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易強
體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體育鍛煉培養學生體育精神、掌握基本體育運動技能、強健體魄,其中強健學生體魄是最基本的要求,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要求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為學生滲透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并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本文將對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進行探究。
中職教育是為了培養新時代職業人才,中職體育教學也是為了學生未來的職業需求和身體健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成長非常重要,并且中職階段的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體育技能,更有利于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體育教師也需要重視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1 當前中職體育教學的現狀
體育課作為中職課程教育體系的重要部分,關系到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但目前我國中職體育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體育教學的發展和變革,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首先,體育教學方法過于簡單。在體育課上通常是教師為學生展示體育動作,講解動作要領,接著就是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毫無新意,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對于體育課缺乏興趣,上課時只是完成體育教師布置的任務,不會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并且學生若是不能學會教師展示的動作,很容易在運動中受傷,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提升教學技能,改變教學方法。
其次,部分在教學中過于關注學生對體育技能的掌握和體育成績,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卻不重視,這就使得體育作為一門以鍛煉身體為主的學科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并且部分學生還認為體育課是可有可無的存在,對體育課的態度也不夠端正,更難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進行體育鍛煉。
最后,在教學過程中,也有教師對學生體育運動的統一學習要求較高,使得學生對體育運動失去興趣。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對各項體育運動的喜愛程度也各有偏好,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完成教學任務時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素養和興趣愛好,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夠促進中職體育教學的效率,進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2 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2.1 培養的學生的體育興趣
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需要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很多學生認為體育運動是無關緊要的,有時間更愿意打游戲、看電影等,這樣的活動相對于體育運動更能夠讓學生愉悅。但學生利用電子設備放松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無益。也是由于體育教學是集理論和實踐為一體的教學,并且只有在不斷實踐練習中學生才能夠感受到體育的樂趣和魅力,但是由于體育課時有限,體育教師會在課上按照課程大綱為學生講解豐富的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大量的理論知識使得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減弱,更是難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需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將體育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相結合,例如,在綜藝節目《跑男》播出時,很多學生都對這檔節目十分喜歡,教師就可以將節目上的“撕名牌”活動和體育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實際中感受樂趣,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運動。
面對課時少課程內容多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平臺等教學手段作為輔助,提升教學效率。對于一些不需要實際操作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以“微課+測試”的形式在信息技術平臺上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微課的內容需要教師精心設計,避免枯燥地講解;對于需要實踐練習的理論知識,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初步了解,這樣課上練習的效率就會更高,在自由活動時教師要給到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會促進學生更多地參與體育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2.2 豐富體育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中依然是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體育鍛煉。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課前準備時充分了解到班級學生之間身體素質的差異和興趣愛好的差異,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分層教學,例如,在短跑訓練中,教師可以根據小測成績將學生分成三組,每組學生有不同的訓練要求,當然,這一分組是可以流動的,再次測試時若是成績較好,就可以流動到上游小組,若是成績較弱,就會流動到下游小組,學生也可以在自行鍛煉之后申請測試,達到成績后依然可以轉換小組。分層教學的方式既能夠顧及到不同身體素質學生的實際情況,又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除了按照成績進行分組,還可以按照“組內同質,組間異質”對學生進行分類,按照小組進行團體練習,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接力賽,每一位學生在接力賽中都需要發揮自身的能力,同時各個小組之間又是競爭關系,能夠互相促進,互相進步。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感受運動的重要性,進而加強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和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影片,例如《超越》《重振球風》等電影,既能夠為學生講解相關的體育理論知識,又能夠在影片中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精神,體育精神可以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感受體育魅力。
2.3 開展多樣的體育文娛活動
在體育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多樣的文娛活動激發學生建立終身體育意識。例如,在傳統體育教學的熱身中多是跑步,之后拉伸,學生對于這樣長久不變的熱身方式失去了興趣,教師可以將當下流行的內容作為熱身的方式,如《鬼步舞》在學生中十分流行,將此作為熱身活動的項目,不僅能夠達到熱身的目的,學生對于熱身運動的興趣也更高,教師可以定期收集學生的建議,不斷改變熱身環節的內容,讓學生有所期待,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
體育教學相對其他學科具有更多的靈活性,相對在教室上課,學生更喜歡在操場上自由自在地運動,教師在體育實踐教學過程中只要稍微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就能夠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定點傳球技能的練習時,可以讓學生間隔兩米、分成四排錯落排開,以教師的哨聲為號令進行傳球練習,在練習中多次出現失誤的學生就要為大家表演節目,這樣的方式緩和了訓練中的緊張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體育鍛煉,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更加強烈。
2.4 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體育教師作為整個體育教學的主導者,其教學技能關系到整個體育教學的效率。隨著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推進,改革中對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和終身體育意識的要求更高,這對體育教師教學技能的要求也更高,傳統教學中根據教學大綱按部就班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是不可行的。現階段的教學中,中職體育教師需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通過為學生創建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以學生為主體還要求教師關注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興趣,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從而實現教學目標,使得終身體育意識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中職學校體育教師教學技能的提升還要求體育教師能夠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學習掌握現代化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新型的教學模式,運用線上教學平臺實現和學生之間更多的互動,充分了解學生日常的體育運動情況,還可以利用線上學習資源提升自身教學技能,參加教學講座,或者和其他體育教師進行交流探討,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教學技能,才能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方法,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2.5 重視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
毛主席曾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此話不虛,毛主席在晚年時還進行冬泳活動,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毛主席應對艱巨工作的基本保障。作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也需要重視對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現階段,有很多學生都戴上了眼鏡,體重略微超標,這些都是日常不注意鍛煉造成的。只是在體育課上的鍛煉并不能滿足學生成長中的需求,學生還需要重視日常的自我鍛煉。
為了加強學生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體育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監督學生的鍛煉情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運動內容選擇線上練習課程,并完成鍛煉然后打卡,長期堅持之后,會獲得相應的勛章,學生能夠在鍛煉中獲得成就感。線上練習課程內容可以是教師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選擇適合的課程上傳,也可以是錄制的系列課程,還可以邀請在各個運動中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錄制,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學生之間也可以在課程練習中進行互動交流,在線上為學生創造體育練習的空間。體育教師和中職學校的其他教師可以為學生樹立榜樣,堅持每天鍛煉打卡,學生在教師的鼓勵督促下也會盡量堅持鍛煉,培養了學生自我鍛煉能力,這是對終身體育意識的實踐的開始,鍛煉習慣的養成更能夠提升學生對終身體育意識的認識。
3 結語
體育學科作為中職課程體系中的重要課程之一,重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精神,學生通過體育鍛煉來達到這一目的,但體育教學并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設置,而是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提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