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637931
1.1 正視改革是促進獸醫隊伍建設的必由之路回顧以往,畜牧獸醫這支隊伍是在不斷探索、改革、創新中才得以發展壯大的。從改革開放初期,全國獸醫工作基本處于癱瘓或半癱瘓狀態,到1978 年國務院批準成立了農林部畜牧總局,開始加強對人民公社畜牧獸醫站管理;到1982 年農業部頒發了《公社畜牧獸醫工作站管理試行條例》,明確了公社畜牧獸醫站的事業單位性質、任務和管理體制;再到1985 年國務院頒布了《家畜家禽防疫條例》,將我國獸醫工作納入依法管理的范疇,接著在1997 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將動物防疫相關工作和保障納入法制化軌道,進入21 世紀后,通過實施和貫徹《全國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規劃》《國務院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促進了中央、省、縣、鄉四級畜牧獸醫機構基礎設施改善和工作待遇的提升。
1.2 當前機構改革對獸醫隊伍的影響縣(區)一級的機構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個別曾經專業性較強的畜牧獸醫機構出現弱化勢頭,一些畜牧獸醫相關的機構已然撤銷,如動物衛生監督所、畜牧站等,其職能于撤銷后開始弱化和轉變。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過程中,部分地區的鄉鎮畜牧獸醫站“人、財、物”脫離原有的主管部門,并入鄉鎮,其工作職能正面臨潛移默化的轉變和工作中心的挪移。縣、鄉兩級獸醫隊伍都在面臨變革或已改革,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動物衛生監督、畜牧發展生產諸多專業性強的工作或將步入一段時間的“不適期”,后期這些工作如何專業化運行不得不引人思量。
1.3 人員短缺,工作質量有待提升鄉鎮畜牧獸醫站承擔著轄區內的動物檢疫、防疫、畜牧生產發展、畜產品質量監管、非洲豬瘟臨時檢查站、生豬定點屠宰場值守監管等工作。一些地方將鄉鎮畜牧獸醫站分離至鄉鎮人民政府管理后,還要承擔當地政府安排的一系列工作,任務更重,責任更大。在養殖量大和畜牧養殖發展任務重的地方,鄉鎮畜牧獸醫站全年都保持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狀態,幾乎沒有較為規律的休息時間,繁重的工作任務和緊缺的人手矛盾凸顯,這樣的情形之下難免會出現用“應付了事”來提高工作效率,達到完成工作任務的目的。
1.4 不注重隊伍的專業化建設一些地方近幾年來年年都在招聘鄉鎮獸醫工作人員,但不注重專業學歷人員的重要性。非專業學歷的人員加入這支隊伍,本無可厚非,但現實情況多是非專業學歷的人員在接受獸醫技術理論和從事一線動物防疫工作等方面上就存在專業認知制約和主動鉆研力弱的情形。
1.5 村級動物防疫員待遇低基層的獸醫隊伍中還有一個群體就是村級動物防疫員,筆者所在的地區一般為每兩個行政村配備一名村級動物防疫員,主要負責每年的春秋兩季動物免疫注射工作和參與一些應急處置。每個村的防疫工作報酬每年是1500 元,一個村級防疫員每人每年待遇就是3000 元,除此外基本無其他保障和福利。待遇低,就不能吸引優秀的技術人才,從事村級動物防疫工作的青壯年數量少,部分還是兼職干。近年來村級動物防疫員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勞務及勞動保障等方面的糾紛也開始凸顯,給動物防疫工或將埋下隱患。
1.6 對防疫工作重視不夠獸醫隊伍老化、弱化、邊緣化、基礎設施投入和財政保障力度不足一直以來都是業內談論的話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的相關規定,屬地政府是動物防疫工作的主要責任體。在一些地方仍然認為鄉鎮獸醫站“人、財、物”三權歸農業部門,動物防疫相關工作就是農業部門自己的事情,導致防疫工作質量參差不齊。
1.7 監管責任和崗位風險加大隨著人們的交流和動物產品的流通性加大,新的動物疫病被時有傳入(如牛結節性皮膚病,非洲豬瘟等),對我們的養殖業有巨大的威脅加之全社會對畜禽產品安全(如藥物殘留、病死畜禽肉等)關注度高,加也為一線的畜牧獸醫工作不斷的提出了新要求,若不未雨綢繆筑牢疫病防控和行業監管的這堵墻,對畜牧養殖業和他們工作人員的崗位風險都是不得不提的。
2.1 增加基層人員編制著重體現隊伍專業化、工作專注化,一支穩定的專業隊伍是動物防疫工作成敗的關鍵,它的成敗直接關系著鄉村產業振興、農民增設和及穩產保供。獸醫隊伍的專業性不僅需要一定的理論學識,更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實踐經歷和經驗積累,不然僅能紙上談兵,難見真效。建議抓住鄉村振興和穩產保供的政策機遇,積極推動基層防疫體系建設,特別是有著“生豬調出大縣”頭銜的地區,建議在硬件設施上加大投入,改善工作環境從而讓專業的人能夠留下來做專業的事,注重行業的正面輿論宣傳積極爭取社會的關注度和認知度。
2.2 強化技術培訓和引進人才加大對基層人員的技術培訓力度。定期舉辦技術培訓和現場拉練,定期開展技能比賽活動,做到通過培訓強理論、通過拉練長見識、通過以賽代訓強技能,從而適應不斷變化更新的疫病防控新形勢和產業發展新需求。
2.3 創新村級防疫體制村級動物防疫員的管理模式目前已現弊端,其勞務關系和社保等待遇問題在一些地方可以說是糾紛頻現,應當進一步推動社會化動物防疫服務機構的建立,實行村級動物防疫員工作職能“外包”化,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確保最終的防疫落到實處。
2.4 充實基層隊伍建設要有計劃地不斷充實基層隊伍人員,提升必要的軟硬件條件吸引專業人才投身基層動物防疫工作,根據當地的畜禽養殖和發展情況科學配備工作人員編制數,注重中、青年技術骨干的培養,解決目前的人員斷代的隱患,才能確保防疫工作長期的可良性的循環。
2.5 量化考核鄉鎮防疫工作對目前人財物還在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地方,應當強化考核激勵機制,在能者多勞的同時讓能者感受到“多勞多得”的激勵,同時對作績效差的應當明確懲罰措施。
2.6 構筑堅實防疫屏障任重而道遠非洲豬瘟病毒已在我國定殖并形成較大污染面,疫情發生風險很高、牛結節性皮膚病已在國內個別地方出現確診病例,豬丹毒這類曾被認為已消除的疫病在一些地區有卷土重來之勢,面對舊疫未除,新疫又在持續威脅畜牧養殖業的特殊時期,獸醫相關工作可謂是任重道遠。筆者認為防疫屏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做好堵,家禽動物衛生監督工作,落實檢疫申報制度;二是持續增強養殖者自身防疫意識和守法意識;三是常態化抓好大清洗大消毒工作,減少疫源污染;五是在一些地區開展部分動物疫病的凈化工作,從根本上杜絕疫病威脅。
值此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這一歷史關鍵期,機遇和挑戰定會促進基層畜牧獸醫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改革過程中不免會有陣痛與不適,但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法制建設的進一步加強,獸醫工作必會邁上全新臺階,為畜牧業生產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