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文杰 張道強 劉杏
【摘要】目的:研究X線平片在脛骨平臺骨折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病例樣本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時間段我院收治的5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行X線平片檢查,研究分析患者具體檢查結果。結果:5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經X線平片正側位檢查確診46例,增加X線平片斜位確診1例,增加CT平掃確診2例,增加三維重建檢查確診1例。結論:X線平片可確診大部分骨折嚴重、塌陷移位明顯的脛骨平臺骨折,臨床診斷脛骨平臺骨折可將其作為首選方案。
【關鍵詞】X線平片;脛骨平臺骨折;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683 ;8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1-0132-02
脛骨平臺骨折屬臨床常見的膝關節創傷類型,引發骨折的主要因素包括高空墜落所致壓縮暴力、交通事故等因素產生的暴力撞擊以及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的摔傷等。脛骨平臺骨折屬關節內骨折范疇,如未能得到針對性治療干預可導致患者膝關節功能受限,部分脛骨平臺骨折患者合并膝關節韌帶、半月板、關節軟骨損傷,極易產生關節畸形及關節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1]。臨床醫師需結合脛骨平臺骨折特點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脛骨平臺骨折多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方案的確定以影像學檢查結果為基礎。X線平片是臨床診斷骨關節疾病的常規方案,可清晰顯示骨折區域情況,可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2]。本次研究將我院就診的50例患者作為基礎性評估分析樣本,研究并分析X線平片檢查的具體操作方案,并分析其臨床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8年1月起開展為期2年的研究,期間就診患者共計50例,統計患者臨床資料,男女比例為28:22,年齡15~83歲,均值計算結果為(48.59±6.44)歲,受傷原因:包括33例交通事故、9例高空墜樓、8例摔傷。
1.2 方法50例患者均行X線平片檢查,利用我院DR設備(西門子MU1tiX Fusion Max)完成檢查,拍攝患者膝關節正側位片,結合患者病情確定X線曝光條件。拍攝正位片操作中需將患者體位調整為仰臥或坐位,膝關節伸直放在檢查床上,膝關節正中矢狀位與檢查床垂直,以髕骨下緣為照射中心。拍攝患者側位片期間需將患者體位調整為側臥位,膝關節外側緊貼檢查床,膝關節矢狀面與檢查床平行,墊平踝部,穩定下肢,髕骨下緣為照射中心實施垂直照射。
2 結果
5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經X線平片正側位檢查確診46例,增加X線平片斜位確診1例,增加CT平掃確診2例,增加三維重建檢查確診1例。依據X線平片診斷結果對50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分型,脛骨外髁劈裂骨折(Ⅰ型)5例,脛骨外髁劈裂加塌陷骨折(Ⅱ型)18例,脛骨外髁中央塌陷骨折(Ⅲ型)6例,脛骨內髁劈骨折(Ⅳ型)14例,內外側平臺Y型骨折(Ⅴ型)4例,平臺骨折聯合干骺端與骨干間骨折,骨干與脛骨髁分離(Ⅵ型)3例。
3 討論
脛骨平臺骨折屬臨床發病率較高的關節內骨折類型,也稱為脛骨髁部骨折,引發脛骨平臺骨折的主要原因包括運動損傷、交通事故、高空墜落、意外摔傷等,多為高能量所致損傷[3]。大部分脛骨平臺骨折患者伴有側副韌帶損傷、交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軟骨損傷等。患者膝關節在軸向壓力作用、外翻或內翻暴力作用下可產生不同類型的脛骨平臺骨折,且膝關節畸形程度不同,影響其穩定性與對合情況。臨床依據脛骨平臺骨折移位程度及骨折部位對其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需行差異化治療方案,以求減少或盡量避免術后膝關節產生創傷性炎癥及僵直,提高膝關節功能恢復效果[4]。
3.1 X線平片在脛骨平臺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脛骨平臺骨折多為高能量損傷所致,患者機體普遍存在多發性傷病,為提高治療方案的針對性,醫師需對患者受損原因、身體狀態、病史、年齡、肢體功能損傷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通過詳細的體格檢查確定患者是否存在神經血管損傷及韌帶損傷,觀察其機體是否產生筋膜間室綜合征,了解其他部位損傷及骨折情況。
X線平片是臨床診斷脛骨平臺骨折的首選方案,通過正位、側位等不同方位的診斷可確定脛骨平臺骨折的類型,也可確定關節面損傷范圍及壓縮程度,為后期臨床治療提供充足依據。將X線平片應用與骨質改變性骨折、移位性骨折、關節骨性病變等骨關節疾病診斷中臨床價值突出,通過動力位相的拍攝能夠及時發現患者在變換體位過程中產生的相關疾病[5]。與其他檢查方式相比,X線平片操作簡單,費用低廉,檢查耗時短,適合在各級醫療機構全面推廣應用。塌陷骨折屬臨床常見脛骨平臺骨折類型,其主要病因為受力不均,患者多為一側性骨折,骨折側平臺產生塌陷并向下方移動。輕度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骨折線存在鑲嵌現象,清晰度不足,誤診率較高,為此醫師在閱片過程中需密切關注患者骨小梁中斷、內外平臺關節面平衡異常、相錯改變等情況[6]。粉碎性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致病原因多為暴力打擊,其骨折線清晰可見,并深入骨干上方區域。劈裂骨折患者在暴力作用下股骨縱軸受到較大的撞擊力,導致脛骨平臺關節面受損。X線平片分類模式依據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病情特點,可真實反映出骨折塌陷范圍、骨折被、骨折移位程度、粉碎情況等,可為后期開展手術治療提供充足依據。利用X線診斷脛骨平臺骨折的過程中,醫師需詳細分析骨折線與局部解剖變異結構、骨骼正常結構間的差異,如患者長骨骨干中段區域多存在骨營養血管溝結構,X線顯示為透光狀細條,在患者皮質內部斜向貫穿,詳細觀察其結構可發現,不具備骨折線的銳利與清晰,且投照方向僅限于特定區域[7]。為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醫師需熟練掌握解剖變異結構與正常X線間差異,與健側肢體進行對比分析,依據患者臨床癥狀綜合分析,以此來提高診斷準確率。
3.2 X線平片診斷脛骨平臺骨折的缺陷及其他診斷方式脛骨平臺骨折可導致其表面結構成為不規則曲面,加之局部過于復雜的解剖結構及異常解剖關系等因素影響,采用X線平片診斷期間極易產生影像重疊等問題,無法完整、清晰、直觀的反映出患者骨折情況。部分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為無明顯移位的劈裂骨折或平臺后方局限性塌陷骨折,此類患者在應用X線平片診斷期間存在一定誤診率[8]。利用X線平片無法確定骨折塊相互間位置關系、分型、形狀等,對于復合型損傷患者需采取聯合診斷方式,以此來避免誤診及漏診。另外,脛骨平臺骨折多伴有側副韌帶損傷、交叉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軟骨損傷等,X線平片無法診斷,需通過結合CT、MRI等進一步檢查確診。
臨床將X線平片作為脛骨平臺骨折分型診斷的首選方式,對于無法明確診斷的患者需輔助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多層螺旋CT在多種疾病診斷中應用效果顯著,其主要優勢為圖像分辨率較高,可降低誤診及漏診率。復雜脛骨平臺骨折患者應用多層螺旋CT診斷可清晰顯示出撞擊部位傷情及平臺邊緣骨折情況、關節面塌陷情況等,便于確定脛骨平臺骨折程度與范圍,可避免X線平片檢查過程中產生的影像重疊及干擾等問題,便于醫師了解周邊軟組織及關節囊損傷情況。單純采用CT平掃診斷模式空間感、立體感、連續性不足,無法完成觀察骨折片形態、大小,骨折基線與掃描線平行狀態下極易導致假陽性或假陰性等問題,為此需在平掃的基礎上采用多片面重建、表面覆蓋等影像重建技術。多平面重建技術通過矢狀面、冠狀面等不同平面圖像的二維圖像重建可對脛骨平臺骨折進行準確全面的評估分析,也可清晰顯示關節內部及關節面等區域的骨折線及膝關節間隙的病理改變。醫師利用平面多平面重建技術能夠測量塌陷深度與寬度、骨折移位距離等,顯示塌陷面積及準確部位、臨近軟組織情況。通過表面覆蓋技術能夠直觀顯示出骨折塊的空間位置及髁間窩、髁間隆突、脛骨平臺面等部位的準確結構。醫師利用重建處理后的三維圖像能夠模式骨折部位移位情況,選擇適宜的暴露范圍及入路方式,確定恢復關節面與植骨高度[9]。術后利用該技術可了解骨折部位恢復情況,也可評估關節面平整度,進而確定手術治療效果及患者關節恢復效果。多層螺旋CT診斷與X線平片診斷各具優勢,為避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診斷期間產生誤診及漏診等問題,可采用聯合診斷方式。
3.3 X線平片診斷脛骨平臺骨折的注意事項X線診斷脛平臺骨折漏診的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患者體位選擇不合理、骨折部位遮擋、閱片不仔細、未能正確判斷脛骨平臺骨折征象、臨床醫師與影像醫師缺乏經驗、對患者病情缺失綜合性分析等。為有效降低漏診率,提高X線平片診斷的應用價值,醫師需結合上述因素調整檢查各項操作,不斷積累臨床經驗,確保患者得到準確的診斷[10]。
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行X線平片診斷前,醫師需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了解其骨折原因及暴力損傷方向,分析損傷機制及局部組織臨床癥狀,對損傷嚴重程度及部位進行初步判斷評估,并結合患者個體情況選擇針對性X線拍攝條件。患者接受體格檢查過程中,需詳細標注檢查重點,以此來提高診斷準確率。X線片具體拍攝操作相對簡單,適用于急診治療,拍攝期間醫師需在正側位拍攝的基礎上增加斜位、脛骨平臺位等體位。如患者為單純性骨折,僅需拍攝前后位及側位片,如患者為隱性損傷,需增加健側肢體拍攝。大部分脛骨平臺骨折患者通過X線平片正側位拍攝可確診,部分患者需增加斜位片,通過40°內旋及外旋斜位片的拍攝觀察內外側平臺情況。在閱片的過程中,需由兩名以上醫師共同完成,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綜合分析,進而實現診斷準確率的全面提高。
綜上分析可知,X線平片可確診大部分骨折嚴重、塌陷移位明顯的脛骨平臺骨折,臨床診斷脛骨平臺骨折可將其作為首選方案,為提高診斷準確率,可聯合采用CT、MRI等診斷方式。同時,本次研究受多種客觀因素影響,存在一定不完善之處,缺乏與同類性研究數據間的橫向比對分析,就診治療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總量不足,X線平片在脛骨平臺骨折診斷中的具體應用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翁能源,張弢,李開南,等.3D打印輔助治療Schatzker Ⅳ-Ⅳ型脛骨平臺骨折療效及并發癥的薈萃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24(30):4889-4897.
[2]劉春光,羅運紹,楚利濤,等.三種不同固定方式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效果對比研究[J].創傷外科雜志,2020,22(5):397-398,封3.
[3]陳曉明.多層螺旋CT在脛骨平臺骨折診斷及Schanzker分型中的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2020,26(3):137-138.
[4]寧安,楊延民,王正強.腓骨頭上入路脛骨平臺截骨聯合外側鎖定鋼板手術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療效研究[J].海南醫學,2020,31(6):714-717.
[5]史素娟,張秀花.1例脛骨平臺骨折伴甲型血友病患者的護理[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7):146-148.
[6]秦笑乙.多層螺旋CT及三維重建影像在脛骨平臺骨折診斷及分型中的價值體會[J].當代醫學,2020,(13):27-29.
[7]潘年進.用經皮微創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脛骨平臺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6):94-95.
[8]梁英軍,馬曉.復雜脛骨平臺骨折行鎖定鋼板內固定的手術技巧及預后情況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20,28(6):34-35.
[9]任勝,馬志國,賈燕,等.C型臂透視引導下微創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效果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20,42(2):168-171.
[10]朱寅,倪善軍,王進,等.β-磷酸三鈣結合T型鎖定鋼板植入治療單純脛骨平臺后外側塌陷骨折[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24(12):1853-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