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芬
摘 ?要:在如今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知識體系的優化和更新速度是極為迅速的,學習國學經典,重視培養小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小學階段是人生記憶力的黃金時期,黃金期的閱讀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影響巨大,每一位一線老師和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把學生從疲憊不堪的課外補習班里解放出來,把一個廣闊的閱讀天地還給孩子。讓孩子在誦讀經典中傳承文化精神、點燃孩子讀書的熱情,進而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揚帆起航。
關鍵詞:誦讀國學經典;閱讀興趣;必要性
一、小學生是人生記憶力最好的階段,也是開展經典誦讀的最佳時期
心理學家洛倫茲提出“關鍵期”的理論,根據他的理論,可以在小學生中開展經典誦讀,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開展誦讀訓練。比如在班級之間進行誦讀比賽,通過比賽不僅促進了孩子學習經典文學作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培養了興趣愛好。
經常誦讀經典,孩子的記憶力明顯提高。一旦獲得這種記憶力,記憶任何科目的知識都會很輕松,并且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會保持這種超強的記憶力。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就側重于孩子學習古典文學作品,部編版小學語文很多學段第一篇課文就是經典古詩詞的學習,而且從改版前的《古詩二首》變為改版后的《古詩三首》;部編版的語文園地也補充了很多古詩詞的作品。很多地區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二類教材就配套了《經典誦讀》這本書。語文書和課外書大大豐富了小學生的古詩詞量,孩子在學習經典文學作品的同時,也增強了記憶力,而記憶力是孩子思維品質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
二、誦讀經典作品優化了孩子的人格,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小學階段是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經典文學作品塑造孩子的人格,如學習了《三字經》,孩子懂得了要與人為善及學習的重要性;《游子吟》的學習讓孩子懂得了要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三、培養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語文能力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熟讀經典的孩子寫作能力肯定會大有提高。《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武亦姝從小喜愛古詩詞,父母非常注重對她傳統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武亦姝在詩詞大會與博士生陳更的對擂賽中率先拿到5分,攻擂成功。可能會有人說,這場勝利也許是偶然,但偶然之中也有必然。
大量的朗讀和背誦是學習國學經典最有實效的方法,這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這個方法操作起來簡單方便、切實可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前人對這方面的學習已經總結得非常到位。
如今,雖然提倡經典,學習經典,牢固樹立了文化自信,但現有的經典誦讀的價值功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發揮,也沒有得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普遍重視,這就需要不斷地探討和實踐。如何使經典誦讀在小學階段得到教育工作者,老師和家長的重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誦讀教學方面的不足,這仍然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王慧. 經典誦讀與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策略[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3):89+88.
[2]周曉虹,劉黎明. 國學經典誦讀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機結合的策略初探[J]. 小學教學研究,2019(2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