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磊 孟令波 趙明輝 胡寶忠
摘要學生正確人生觀的形成,不僅對學生自身健康成長起決定性作用,也對祖國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作為滲透生命教育最好的路徑之一,生物學科蘊藏著豐富的生命教學資源,因此,關注高校生物專業教學中生命觀培養的開展現狀及其存在問題,既是生物專業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持社會和諧穩定的迫切需求,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路徑三個角度出發,以互聯網+為研究背景,探究性提出生命觀念在生物課堂教學的滲透策略,希望對生物類專業教學中有效進行生命觀教育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互聯網+ 生物類專業 生命觀 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0.013
Research on the Penetration Strategy of Life View Cultiv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Biology Specialty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WANG Xiaolei, MENG Lingbo, ZHAO Minghui, HU Baozhong
(Harbin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6)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not only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ir own healthy growth, but also has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A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infiltrate life education, biology contains rich life teaching resources.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ltivation of outlook on life in college biology teaching,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biology specialty and an urgent need to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ree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aths, explores thepenetration strategy oflife concept in biology classroom teaching by taking the Internet plus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hope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effective education of the outlook on life in the teaching of biology.
KeywordsInternet plus; biological specialties; life view; penetration strategy
生命教育,即是對學生進行有關生命的教育,啟發學生完整理解生命意義,積極創造生命價值,近年來,學生自殺、他殺事件頻發,開展生命教育已成為現代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生命教育最重要的載體,生物學科蘊藏著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通過在生物學科中融入生命觀念,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其今后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1]因此,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形勢下,如何發揮互聯網在生物專業類教學中的優勢,幫助學生樹立對生命、生存的積極信念,做到知與行的統合,這是每一位生物專業教師需要探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高校生物類專業教學中生命觀培養的價值與意義
21世紀是生命科學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時代,生物學科的核心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生物相關知識,而是有著十分豐富的教學價值,生物學科是研究生物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學科,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教師在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都需要建立在學生對生命有科學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完成,關于生命系統、生命歷程及生態系統等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學生了解生命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體會各種生命之間的關系,生命與自然的相互關系,認識生命的本質,樹立積極的生命觀,關于生命健康、生命安全等知識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學生的生存意識和生存能力,正確認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可見,生物類專業開展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且有意義的。[2]
2高校生物類專業教學中生命觀培養的現狀及問題
為了更加清晰了解生物教學中關于生命觀培養的現況,本研究收集文獻資料的同時,對本省各大高校生物類專業教師進行訪問和問卷調查,從訪談和調查問卷結果可知,大部分的教師有意識的將生命觀培養納入生物類專業教學中,但是調查中高校在生物專業教學中生命觀培養仍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思考。
2.1學生生命觀教學內容單調
現如今,生命觀念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僅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之一,而且與其他學科的理性思維、科學探索、人文精神有著互補的關系,教學資源的多樣性有利于學生理性思維和人文精神的培養,也能夠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產生深遠的影響,因而,生物專業教學中關于生命觀的培養需要嘗試融合多學科的教學資源,[3]然而,在生物學科教學中有哪些教學資源可以以開展生命教育的調查中顯示,多數教師均表示既沒有系統歸納總結過,也沒有嘗試過在生物專業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僅在個別內容無意識的提到有關生命觀教育的內容,如在免疫調節的講解過程中,教師會提醒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對于生命教學滲透限制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對教材中有關生命教育理解不透徹,無法系統開展教材中有關生命觀的教學內容,第二,教師對生物教學中相關教學資源挖掘不夠,無法通過多學科融合的形式讓學生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第三,面對單調的教學內容,教師不能從生物學角度把握生命觀教育的整體性和多樣性,可見,生物學科教學內容片面、形式單調,嚴重限制了生命觀念在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2.2學生生命觀培養教學方式單一
從此次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到,大多數生物專業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生命意識教育,但是教學形式較為單一,生命觀教育是一種“藝術”,注重教學方式方法,我國教育學家竇桂梅曾指出,生命觀念滲透在學科之中,生命觀的教育需要通過學科教育的方式來實現,然而,調查結果顯示,許多生物專業教師不具備生命觀滲透教學方法,也沒有科學的滲透教學理念,對于生物學科內涵蓋的生命觀教學內容,教師主要采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單方面向學生傳輸生命觀教育,缺少與學生的互動和心靈的溝通,盡管此種教學形式較為方便,可以使得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專業教學內容,也可以結合教材進行生命意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生命意識,但是長此以往,學生便會對此種教學方式麻木,厭倦,生命教育適得其反。[4]另外,生命觀念是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標志,生物教學不能背離理解生活和熱愛生活的初衷,調查結果顯示,許多教師經常向學生滲透自然科學、生物起源等知識教育,卻很少有教師能夠結合生活實際,向學生滲透理解生活和熱愛生活的情感教育,過分單一培養模式不利于學生對生物學科深入的了解和認知,更會讓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發生偏離。
2.3學生生命觀培養教學路徑不清晰
當前,大部分高校人才培養是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圍繞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能力培養,然而,當學生畢業之后,在選擇就業崗位或走上工作崗位時,很多學生不僅面臨著知識不扎實、技能不強等困境,而且在遇到逆境時會迷?;蛲丝s,甚至走上極端錯誤的道路,可見,學生生命觀培養路徑是不夠清晰,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生物教學中關于生命觀培養內容缺乏職業規劃導向,在一項對學生的調查結果中顯示,[5]50%以上的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未來發展不清晰,60%以上的學生對職業規劃不重視,始終處于被動就業狀態。其次,生物教學中關于生命觀培養內容缺少自我價值認知,當代學生基本屬于90后,物質條件和社會關系良好,故自我意識增強,奉獻意識弱化,培養內容的缺失導致很多學生對所學專業缺少正確職業價值觀認識,最后,在當代社會經濟發展高速時期,學生的生命教育正受到利益主體多樣化、分配形式和就業渠道多樣化的沖擊,生命觀教育導向模糊勢必會使得學生將金錢物質作為評價職業優劣的標準,最終形成錯誤的職業觀念。
3“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生物類專業教學中生命觀培養的滲透策略
3.1“互聯網+”生命觀教學,融合多學科教學資源策略
生物專業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需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課程教學標準為中心,融入生物專業學科特點,充分發掘生物學教育資源,實現培養學生正確生命價值觀目標。[6]生命教育的資源開發不僅要深挖生物專業教材,還需要融合多學科的教學資源,依據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社會熱點開展生命教育,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電子閱覽室、網絡技術資源為學生提供跨學科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深度理解生物學科知識的同時,科學并理性的認識生命,最終達成生物學科生命教育的目標,如在細胞癌變的教學講解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教材和網絡收集的資料認識細胞癌變的過程,也可以通過醫院的病例或其他臨床資料了解癌變影響因素,還可以結合細胞遺傳學、細胞化學等學科知識將對細胞形態結構變化的了解深入到生理功能、遺傳發育機理的研究,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既可以促進學生認識到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為自身健康帶來隱患的可能,又可以深切感悟生命的內涵。
3.2“互聯網+”生命觀教學,開展多樣化生物教學策略
生物專業課程是一門揭示生物體本質的學科,其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傳統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無法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平面的知識立體化,故難以實現良好的課程教學效果,也無法將生命教育在學科中很好的呈現,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理念不斷涌現,教學平臺也不斷推廣,所以,生物教師可以運用網絡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得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直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生命價值觀的形成。首先,教師可以結合生物學科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如PBL、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在課程開展之前,學生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搜集相關知識,課堂學生以組循環討論,教師給予總結和升華,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高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又可以強化學生生命教育,深刻感悟生命價值和意義。其次,教師可以以學生生活經驗為出發點,結合具體課程內容,利用互聯網技術,組織學生課程調研,引導學生親歷知識形成過程,從生物學角度論述結構與功能關系,為正確的生命觀念形成奠定基礎。[7]最后,教師除了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相關生命觀教育內容的滲透,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也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念,如2018年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嚴重違背人倫道德和科研誠信,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及生活中層層滲入生命觀念,從而對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正確的認知。
3.3“互聯網+”生命觀教學,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策略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就業形勢下,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理念相對滯后,難以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就業環境,而生命教育對高校學生正確職業價值取向具有正面的影響,因此,高校應該以互聯網為依托,將生命教育融入學生職業價值教育中,完善學生人格的同時,促進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構建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機制,我們應當借助互聯網教學資源,強化“互聯網+”教學思維,不斷的改進和創新教學方式,提升生物學課程教學實效性,同時,我們還應當建立互聯網背景下的評價監督機制,通過多元化的考核評價體系,確保職業能力培養的效果和質量,進而促進高校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8]其次,構建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平臺,我們應當借助互聯網提供的各種網絡教學平臺,完善課程教學體系,拓展職業能力培養的思路和途徑,形成生命教學實踐滲透,促進學生正確職業價值觀念形成。最后,發揮互聯網資源共享共建優勢,實現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如學??梢酝ㄟ^互聯網為學生提供更多現代企業對人才的職業能力要求,學生可以在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基礎上,通過網絡學習符合企業工作和生產相契合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進而促進職業能力的形成。
4總結
高校生物專業教學積極開展生命觀的培養已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院校應積極轉變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明確教學路徑,有效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促進對學生生命觀的培養與提升。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2017年度重點項目(GBB 1317054);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SJGY 20180306)
參考文獻
[1]王碩.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生命觀念的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2]李巧蕓.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中“生命觀念”的滲透[J].科學咨詢,2020,(11):129.
[3]李國霜,何洋琴,王楊科.生命觀念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中學生物教學,2019(04):20-22.
[4]趙利燕.基于生命觀念的高中生物學醫學知識滲透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9.
[5]張素蓮.滲透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提升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高職院?!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課滲透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探析[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3,19 (5): 145-146.
[6]李月.“互聯網+”時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現狀與發展研究[J].西部學刊,2019,(13):92-94.
[7]逯竹.“互聯網+”視角下大學生生命教育路徑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7.
[8]張永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18(3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