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中國石油集團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油田單位應認知自身化學品采購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采購方案制定、完善采購計劃、適時開展價格與庫存的管理工作,有效提升油田單位采購管理有效性。以現代化采購工作體系而言,針對供應商開展資質考核、評價管理,制定科學的采購程序,在庫存、材料質控等方面,綜合完善采購管理,能夠有效減少采購工作不利因素,提升采購工作有效性。
(1)油品單位,針對化學品采購工作,尚未形成完善的采購價格管理體系。現下實際運行采購價格管理體系,確實完整性管理制度。比如油田化學品實際價位具有波動性,如若其原材料發生價位變化,將會引起油田化學品價位發生變化;針對單次零散化學品的采購工作,存在招標時長不受控的問題,由此形成方案價位與市場實際價位存在出入的可能性;
(2)采購價格管理工作,未予統一,造成價位分散化管理現象,較為嚴重的問題。應建立較為完善的價格目錄表,保障價格管理的有效性;
(3)針對化學品價格走勢,尚未執行動態化管理工作?,F階段,部分采購單位應結合往期歷史價位、招標價位等條件,完成采購價位的確定工作,存在采購價位信息源不具權威性、未跟進市場價格浮動實際情況等問題,提升了采購價位確定的偏差性,形成了具有主觀色彩的采購價位問題。比如,當化學品市場價位下降時,如若依據原價完成采購工作,將會加大石油單位經濟損失;當化學品市場價位提升時,如若未依據市場行情完成價位調整,仍按照原價完成采購工作,將會發生供應商供貨問題,比如以次充好、供貨周期加長等,有礙于油田企業有序生產[1]。
(1)油田企業與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時,針對其資質考核、供應有效期、激勵政策等內容,尚未形成系統性規章,無法完成供應商管理工作;
(2)供應商單位數量具有規模性,依據相關供應商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發現:經營具有成熟性的石油單位,其供應商數量呈現縮減現象,多元化供應商的甄選工作,逐漸轉移至單元供應商選擇。石油單位開展供應商管理時,完成了供應商數量的優化,究其原因在于:如若供應商數量較大,將會造成采購人員消耗大量時間成本,用于獲取供應商較低成本,難以提升采購管理有效性;單一化學品的采購工作,存在供應商之間競爭關系,擾亂采購工作發展進程;
(3)大多數石油企業多采取的采購工作,以集中采購模式為主。集中采購工作,能夠一次性完成商品數量與價位的確定。通常情況下,一個采購價位合作周期為12個月。在市場化學品發生價位變化時,此種集中采購形式,將會表現出滯后性,由此引發供應商功能無法保障的情況,降低了采購工作有效性。
現階段采購價位確定的部門、化學品質檢部門,兩者之間尚未形成協作體系,難以有序執行閉環式采購管理工作,價位與質量之間的關系,未能有效獲取,形成采購質檢管理的脫節問題。
(1)成立線上即時報價體系。建設電子商務平臺的運作形式,實時獲取各供應商化學品報價信息,針對單一化學品歷史報價予以存儲,在采購人員開展管理工作時,結合歷史價位對比,綜合考量化學品的采購方案。與此同時,商務平臺將會為油品、供應商雙方單位,提供化學品預定程序,便于提升油品單位化學品供應效能,保障化學品采購工作的有效性[2]。
(2)建設化學品價位跟蹤小組。針對集中采購化學品的價位,電子商務平臺具備互聯網高性能,便于實時獲取集中采購的化學品單價,形成快速采購響應程序。為此,石油單位應成立價位跟蹤小組,實時獲取調整的化學品價位,便于響應與調整采購方案的價位,為采購工作提供便利。
(3)針對招標體系中的化學品采購工作,采取確定采購量的形式,完成采購工作,加強規定完善。如若采購數量與實際生產需求存在出入,應采取追加采購、二次采購等形式,完成量的增加。比如A石油單位,在采購a化學品時,初期需要采購量為n,后期生產需求a化學品采購量為2n,在原有采購單基礎上,實施二次采購形式,完成a化學品采購量的增加。
(1)石油單位應針對供應商,開展有序的考評工作,減少考評工作的形式化,如若存在化學品質量不佳、供應商惡性競爭等問題,應加強供應處理;
(2)針對供應商未能如期交貨的問題,應制定較為完善的合同,采取雙方合同約定形式,在供應商違約時,追究其法律責任。在合同約定時,應明確規定各類化學品的供貨周期范圍、供貨化學品質量等詳細內容;
(3)動態化考核供應商。針對供應商開展動態管理工作,逐步健全供應商業績管理、績效協調等工作,側重以石油單位自身發展需求為方向,完成供應商合作關系建設。在供應商管理期間,采取動態考核形式,針對供應商采取的量化考核工作結果,應用于供應商優選工作項目中。由物資供應單位,分別從財務資金使用、技術設備、化學品質量等方面,逐一完成供應商評價工作,以期獲取供應商綜合經營實力。適時調派人員前往供應商,開展現場考核工作,有效提升跟蹤評價有效性,完成記錄考核結果,提升供應商檔案管理的完善性;
在量化評價供應商期間,量化評價項目包括:化學品單價在市場環境中的經濟性、化學品供應時間、化學品質量等;
(4)供應商等級評優與退出機制。借助供應商績效、動態考核等結果,完成供應商評優工作。在此基礎上,有效完成供應商末位淘汰機制,為油品單位篩選出一批經營資質優異的供應商團隊。在供應商評優、退出兩項工作中,油品單位應以圍繞成本管理、減少資金風險、提升化學品品質等因素,完成供應商評價與管理工作,為采購工作有效性助力。
2.3.1 完善供應商貨款結算體系
提升供應商貨款結算速度,優化供應商資金占用成本占比,便于供貨商與油品單位形成有序的合作關系。在合同約定內容中,針對供應商出貨的化學品,完成質檢工作時,應在限定時間范圍內,為供應商結清貨款,以此保持供應與需求雙方的合作有效性,提升雙方后續合作順暢性。
2.3.2 制定化學品采購規范
化學品采購單位,將會依據油品產品研發、技術工藝、化學品使用部門等因素,完成化學品采購標準的建設,提升供應商產品完善性,維護供應與需求雙方的共同利益。在采購標準修訂期間,應側重部分具有危險性的化學品,對其開展理化指標設定形式,完成供應商生產程序先進性建設,提升產品配方科學性,減少高危險性產品使用[3]。
例如,在防蠟劑使用期間,借助水基分散型號,完成油基分散型號的代替,切實提升閃電指標至少61℃,有序保障了化學品的生產品質,科學規避化學品風險問題。
2.3.3 運行化學品質檢程序
依據采購方負責的原則,開展化學品質檢工作,以具有危險性化學品為例,應在化學品質檢合格時,予以使用。在石油單位收到化學品貨物中,分別從外觀、生產合格證、SDS、“安全標識”等方面,完成質檢工作。針對存有不合格的情況,應予以退回,嚴禁違規產品投入使用。
A企業,主營產品為生產油田化學品,經營項目包括:石油資源勘探、煉油等,企業注冊資金為2.833億,現有化學品供應商有55家,長期合作供應商合作有22家。
借助油田化學品采購工作質控體系,有序執行油田化學品采購管理工作,提升了油田化學品準入的規范性,系統性完善了油田化學品的驗收程序。在油田化學品采購管理工作程序中,系統性確定了各部門的工作職責,詳細設定了油品單位各部門的采購義務,為油田化學品采購工作提供了規范性發展空間,減少劣質產品在油田市場流通,科學規避油田化學品安全隱患問題。
A企業針對采購工作,完成采購管理手冊編制,手冊內容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內容,針對油田化學品采購工作,完成了系統性分析,以此保障油田化學品采購工作的安全與健康。在手冊中,針對化學品,提出了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為采購工作提供了化學品技術支持。此手冊在石油單位基層試用期間,提升了油田化學品管理效能,切實建設油田化學品使用人員的專業性,賦予油田化學品采購科學性。
此外,A企業完成了供應商評價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供應商優化效果,為企業發展、化學品采購增加了多重便利,促進A企業獲取優質的化學品,切實控制化學品安全事故,具有多重采購管理優勢。
綜上所述,油田化學品采購工作在實際運行期間,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采購管理流程,針對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有效整合處理,切實提升采購工作的管理效果,促進油田企業采購管理工作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