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遠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籃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非常普遍,其具有一定的親民性,因此也就得到了許多學生的青睞。同時通過籃球運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協調性與靈敏性,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正因如此籃球運動在我國高校當中也已開展多年,然而由于缺少對籃球訓練方式的研究,導致了籃球教學往往僅停留在理論教學問題與對策方面,從而使得高校籃球的訓練方式存在著諸多的弊端。這些嚴重影響了籃球運動在高校當中開展的效果。為了能夠保證籃球訓練的效果,就需要對訓練方式進行改進,使學生能夠在籃球訓練當中得到提升。
在我國高校籃球的訓練當中常見的訓練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對課本或教材的內容進行闡述,來傳授籃球運動的相關知識,然后通過簡單的動作示范來進行籃球的訓練。而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思想按部就班的進行,同時教師完全復刻課本或教材當中的內容使得籃球訓練缺少了靈動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再者,高校籃球的訓練方式大部分都是從簡單的投籃姿勢到運球步伐等來進行的,而這些內容具有固定的順序以及模式,使得籃球訓練課程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對這些簡單的籃球知識不屑一顧,因此也就很難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降低了籃球教學訓練的效果。并且在籃球教學當中學生的訓練,也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在訓練方式上比較單一,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主動嘗試時間,再加上很多學生對教師所示范的動作并沒有真正的了解,在訓練過程當中也就無法掌握正確的姿勢與手法,使得學生的籃球訓練效果不佳。這樣僅通過學生觀看與技藝的練習方式,會使得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當中無法進行有效的結合,并且對籃球當中單一的動作重復訓練,缺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學生的籃球技巧與技能缺乏連貫性,從而加大了學生們的厭學情緒,更是無法體會到真正的籃球動作與精神。
不同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悟性、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異,并且高校學生本身就存在著身高、體重、身體素質與籃球基本工商的差別。而籃球運動對運動員,對身體素質有著一定要求,因此在高校籃球訓練過程當中不同學生在其中的訓練效果也就不同。然而在很多的高校籃球教學當中,教師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往往都是圖方便采用一刀切的訓練方式來進行訓練教學。然而這樣的方式如果起點過低對于一些與籃球運動接觸較多,已經形成基本運動知識的學生而言就不具備挑戰性,很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如果起點過高,對于一些能力強的學生而言有挑戰性,但對于籃球基礎以及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而言很難對其中的動作進行掌握,因此教學效果就無法得到提高。而由于目前,我國高校在不斷擴招,學生的基數過大,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無法對每個學生都做到關照,因此也就常常采用統一標準來進行訓練。從而導致了學生在訓練過程當中,喪失了對籃球運動訓練的積極性,同時運動難度系數過大,還會導致學生在運動過程當中身體受到損傷,心里受到挫敗感的影響失去對籃球運動的信心。
籃球是一項具有較強協作性以及對抗性的運動,因此在其中也就有許多的規則限制。其次由于對抗性較強,難免會有肢體的沖突,因此學生在訓練當中也就要能夠掌握自我保護動作,避免身體受到損傷。那我在籃球訓練教學中就需要大量的籃球理論知識作為支撐,使學生能夠結合理論知識來進行訓練。然而就目前我國高校的籃球訓練方式而言,其過于重視籃球技術與動作的教學,而忽略了理論教學的重要性。這樣一來便導致學生在訓練當中無法得到規則等理論知識的支撐,常常會出現犯規等現象,甚至是無視規則,出現推搡、拉人等嚴重違規現象,對其他運動員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教師不能夠將理論知識帶入到籃球訓練教學當中,那么學生就無法在實踐過程中結合理論來進行,也就導致了籃球運動漏洞百出。在這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學生對很多的籃球運動技巧、戰術、站位等有良好的掌握以及運用,那么也就無法提升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術。
單一的訓練方式是無法使學生長時間都具有高亢的學習熱情地,因此,在籃球訓練過程中要能夠充分地發揮出教師在其中的作用,讓教師作為引導學生訓練的風向標,與學生共同選擇課本活教材的內容進行訓練教學。這樣一來便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有更全方面的掌握。從而在傳輸學生籃球知識從而在傳授學生籃球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加切合于學生的興趣來進行,并且在創新籃球訓練方式是能夠具有更多的途徑。首先多樣化訓練方式,教師要能夠擺脫傳統固定化訓練方式,在訓練過程當中,根據學生的需求對其投籃姿勢、運球步伐等進行專項的訓練。并且在這些訓練當中結合控球、傳球、投籃等訓練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多樣化的訓練方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出學生的籃球運動興趣,使其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籃球訓練當中,提高籃球訓練的效率。當學生能夠對其中的一些知識與手法有一定了解后,那我便可以循序漸進的進行一些具有難度的訓練,通過這些訓練,學生的籃球技術能夠得到提升,這也會給學生帶來成就感。同時,在訓練完成后利用籃球對抗比賽或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其中,使其在玩耍中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提高自身的練球運動水平,最終達到籃球訓練的目標。
訓練方式的多樣化需要科學的支持才能夠起到作用。那么在訓練教學中教師就要能夠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單單的“灌輸式”教學理念是無法支提升訓練效果的。因此,教師在對籃球技術進行講解時就要能夠讓學生對其動作之間的聯系每個動作的要點有充分的認知,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籃球技術運動體系。首先,教師要能夠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抽象的籃球教學知識具象化,更加生動地展現給學生,并通過有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籃球訓練的科學性發展。在搞笑的籃球訓練教學中,學生的年級不同那么在教師方面也會存在著更換的現象,那么就需要教師之間的教學內容有聯系性,使學生在訓練內容上有更好的對接融合。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在網絡上搜索相關的籃球對抗比賽,通過視頻對學生進行引導,利用其中籃球運動員的動作來講解,從而規范學生的籃球運動姿勢。同時對其中的犯規動作進行專門講解,讓學生能夠明確籃球的規則,并從其中領悟到真正的籃球運動精神。
高校籃球的訓練方式,要能夠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進行。那么在開展籃球訓練前,教師要能夠對學生之間的不同進行了解,全方面掌握學生的身體素質、籃球運動基礎水平、學習能力等多個方面的差異。在訓練的過程當中堅持個性化教學思想,從而使籃球訓練與藝術訓練進行融合。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分層教學形式將學生分為多個組別,例如將身體素質強的學生分為一組,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分為一組,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專項的訓練,身體素質強的學生,可以通過高強度的訓練來培養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的優勢能力。對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可以通過強度較低的基礎訓練,來夯實學生的籃球運動基礎。同時還可以將具有一定籃球運動基礎的學生與沒有接觸過籃球的學生分為一組,利用優等生幫差等生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訓練,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解決教師無法全面照顧到學生的問題,同時還能夠使全體學生都得到提升。另外,要想確保意識訓練與籃球訓練的有效融合就需要加強籃球教師或者教練的配置,使教師能夠具備堅實的籃球運動基礎,從而在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基礎知識講解。再者,由于高校學生基數的龐大,一個教師很難全方面的關注與了解到每一個學生,因此在籃球訓練當中可以配備兩個教師來進行課堂訓練。
籃球技術的提升需要掌握好其運動的特性,那么在訓練學生運動技術的基礎上還要能夠培養學生競技性、規則性,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將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效融合。首先在籃球訓練當中要能夠對學生講解籃球運動的規則,降低學生在訓練當中的犯錯概率。其次,對學生進行運動學與心理學的知識講解,從而使學生在籃球運動當中靈活的運用籃球戰術。理論知識的教學與實踐訓練結合需要在實際的對抗訓練當中來讓學生做到活學活用。那我就是可以利用籃球課堂來進行小組對抗賽,使學生將籃球運動的理論知識實際的應用到比賽當中。最后通過對抗賽能夠對學生的技術掌握水平以及能力有更好的了解,通過不斷的比賽與訓練,讓學生在其中得到不斷的成長,從而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們的籃球意識以及籃球水平。
總而言之,有效的籃球訓練方式對提升學生訓練效果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那么高校就需要對當前籃球訓練方式當中所存在的問題有足夠的認知,針對問題設定相應的改進策略,多樣化訓練方式使訓練方式更加切合于學生的需求,加強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從而使其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提高學生的籃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