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柔/廣西崇左市大新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32300
母牛生產癱瘓又稱母牛產后癱瘓、產后麻痹、低鈣血癥和乳熱癥,多發于高產乳牛且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以母牛產后72h 內發病較為常見。本病作為一種嚴重的代謝性疾病,倘若未能及時治療則導致生產母牛的淘汰,病重母牛可能于2d 內死亡,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針對母牛生產癱瘓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通過綜合防治措施降低本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從而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1.1 飼料因素母牛妊娠期飼草料搭配不合理,無法滿足機體營養需求,當飼料中鈣、磷比例不當或缺乏,會降低母牛血液中的血鈣濃度,其骨骼生長受到影響后造成缺鈣性癱瘓。飼料長期單一,未根據牛的生產階段適時調整日糧配方以及飼料中鈣含量和維生素D缺失是引發本病的重要原因。此外,母牛干奶期攝入大量高蛋白質飼料或精料也極易發生本病。
1.2 泌乳因素母牛分娩后泌乳增多,特別是初乳排出大量的血鈣,致使血鈣濃度驟然降低而引發本病。通常而言,健康牛的血鈣含量為8.6~11.1mg/100ml,而病牛的血鈣含量會急劇降到3.9~6.9mg/100ml,甚至降1.2mg/100ml。此外,母牛尤其是高產牛分娩后乳房明顯腫脹,內壓增高,倘若養殖戶每次都將奶全部擠出,乳房內壓會顯著下降,從而流失過多的血糖和血鈣,導致母牛產后癱瘓。
1.3 胎兒因素母牛妊娠后期,胎兒生長速度快、胎水增多,胃腸受到一定程度的壓迫,消化機能下降,影響鈣的吸收,加之母體骨骼吸收鈣量隨著胎兒需求鈣量的增多而減少,勢必影響鈣的貯存,胎兒娩出和泌乳后,母體骨骼中能夠動用的鈣極少,從而引發母牛生產癱瘓。
1.4 大腦皮質抑制母牛分娩時大腦皮質過度興奮,隨后轉為抑制狀態,胎兒娩出后腹內壓驟然下降,母牛泌乳時大量血液進入乳房,腦組織出現短暫性貧血,同時分娩后血糖大量進入乳房轉化為乳糖,導致血糖下降,這些均能夠抑制大腦皮層,使甲狀旁腺的機能受到影響,降低其分泌激素的功能,不能很快動用骨骼中貯存的鈣來維持血鈣平衡,從而促使母牛產后癱瘓的發生。
2.1 典型性生產癱瘓此類生產癱瘓多發于母牛產后12~72h 內,母牛起初興奮不安,四肢交替踏地,食欲廢絕,反芻停止,繼而開始癱瘓,表現為步態搖擺、精神頹廢、乳汁減少,伏臥后無法站立,四肢伸直,頭頸彎向胸腹一側,眼瞼反射消失,意識、知覺喪失,隨后病牛多昏睡,呼吸有啰音,心音減弱,舌、咽喉麻痹,口流涎且舌外伸,胃腸蠕動減弱,肛門松弛,腸道后部有干糞儲集,隨病情的加重發展,病牛體溫逐步將至36~35℃,最終昏迷死亡。
2.2 非典型性生產癱瘓本類型生產癱瘓以母牛產前或產后數日到數周內多發,病牛精神沉郁但不昏睡,食欲降低或廢絕,泌乳下降,走路不穩,行動搖擺,繼而臥地不起,個別病牛掙扎站立起來后,不能持久行動,很快又臥地,伏臥后頭頸彎曲,反射和知覺減弱但不消失,體溫正常或稍低。
3.1 臨床診斷多見于3~6 胎(5~9歲)的高產乳牛發病,多發于產后12~72h 內,病牛反芻停止、食欲廢絕,不排糞尿,各種反射和知覺消失,四肢癱瘓,體溫下降和昏睡。
3.2 實驗室檢查健康牛血鈣、血磷濃度分別為2.6~2.2mmol/L、1.45~2.97mmol/L,發病牛血鈣、血磷濃度分別降至1.94~0.75mmol/L、0.48~0.97mmol/L,甚至更低。
3.3 鑒別診斷本病臨床上要與母牛酮病、產后截癱等疾病做好鑒別工作。發生酮病的母牛乳汁、尿液和呼出的氣體中有酮氣味,母牛產后截癱通常無食欲下降或廢絕、精神沉郁等癥狀,排糞尿和各種反射均正常。
4.1 鈣制劑療法先靜脈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500ml、5%氯化鈣注射液500ml、2000ml 生理鹽水注射液,隨后每靜脈注射氯化鈣注射液250ml 后再注射5%葡萄糖生理鹽水2000ml。伴有酸中毒的病牛可一次靜脈注射5%碳酸氫鈉注射液500ml。在選擇藥物劑量時要結合病牛體重、耐受性、血鈣濃度以及病情輕重等狀況綜合確定,對病牛的體溫、呼吸尤其是心率進行測定后再治療。治療過程中要在注射的同時監聽病牛心臟,由于注射到一定劑量時病牛心跳次數會有所下降,由80~120次/min 降至70~90 次、min,而持續用藥后能夠逐步恢復至原先心跳次數,此時為最佳用藥劑量,即可停止注射鈣劑。大部分病牛通過靜脈補鈣后可以自行站立,為鞏固療效,防止復發,一般需要強化治療1~2d,藥物劑量為首次劑量的1/2~1/3。鈣制劑療法能夠快速提高血鈣濃度,加快病牛恢復正常,療效顯著且應用廣泛。
4.2 乳房送風療法擠干乳房內積奶后使用75%酒精對進氣針頭和乳頭進行消毒,再向各乳區注入5~10 萬IU青霉素溶液,通過乳房送風器向乳房內打入空氣,當乳房皮膚緊張,乳腺基部邊緣輪廓清晰,彈敲乳房有鼓音或輕壓乳房有堅實感,此時可停止打氣,采用紗布條輕扎乳頭,注意防止乳頭受傷,以空氣不逸出為宜,約30~40min 后病牛睜眼、意識清醒,鼻鏡濕潤,反射和知覺恢復,體溫逐漸回升,2h 后將紗布條解開,放出乳房內的空氣,同時輕柔母牛乳頭和乳房。乳房送風療法治療母牛生產癱瘓效果顯著,其原理在于一方面通過乳房送風可使乳房內壓提升,產乳量下降,乳汁中血鈣進入量減少,另一方面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壓,進而有助于腦循環的改善以及大腦皮質機能的恢復,進而促使血鈣水平得以調節和回升。
4.3 對癥治療在采取靜脈注射鈣制劑或乳房送風療法時,還要積極對癥治療。一是為避免膀胱破裂,要及時將膀胱積尿導出,同時灌腸或掏出蓄糞;二是為防止瘤胃臌脹可將制酵劑注射到瘤胃內;三是為避免病牛體溫過低,配合強心補液療法,靜脈注射80~100ml 0.5%氫化可的松或500~1000ml 25%葡萄糖注射液,以提高血糖和抗休克。
加強母牛產前、產中、產后的飼養管理,制定科學的飼養配方,特別是在干奶期應適當降低高鈣飼料用量,適量增加磷、維生素D 的喂給量,鈣、磷比例保持在1.5 ∶1~1 ∶1,產前2 周還要適當減少蛋白質飼料用量,旨在逐步改善母牛消化機能,防止出現腹瀉或便秘;母牛分娩后3d 內嚴禁擠凈母牛初乳,防止血鈣大量減少而引發本病;同時適當增加母牛運動量,保持牛舍清潔干燥、光照良好,在確保牛舍溫度的同時做好通風工作,此外母牛分娩前后可使用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予以靜脈注射,可有效防控母牛生產癱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