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飛利
摘? 要:近日,教育部提出“中小學課后服務要與下班時間相銜接”,這則消息牽動著萬千家長的心,也引起了眾多中小學教師的擔憂,學校要豐富課后服務內容,指導學生盡量在校內完成作業,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補習輔導。然而,這一政策該如何落實,政府、學校、家長三者之間該如何協同實施,還是困難需要解決。
關鍵詞:小學;課后托管;協同治理
一、小學課后校內托管的背景
隨著近些年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基礎教育減負政策也逐步得到落實,切實減輕了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但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也日益凸顯。小學在校時間的縮減,放學時間提前,使得各類托管機構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崛起,這些托管機構良莠不齊,無法保障小學生的人身安全,家長又寄希望于學校來進行課后托管。
二、當前小學課后托管存在的問題
1. 相關機制不健全,托管時間難以確定。課后服務要與當地下班時間銜接,但家長的下班時間是由所在的單位和工作性質來決定的,家長下班時間不固定,加上通勤時間的不確定性,給學校提供課后托管造成了困難。
2. 托管內容要求高,學校資源有限。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及社團活動,如果以班級為單位,那么活動內容就比較單一,如果以興趣小組為單位,那么就需要不同的指導教師。這些都無形當中增加了學校教師教育資源的壓力。
3. 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健全,教師積極性難以調動。“完善課后服務保障機制,提高學校教師參與積極性”是教育部門提出的明確要求,但是教師的個人精力是有限的,在日常的工作量已經飽和的情況下,還要在課后負擔學生的托管任務,對于一些教師來說無異于百上加斤,特別是中年層的教師。
三、小學課后校內托管的協同治理原則探究
1. 政府主導原則。需要政府出臺相應的開辦政策和運營管理規范,保障校內托管的良好運營,同時也保障了家長和學生的權益,讓學校和社會共同承擔起課后服務的責任。
2. 學校主管原則。首先,課后服務的時間要合理且有上限。其次,學校可根據留校學生的數量,合理安排課后托管的內容以及留校教師。再次,對于進行課后服務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3. 家庭學生主體原則。家長平時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需求,特別是課后托管方面,孩子是否需要留校,還是更希望回家,這樣才能更好地根據孩子的需求做出相應的調整。
四、結語
小學課后的校內托管工作,是一項責任重大的工作,不能單純依靠學校,它需要政府、學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協同努力、協同治理。
(責任編輯:羅? 欣)
參考文獻:
[1]秦倩亮. 城市小學生校內課后托管問題研究[D]. 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
[2]蔡麗娟. 小學生課后校內托管服務的實施困境與協同治理路徑研究[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