認識,也可以帶領學生學習《字母歌》,通過朗朗上口的歌謠幫助學生學習拼音的讀法和順序。當學生建立了一定的拼音基礎,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拼音小游戲,先由教師說出一個拼音(如zh),然后請學生回答帶有這個拼音的漢字(如:這、中、展、真等等),讓學生認識更多漢字的同時,鍛煉學生的想象思維、思考能力等多種綜合素質。
面對現代知識文化的不斷更新發展,課堂只能作為基礎知識教學的途徑,想要讓學生接受更加全面、豐富的語文知識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以外增加知識攝取方式、擴大知識范圍,借助家庭、社會、科技等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實現這一學習需求。例如,在教學《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的過程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生字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掌握信息、網絡等名詞,初步認識網絡的用處,激發學生對于網絡和科技的興趣。在完成基本教學要求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使用網絡,感受網絡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與歡樂,鼓勵學生運用網絡來查找與信息技術相關的資料和書籍,在課程知識內容基礎上進行深入的了解,體會在現代化社會中網絡科技的重要性。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用網絡來輔助學習?通過網絡能幫助自己實現哪些學習目的?在擴大學生學習范圍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自主學習意識,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存儲量。
不論是傳統語文教學還是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教學,讀和寫都是主要的教學組成部分,讀可以豐富寫的內容,寫可以檢驗讀的效果,二者相輔相成的關系在語文教學中是極為有效的輔助手段。因此教師一定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充分運用讀寫教學,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表達能力、運用技巧等多方面知識水平。例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的過程中,其主要的教學目的是介紹有關地球的知識,讓學生能夠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培養環保意識,進而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和探究意識以及熱愛自然和地球的情感。那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關于地球和生態環境的文章,然后讓學生針對自己所讀的文章以《只有一個地球》為主題,進行讀后感寫作,描述自己對于地球和生態環境的認識和理解以及要如何保護地球和生態環境。通過閱讀和寫作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等綜合性思維能力。
在現代家庭中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學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缺少人際交往的能力和奉獻的精神,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導致不會與他人交流合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價值,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文化的同時能夠流暢地與他人交流,培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例如,講授《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以及對人們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影響,讓學生能夠根據目的收集和處理信息,學會寫簡單的研究報告,養成留心信息的好習慣,逐步掌握搜集信息、利用信息進行研究的方法。那么教師就可以將學生每4~6個人分為一組,針對一個信息內容進行收集分析,同時為小組成員分配相對應的角色責任,然后針對這些內容進行小組內的分析討論,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角色和意見,制作出科學合理的研究報告。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積極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活動,并通過個人成就感和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以及責任擔當意識,促進學生優秀人格的發展。
在現代教育事業發展中,新課程改革是必要且可行的,那么作為我國教育基礎的小學語文勢必要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進行深入化的改革,不論是教學目的、教學內容還是教學目標,我們都應該符合當下時代的發展、貼合社會需求,幫助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成長的重要目的,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作用,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從多個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