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輝/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向家鎮畜牧水產站 414518
隨著豬養殖業的發展,許多農民開始從事養豬,不僅增加了經濟效益,同時也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對脫貧致富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在具體養殖的過程中,因為養殖不科學,導致豬病出現疾病的概率越來越高。為此,養殖戶必須高度重視豬養殖業中常見的幾種疾病,能夠分析出具體的病因,采取對癥下藥的治療措施。此外,還應該不斷的優化養殖環境,采取科學的飼養方式,保證圈舍的干凈衛生,促進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1.1 傳染性疾病在生豬養殖業中,傳染性疾病的發病概率比較高,同時傳染范圍大,死亡率也較高。如果生豬發生傳染性疾病,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對策,會直接給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傳染性疾病包括多種,主要由病毒、細菌引起,在獸醫臨床上豬會表現出體溫升高,呼吸急促,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有些患病豬會出現腹瀉等癥狀。
1.2 呼吸道疾病在生豬養殖業中,呼吸道疾病也比較常見,主要由細菌和病毒引起。一般情況下,呼吸道疾病存在一定的潛伏期,同時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對生豬養殖業的危害比較大。
1.3 腹瀉疾病腹瀉疾病也是生豬養殖業而言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或者飲食不衛生會導致腹瀉病,或者氣候因素也會導致腹瀉。在農村養殖的過程中,有些養殖戶不重視日常的衛生管理,出現疾病之后并沒有及時發現,會導致疾病的加重。一般情況下,腹瀉主要發生在每年的初春和冬季,患病豬的癥狀為嘔吐和腹瀉為主的癥狀。
雖然農村養豬能夠為養殖戶帶來很好的經濟收入,但是因為受到養殖水平的限制,養殖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疾病,不利于生豬的健康生長,同時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此,養殖戶應該做好常見疾病的預防工作。
2.1 選擇優良品種在養殖的過程中,品種的選擇非常的關鍵,應該選擇優質品種的種豬。因為我國的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區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各個地區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地區生長的種豬。在南方地區,氣候條件比較濕潤,應該選擇患皮膚病概率較低的種豬;在北方地區,氣候比較寒冷,要選擇抗寒性和適應能力強的種豬;在黃土高原風沙比較大的地區,應該選擇呼吸系統疾病發病概率比較低的種豬。總之,在選擇豬品種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
2.2 干凈整潔的環境因受到傳統養殖觀念的影響,養殖戶不重視對養殖環境的管理,有的豬舍的環境衛生比較差,很容易導致細菌和病毒滋生,增加了患病的概率。其次,有的養殖戶沒有選擇科學場地,導致通風條件不好,圈舍中經常出現異味,很容易引發豬呼吸道系統方面的疾病。為此,應該加強對圈舍的衛生管理,重視日常的通風,保證圈舍的干燥和清潔。最后,重視對豬舍的消毒和清理工作,避免細菌的滋生和蔓延,可以在養豬場的周圍栽植植物來吸收粉塵,保證豬舍環境衛生。
2.3 保持飲食健康在具體養殖的環節,豬只的飼料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也比較大,許多豬疾病的發生主要是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為此,養殖戶應該加強對飼料的選擇和管理,禁止喂食發霉變質的飼料。其次,提高養殖戶對飼料的認識,認識到飼料在減少疾病發生方面的作用,采取科學的喂食原則。再次,還應該保證飼料的營養均衡,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黃芪多糖,能夠有效的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最后,應該堅持定時定量和營養均衡的原則,促進豬只的健康成長。
2.4 做好防疫工作科學的防疫工作也能夠減少疾病的發生,通過防疫能夠有效的切斷傳播的途徑,保證豬只的健康生長。為此,養殖戶應該結合本地區疾病流行的特點為豬只接種疫苗,在接種的過程中,必須對疫苗的種類和性質有所了解,按照相應的說明使用疫苗,重視對疫苗的保存和管理,避免出現失效的問題。通過疫苗免疫注射的方式能夠有效的防止豬病的發生和擴散。
2.5 科學用藥在農村養豬發展的過程中,通過配置適應的預混料也能夠減少病菌的入侵。其次,在養殖的過程中應該結合當地流行病學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免疫程序。能夠加強對豬瘟和豬偽狂犬病疫苗的管理。再次,采取科學的藥物保健管理措施,通過藥物保健管理能夠提高豬的免疫力。此外,如果不是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在治療時要盡量減少抗生素藥物的使用。最后,一旦出現感染癥狀,要及時的隔離病豬,同時對養豬場的豬群采取藥物保健措施,還要重視豬場的驅蟲工作,采取定期驅蟲的措施。
3.1 豬肺炎支原體疾病的治療方法一般情況下,豬感染支原體疾病,可以使用四環素、土霉素或者樂菌素進行治療,能夠起到明顯的效果。如果使用樂菌素的話,結合豬只的體重選擇注射量,每天2 次,連續7d 能夠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
3.2 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治療方法如果豬只患有該疾病的話,養殖人員可以在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金霉素,及時隔離病豬,然后觀察與病豬接觸的豬群的健康狀態,如果沒有任何問題,需要對圈舍進行徹底的清潔和通風。此外,豬只還會有其他類型的疾病,需要結合具體的疾病原因選擇用藥治療,并且能夠在獸醫的診斷和指導下合理的用藥,減少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概率,保證豬只的健康生長。
3.3 豬鏈球菌疾病的治療方法如果豬只感染豬鏈球菌病的話,可以注射頭孢和磺胺類等藥物,或者使用青霉素,需要結合豬只不同的癥狀選擇不同的藥物治療。如果出現淋巴結腫大的話,應該做消腫處理,使用一定濃度的雙氧水或者一定能和高錳酸鉀溶液擦拭傷口,之后涂上碘伏。
3.4 腹瀉疾病的治療方式在生豬養殖業中,經常會出現腹瀉疾病,需要結合豬只的糞便觀察組織是否會有腹瀉疾病,如果糞便比較稀的話,可能患有腹瀉疾病。為此,養殖戶可以使用土霉素和利菌凈來治療,采取注射的方式,或者在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米糠來改善豬只的消化系統,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的作用。其次,在冬季應該做好注射的保暖工作,加強對幼小豬的管理,提高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再次,應該做好母豬的保健工作,在生產之前的7d 和生產之后的7d 做好母豬的保健工作,可以注射防腹瀉類的疫苗來降低疾病發生的概率。在具體喂食的環節,應該注意喂食頻率和數量,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則,減少豬只消化系統方面的負擔,對飼料進行嚴格的管理,保證飼料的干凈和衛生,禁止喂養發霉變質的飼料。
3.5 豬蹄病和皮膚病的預防工作如果豬的蹄部出現病變,關節會出現腫脹等癥狀,嚴重的話會導致蹄破裂。為此,可以注射一定量的安痛定和青霉素,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其次,因為受到條件和養殖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許多豬只很容易患有皮膚病,為此,要加強對豬舍的管理和清潔,保證圈舍的干凈衛生,能夠有效的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也可以采取藥物治療的方法,通過注射和涂抹藥物的方法進行治療。
在農村種養殖業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受到環境因素和不科學養殖等因素會致使生豬出現一些疾病,不僅影響豬只的健康生長,同時也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收入。為此,養殖戶應該分析豬病發生的具體原因,結合病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對策,減少疾病的發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