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勇
(吉林大學基礎醫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醫學設備資源也越來越齊全,人才教育市場對醫學生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都知道在醫學課程中解剖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可以說解剖學是醫學生學習的基礎,沒有破解剖學也就沒有醫學[1]。因此全面培養醫學生的綜合素質技能是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本文將從興趣培養在解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解剖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分析等幾方面展開論述。
1.1 興趣是最好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的入門并適應。在醫學的解剖學學習過程中,由于其本身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復雜,另外解剖理論非常難以理解,再加上解剖實操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要過硬過強,同時具備沉穩的心態、手感及優秀的動手能力。所以解剖學對于大多數醫學生來說都是望而生畏的一個醫學專業,在學習前學生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定的畏難情緒。但如果學生本身對于解剖學有著強烈的興趣,渴望通過學習解剖學對生物醫學有更深的研究和認識,并且沒有過多雜亂的心思,那學生就可以很好的面對在解剖學課堂上講解的知識以及教師的思考引導等。同時也能夠在良好興趣和心態的支持下更快理解教師在解剖學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從而更好的擁有解剖學學習研究的狀態,即更好的入門。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會讓學生在了解像解剖學一項完全未知的醫學研究方向一樣,減少很多對于未知困難的恐懼。即便出現了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思考并解決問題,而不是想到學習前就根深蒂固的解剖學困難重重的想法。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會讓學生的身體各項機能都自然而然的呈現出接受接納解剖學理論知識的狀態,而不是在面對亂七八糟的圖片講解以及病變展示時表現的抗拒甚至反感。讓學生以一個平和積極的態度來接受和學習解剖學[2]。
1.2 興趣是最好的動力,幫助學生減緩學習中的枯燥。當學生憑借良好學習興趣入門解剖學后,雖然已經對解剖學的概況有了皮毛的了解。但其實解剖學真正的內涵及難度才剛剛開始,也是非常考驗學生學習興趣和意志是否堅定的關鍵時期,因為解剖學的過程非常的漫長且枯燥,支撐學生堅持下去并且真正學好學習透徹解剖學只能是學生堅定的學習興趣及想要通過解剖學提升自我、掌握更多醫學能力的渴望。如果學生通過了簡單的入門考驗后,僅有的學習興趣便消耗殆盡,之后的日常學習和研究僅僅依靠解剖學知識的價值來支撐,那即便會有不錯的成績也很難會有實質的突破。因為學習和生活一樣,只有真正把內心所想和渴望和知識或實踐行動融合到一起,才能夠真正領悟其中的真諦,獲得質的飛躍和提升。再比如同樣的時間,讓一個孩子看完一篇課文和看完一集動畫片,看完后讓孩子復述內容,動畫片故事情節的復述一定比課本的還原更加完整、更加細節,由此也很容易看出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意義。同樣是枯燥乏味的解剖學,學生如果能不斷的利用充沛的學習興趣來進行探索和學習,那一定可以獲得更深刻的學習理解,同樣也能夠在確實很枯燥的解剖學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和意義[3]。
1.3 興趣是最好的良藥,幫助學生解決解剖實操難題,突破自我。在解剖學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讓學生頭疼的理論知識部分,還包括在實驗室的實操以及解剖觀察課程。這也是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必不可少的實踐環節。只有學生可以在實操過程中游刃有余,并且可以準確分析病理問題等才可以算解剖學的校園學習階段出師。如果說學生憑借足夠強大的學習意志撐過了解剖學入門和理論學習階段,那解剖實驗課一定會讓沒有足夠學習興趣可以感受解剖奧妙的學生原形畢露。因為解剖實驗課和理論課程完全是兩個學習階層,對于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會有全新的要求。在理論教學階段,對于不同的解剖學習環節都會有相應的教材文字及圖片安排,內容相對比較固定,學生可以通過反復的閱讀和資料分析進行學習和掌握,并且對于解剖的認識也一直都停留在教材多少頁的什么圖片,對應的病理是什么等等。而對于真正實驗室手術臺上實操一無所知,在上實驗課時也會有不同的學習感受。首先解剖過程中會有人體解剖和動物解剖,面對的都是冰冷冷的尸體,從第一步直面解剖實驗體就對學生提出了挑戰。另外在解剖過程中金屬操作工具以及血肉碰撞的聲音也會深刻的打擊的學生的神經。但如果學生以此探究為樂趣,并不是病態的心理外都會對學生將理論和實踐進行融會貫通有很大的幫助。
1.4 興趣是最好的鼓勵,讓學生在學有所成時得到最大的成就。在學生在解剖學學習中,無論是學生有沒有對于解剖學的學習興趣,但只要學到知識獲得肯定都會有一定的成就感和感動。不過有沒有從學生內心體現學習興趣能夠將成就感和感動程度提到最大化。這就類似于一個一直努力在幕后卻有堅定演繹夢想的工作者和一個偶然被偶像培養機構挖掘的潛力生,如果兩個人都成功現在了熒屏中,那前者的喜悅一定會比后者很強烈,因為這種情緒是發自內心且有一定時間時間積累迸發而出的。在解剖學學習中,由于專業的內容非常復雜枯燥,學生的學習階段非常痛苦,經常遇到難以理解的案例或者學習內容,需要學生花費很大的精力去探究和分析。如果是從開始就有豐富學習興趣的學生,那在經歷了這些學習困難得到肯定和學習成就后一定會深刻的喜悅,但并沒有很多學習興趣的學生可能只是在慶幸自己沒有太落后。
2.1 教師重視和學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在心理學上也認為是一個教學的重要手段和流程。同樣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要對教師有時時刻刻的尊重,對于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保持虔誠和虛心學習的態度。這體現在解剖學具體的教學中,一方面就是教師要將學生放到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學習進度及學習問題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引導及主要解決的目標。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上保持認真投入、積極思考,對不會的知識要勇于提出問題獲得同學和教師的引導和幫助。當然對于自己有獨特見解的問題也要積極發言,或給其他同學提供更好的思路,或讓其他同學給予評價、發現問題并指出,讓同學之間有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良性學習關系。另一方面就是教師針對學生學習心態和個人情感價值的引導。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保持教學熱情,積極引導,多鼓勵學生,讓學生發現自身獨特的學習特長。而不是在自己某一方面不如別人掌握理解的深刻而產生否定自己的想法。另外教師的引導一定要平易近人,態度平和,讓學生感受到溫暖,讓師生關系更加的融洽,實現思想的共鳴和互通。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適當安排開展解剖學中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舒適的學習環境下進行學習[4]。
2.2 重視解剖學教學的第一課,采用更獨特的教學流程完成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任何新內容的學習或者新事物的接觸上,第一印象都對于觀察者來說非常重要。一個好的第一印象可以讓學習者有更多美好的想象及補充,但如果第一次接觸解剖學,學生感受到的就是教師不好相處,內容非常復雜,那在第二節課前學生就會產生解剖學很難,這節課不能夠很好的完成學習怎么辦等等,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也會產生長期的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解剖教學的第一課,將教學內容的安排變得豐富而有趣,激發學生對于解剖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解剖學的第一堂課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一些視頻,來源可以是影視作品片段,也可以是專業的醫學視頻,內容為在面對復雜的疾病原理等,只有解剖才可以進一步了解真相,最后也是通過成功的解剖及分析得到了正確的理論。在學生在滿懷著期待來進入解剖學課堂時,這樣一段段激奮人心的視頻前段會很大程度的讓學生對自身學習的專業知識而感到無比自豪,感覺自己學習解剖學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是有更多希望的承載。在這之后教師可以用更加形象和幽默的風格進行解剖學的教學,讓學生對于具體解剖學要學的內容、要具備的能力以及學習的價值進行了解。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形成對解剖學專業知識有更多的敬畏,同時也會有更豐富和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欲望。
2.3 理論和實踐實驗課相結合,讓學生更清晰直觀的感受教學內容,培養自身的學習興趣。對于大學階段的生物解剖學專業,這不僅是一個要求有過硬理論專業知識的專業,同時對學生的動手實操能力也有相應的要求和培養目標。并且“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學生真正把知識從課桌書本上搬到實驗手術臺上才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解剖學教學中實驗課程的教學安排,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真切的感受到解剖的內涵[5]。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完一個階段的人體解剖理論課程后,針對課本上介紹細節復雜的人體結構,學生很難只通過二維的圖片來真正看清具體的器官構造。這是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的解剖實驗課,讓學生走進實驗室,通過觀察教師一步一步的解剖流程來感受器官構造的奧妙。同時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每一位隨行學生的學習狀態,一方面發現生理不適要及時帶出實驗室緩解,另一方面出現理論和實踐不能更好貫通理解的同學要更加仔細的進行講解和引導,確保學生在寶貴的解剖實驗課上有所收獲。
總而言之,興趣培養是學生學習的內在推動力和支撐力,除了解剖學需要學生極大地興趣投入之外,各科學習也是如此。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說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這便可說明從古至今學生興趣的培養在學習生涯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不管是從教師方面來說還是從學生的教育層面來說。有研究表明興趣教學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極大地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創造力,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向全面綜合素質型人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