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
摘要在線教學是當前的主流教學方式,是傳統教學的有效補充,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等技術手段不斷革新和普及,在線教學逐漸在全國各大高校普及,但在教學質量、模式等方面上并沒有規范化的制度,所以完善高校在線教學管理制度是一個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本文從教學監督、評價、教學管理人員信息技術能力等方面入手,對高校在線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進行探討,提出對構建在線教學管理制度、線上評價制度、在線教學管理的總結制度等措施,以期推動我國高校在線教學管理的制度發展。
關鍵詞 在線教學 教學管理 制度完善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0.007
The System Improvement Path of University Teaching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line Teaching
GUO Ping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AbstractOnline teaching is the current mainstream teaching method and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g data and other technical means are constantlyinnovated and popularized, online teaching has gradually been popularized in major universities in the country, but there is no standardized system in teaching quality and mode, so it is an urgent task to perfect the onlin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 of onlin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evalu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ility of teaching managers,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build onlin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online evaluation system and online teaching management summary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Keywordsonline teaching;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ment
1在線教學及其管理的內涵
在線教學及其管理與互聯網息息相關,各行各業與互聯網結合后,呈現出“在線”的特征,也就是“互聯網+”。傳統行業結合互聯網技術后能夠實現良好的資源優化配置,具有一定的交叉跨界的特征。教育行業與互聯網結合之后,能夠將教學資源有機融合起來,師生通過互聯網完成教學工作,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知識得以流暢地在各個節點傳遞,補充了傳統課堂中的不足,進一步激發出傳統教育潛力。
在線教育的融入對于高校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前者是后者的完善與補充,互聯網幫助高校教育擺脫地域的限制,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靈活,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時間對課程教師進行選擇,在線課程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有效緩解了高校傳統教育的問題,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知識要點?;诜N種原因,在線教學已經成為高校教學的趨勢,而教學管理就是對在線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進行管理,管理的對象主要是教師與學生。
2高校在線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學過程中缺乏監控
當前學生評教的積極性比較弱,而評教屬于教學監控的重要一環,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管理需要以學生的評教內容作為依據進行調整,評教工作對于學生來說成為了走形式的環節,特別是評教的次數越多,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越低。就學生的教學利益來說,通過評價來幫助教師改善教學,但評教之后結果一般不會向學生進行公布,學生沒有基本的知情權,學生沒有獲得后續的反饋,覺得自己的評價石沉大海。因此在之后的評教中,學生的隨意性更大,評教結果不具備足夠的可參考性,也就難以起到監督作用。
此外由于在線教學僅有教師與學生雙方參與,雙方通過電子設備在不同地點開展教學工作,授課過程中沒有進行教學監督,相比傳統教學管理中的直接監管,在線教學管理的透明性較差,第三方難以直接地介入監督。
2.2缺乏有效的教學評價
2.2.1高校的教學評價缺乏以人為本的底蘊
高校教學仍然延續著傳統管理的由上而下的模式,在評價標準的制定上,教師與學生都沒有參與進來,高校管理者完成評價標準的制定,并搭建相應的評價體系,存在一定的經驗主義和主觀性,教師與學生沒有參與度,最后的教學評價也就缺乏以人為本的底蘊。
在開展教學評價過程中,管理部門為了完成評價任務而開展評價環節,學生為了應付評價任務而進行評價,教師也為了獲得達成評價標準而進行教學。評價成了走過場的形式,無法起到提高在線教學管理的效果。另外,當前線上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內容重點在于對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沒有重視學生學的體驗和效果,評價主體未能轉移到學生身上。在線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個人心理情感變化等沒有得到重點關注。
2.2.2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的相關制度尚未健全
目前國內高校逐步建立各自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制度,不過在線上教學質量評價制度方面仍有所欠缺,比如督導線上聽評課制度、教師線上教學考核制度等,這些制度在教學管理的監控上起著重要作用,但沒能得到應有的重視。線上教學已經開展多年,很多高校都沒有建立起相應的質量評價制度,部分高校僅依據原有的評價制度進行修改,效果并不理想。此外,當前很多高校的教學質量評價缺乏相應的參照對象,得出的評價結果參考性不強。
2.2.3線上教學評價產生的大數據并未進行合理運用
在線教學評價會產生大量數據,高校的每個任課老師都會得到對應學生數量的教學評價數量,另外加上教學平臺的其他信息,包括課件、音視頻、互動評價等,教學在開展的時候會不斷產生新的數據,數據的種類和量都會不斷變多。在這些數據的管理上,教學管理部門僅做出簡單的查詢功能,儲存之后并沒做好二次利用,在線教學過程中累積起來的大量數據沒能充分利用。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大數據的挖掘并不充分,更沒有利用大數據進行做好教學評價與教學管理。
2.3教學管理人員信息技術能力不足
由于互聯網與教學管理結合是近幾年才逐漸在高校得到普及,而學校管理人員往往對于新生信息技術較為生疏,需要重新去學習在線的管理技術,養成線上管理的習慣。部分年齡較大管理人員在學習線上管理的初期會感到一定的難度,內容繁多的界面和入口,容易讓人不知所措。對于部分較少使用電子設備的管理人員來說,操作起來并不輕松,因此也就影響了高校的在線教學管理質量。
3在線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
3.1提高在線教學的監督效力,完善監控制度
監控可以通過制度化管理來完成,對在線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包括在線教學過程出現的問題應急處理、線上的學生管理、課后的答疑輔導等,對一系列事件進行規范化管理。盡量對每門課程進行實時監控,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管控。另外,還可以在管理系統中設置實時監控選項,讓在線教學不再局限于師生雙方,讓監督的第三方加入在線教學當中,以此提高在線教學的監督效力。
此外還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調動學生評教的積極性,在開始評教之前大力開展宣傳教育,通過開講座等線下方式,以及校園官網、學校論壇等線上方式對評教工作的重要性進行宣傳。讓學生意識到評教對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增加其參與感,從而多方面地提高在線教學中監督效力。
3.2建立科學的線上評價制度
在線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差別在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在傳統的教學當中,教師通過面對面授課,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直觀的了解。但在線上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情況難以掌握,教學效果無法得到保證,教學管理也就無從開展。所以,通過建立線上教學效果評估機制將有利于教學的管理,做好線上教學效果的評估制度才能保證好教學管理質量。
3.2.1更新線上教學評價理念
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讓教學管理部門建立起評教制度,讓教師加入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并列入各大會議的討論重點,讓任課教師意識到評價指標體系對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有更清晰的認識,把握好在線教學的方向,從而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落實到位。另外,教師要以學生作為主體,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展開教學,教學評價的重心放在學生上。
不同于傳統的教學,在線教學需要加強任課教師與學生的聯系,將課程教學計劃安排到位,將視頻等學習資料準備好并推動給學生,對于課前預習任務,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使用學生經常使用的軟件,例如微信、QQ等,注意增加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線上進行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讓學生加入教學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上,收集學生的建議,將其加入高校的在線教學管理的改進當中,如此將以人為本的思想體現出來。
3.2.2進一步完善線上教學質量評價的相關制度
高校要認真落實好教學管理職能,搭建起新的符合在線教學特點的管理機制,將評價的激勵作用激發出來,將評價的作用最大化,從而推動相關制度的建設。高校的管理部門要主動出臺或者完善相關的在線教學質量評價管理辦法,將在線教學評價貫穿在線上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而完善高校的在線教學管理制度。
在線教學并不輕松,需要將大量精力和時間投入,高校的行政部門可以設立相應的激勵制度,將教師的利益與在線教學質量掛鉤,包括職稱、績效考核等,以此加強在線教學的管理強度,推動在線課程,制定合理規范的在線教學管理制度,對于一些評教中的難點問題,要鼓勵教師進行積極討論,做好反思總結進而攻克難點,提高在線教學管理的質量。
3.2.3充分利用大數據評價線上教學質量
高校要充分利用在線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充分利用數據對教學進行管理控制,不少學者都提出,教學質量提高的重點在于在反饋中改進,成立一個專門的在線教學質量監控隊伍,成員主要由學校的管理人員組成。然后對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細致的分析,對教師的上課質量與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分析,獲取有富有價值的教學信息,從而指導教學的下一步開展。在制定教學方案與目標時,教師可以根據數據進行調整,并通過數據掌握不同群體的特征,進而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方案。在線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設置,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在進行評價和教學反饋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學習進度對平臺數據進行更新,對學生進行系統全面的評價。
同時要做好大數據的分析與統計,針對異常數據要重點處理,高校管理部門要進行實時的在線教學監控,目前高校通常使用在線教學的方式,結合在線教學使用的基本數據采集,對教學質量監控,采集線上教學的基本數據,非常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形成全員閉環的線上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偟膩碚f,在線教學管理主要由網絡完成,為了完善在線教學管理制度,需要教師、教學管理者、督導以及學生等多方共同配合完成,共同推動高校的線上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形成一個健康良好的教學管理制度。此外,對于當前教學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相關的部門要提供足夠的政策支持,對教學管理措施方法進行創新,為高校師生提供更多的參與管理機會。高校還可以不定期邀請名師開展講座,引導教師進行觀摩學習,加強教師的線上教學技術培訓,讓教師熟悉在線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學的質量。研究顯示,教師的在線教學操作熟練度越高,其教學信心越高,教學質量越好,高校的教學管理質量也隨之提高。
3.3構建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制度
學校要主動開展相關的培訓,以提高高校教學管理人員的互聯網技術素養,幫助管理人員熟練操作技能,并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內部學習討論,讓經驗豐富的教學人員分享自己的操作技巧,形成內部的積極探索和相互學習氛圍。舉行信息化教學大賽,通過教學積分的形式激勵管理人員學習信息化技術,并輔導教師與學生學習使用高校的信息化平臺,滿足各方的教學與管理需求,形成一個成熟的教學管理人員培訓制度,通過培訓提高其在信息化平臺的管理技能,進而真正將互聯網技術高效地應用到教學管理當中。
3.4構建在線教學管理的總結制度
總結與反思能夠幫助人類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走老路犯同樣的錯誤。在教學管理中也是一樣,設立一個科學的教學管理總結制度能夠推動教學管理制度在良性循環中發展完善。在一定監督和檢查的前提下,構建起在線教學的周總結、月總結制度。在周總結的過程中,教師不斷總結自己在線教學的不足之處,改進教學方法,對課前、課中、課后各個環節有新的理解,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分析,并體現在周報告、月報告當中,在一次次總結中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總結制度還可以配合會議開展,教師在會議中分享自己的總結經驗,相互學習總結方式方法,以此提高對教學及管理的總結效率。
4結語
為了解決當前線上教學管理制度存在問題,重點在于搭建一個有效的管理制度,有效地對教學過程進行管理。搭建靈活多變的教學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監控制度、評價制度、總結制度等方面,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制度化、標準化管理。在線教學管理制度完善需要從多方入手,可以激勵教師采用不同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形成符合信息時代的教學管理制度。結合信息時代的特征,打造新時代的教學管理人才,針對高校不同專業、年級等特點,制定出符合在線教學管理的方案,將管理制度具體化、實際化,從而提高在線教學質量,推動高校在線教學的管理制度完善。
參考文獻
[1]于澤.高?;鶎咏虒W管理人員素質與能力提升路徑的思考[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
[2]侯艷山.“互聯網+”背景下高?;鶎咏虒W組織教學管理的運行與完善[J].科教文匯,2019.
[3]嵩天.以在線開放課程為引領的大學課程改革新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19(11):13-17.
[4]侯艷山.“互聯網+”背景下高?;鶎咏虒W組織教學管理的運行與完善[J].科教文匯,2019.
[5]陳娟,蘇海燕.優化地方高校基層教學管理路徑[J].教育評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