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第一中學 穆好杰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主要指的是班級管理,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項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以實現教育目標的組織活動過程。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需要做一些日常的管理工作,一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二是執行學校的各項規定,遵守學校的各項紀律;三是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質。此外還要進行學生日常行為管理、學生學習的管理、班級衛生管理、兩操集會管理、班級公共財產管理以及安全保衛管理等工作。但是當前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方式偏重于專斷,部分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與新課改的要求背道而馳。
在當前高中班級管理中,主要是班主任對班集體所有活動和工作的管理,不僅包括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視,還包括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關注。高中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班集體活動中起指導作用。但是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只靠班主任一個人并不能完成對班集體的全面管理,還需要班主任在班集體中建立一個可靠、有執行力的班干部團隊,幫助班主任對班集體工作進行管理。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必須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給學生以人格上的尊重,同時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維護教育平等和公平。
在與學生的實際交流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此外,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經逐漸成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定型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班主任應該運用豐富的人生閱歷來引導和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幫助他們正確認識世界。班主任還是學生、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橋梁,是三者進行溝通的重要媒介,通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和最近的學習狀態等,以便于家長能夠配合學校和教師的工作,為學生創造一個統一、良好的學習條件。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項重要的作用。
一是能夠規范班級秩序。“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好的班級管理工作必須有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身心發展趨向成熟,在他們的意識中已經有了較強的自主觀念和自尊心,但是又缺乏情緒管控的強大能力,在面對挑釁或者挫折時往往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傷害到別人或者自己。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能夠約束學生在規則范圍內處理事情,或者尋求班主任的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班主任通過完善的班級制度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工作,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和學習環境。
二是優化班級學習氛圍。好的學習氛圍對高中生來說尤為重要,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使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形成積極的學習心理,同時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夠通過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以及開展集體活動等,形成一個輕松愉悅、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和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的成長。
三是能夠影響和熏陶學生。高中班主任在幾年的學習和生活中與學生朝夕相處,不僅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明燈,更是學生在道德品德和生活作風上的榜樣。優秀的班主任不僅能夠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加強管理效果,而且能夠以突出的人格魅力影響和熏陶學生,使他們在道德修養以及價值觀念等方面受到正確的導向作用。班主任在這方面的作用不僅是管理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也是教師的教育目標之一。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和班主任自身素質有密切的關系,班主任應該重視自身素質的提升,充分發揮榜樣作用,為學生樹立榜樣,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道德品德。班主任提升自身素質有多種方法:一是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知識儲備。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博學的班主任比其他班主任更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敬,在學生中擁有更高的人氣和威望,也更能使學生信服,能夠有效幫助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應該加強自身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加強個人魅力,提高威望。二是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水平。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日常表現都能夠被學生觀察,班主任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體現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道德修養水平高的班主任總是能夠受到學生的信任和愛戴,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也更愿意為道德修養水平高的教師敞開心扉,尋求他們的幫助,這有助于班主任了解學生實際需要,解決他們的問題,開展管理工作。班主任應該增加對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量,通過優秀事跡來提高自身道德意識,提高道德修養。學校應該定期組織教育培訓工作或者優秀事跡交流工作、評優工作等,幫助班主任提高綜合素質。三是尊重學生,平等交流。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較強,部分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批評或者居高臨下的說教式教育不僅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引起學生的反感。班主任應該學會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隱私、尊嚴等,以平等的心態與學生交流,學生才會吐露心聲,排解不良情緒和緩解精神壓力。尊重學生也是進行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育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一般采用的是“獨裁式”的管理方式,即一言而決,不理會學生的實際需求。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班級管理十分僵硬,沒有活力,學生的真正訴求被忽略,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指導作用,更關注學生自身實踐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成長。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主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給學生創造更民主的管理環境,促進學生自我成長。班主任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應該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完善并執行班級管理制度,引導班干部發揮帶頭作用,形成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有效模式,表達自身實際需求。同時班主任應該注意每名學生的狀態,引導性格比較孤僻或者不喜歡與他人交流的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建設與管理中,促進教育公平。班主任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在班級管理的實踐中創新管理觀念與管理模式,尋找適合本班級民主管理的方式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班主任與學生平等交流,甚至成為朋友,學生在這種良好師生關系中能夠給予班主任充分的信任,敞開心扉,將不能與同學分享的秘密或者不能排解的精神壓力和不良情緒向班主任傾訴,班主任可以通過平等、耐心的安慰和鼓勵,使學生緩解精神壓力,重拾學習的信心。班主任應該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注意每個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狀態,做好學生心理和情緒管理工作,保護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班主任應該學會尊重學生,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說教方式,放下教師的架子,將自身當作學生的知心朋友,想學生之所想,將民主管理和平等交流的觀念融入平時的管理工作中,培養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
在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對學生影響最大的環境就是家庭和學校,一般情況下,學生出現了情緒上的變動或者精神上的壓力時,其根源大多數都在學校和家庭中。而班主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須對學生形成全面的了解,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班主任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能夠使班主任和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和學校的表現,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和手段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保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班主任應該與家長建立穩定的聯系渠道,比如電話、微信、QQ等,一方面通過這些聯系方式實時分享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出現問題的根源;另一方面可以與家長交流采取對應的措施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形成統一的、良好的學習環境。此外,班主任還可以定期組織家長會或者其他一些形式的交流活動,拉近家長與學校和班主任之間的聯系,使家長參與到管理工作中。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對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要求。高中班主任應該改變原有的管理觀念,學習和借鑒其他教師的先進管理經驗,創新管理方式方法,踐行民主管理,從以人為本的原則出發,尊重學生人格和尊嚴,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落實班級管理工作,發揮班主任的榜樣和指導作用,為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學習進步提供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