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龍/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瀘溪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 416100
在養殖肉雞和蛋雞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各種疫病,對肉雞和蛋雞的養殖質量造成影響,增加了養殖的投資成本。因此,針對肉雞和蛋雞的常見性疾病,需要采取相關的的防疫措施,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為蛋肉雞常見疾病防控方案,提出有關的防治方法,提高肉雞和蛋雞的養殖效益。
依據當地疫病流行狀況以及當地的飼養環境,預防相關的疾病,制定預防措施。針對發生過的具有重大危害特性的疾病,應重點預防,如雞新城疫、禽流感等。
根據雞群的狀態接種相關疫苗,健康雞群在接種疫苗后,機體會對疫苗產生免疫應答,產生相應的免疫抗體。雞群在接種疫苗后出現應激反應,或是雞群在疾病狀態下接種了疫苗,則會對免疫效果造成不良影響,弱化免疫成效,甚至無效。尤其是部分雞群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如傳染性法氏囊病、馬立克氏病,這些疫病會導致其免疫系統受損,雞群在患這些疾病后,接種疫苗只能產生低效抗體,并且機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除此之外,獸醫站的防控人員需要根據疫苗的接種特點,如病毒的強弱、有效期限、使用療效等進行科學選擇疫苗和合理接種。飼養人員可以根據自身的養殖經驗,提前做好疫病預防措施,防止疫病向外蔓延。
首先,在肉雞孵化出殼后的第1d,需要立刻使用1 份量的馬立克疫苗,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在肉雞出殼后的第4d,需要點眼、滴鼻傳支H120,或采用飲水方式進行免疫。在肉雞出殼后的第7d,需要對快速生長型肉雞立即注射馬立克疫苗。肉雞出殼后的第8d,需要使用新城疫II 系,利用2 倍的飲水方式進行接種,或是IV 系疫苗,采用滴鼻點眼方式進行接種。肉雞出殼后的第10d,需要使用防治新城疫用IV 系苗,利用滴鼻或滴眼的方式。肉雞出殼后的第11d,需要注射IBD 中等毒力苗。
蛋雞出殼后的第1 天,需要使用0.2ml 的馬立克氏病雙價苗,采取頸部皮下注射的方式,針對疫病嚴重的地區,可以在10 日齡以內重復接種免疫1 次,有效降低雞群發病率。蛋雞出殼后的1周,需要使用IV 系苗,采取滴鼻的方式。
蛋雞出殼后的第11d,使用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 疫苗,采用滴鼻的方式,預防傳染性支氣管炎疾病。蛋雞出殼后的第2 周,使用法倍靈藥劑,利用滴口方式。蛋雞出殼后的第18d,利用肌肉注射的方式,使用0.3ml 的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油乳劑滅活苗。蛋雞出殼后的第3 周,使用法倍靈藥劑,預防法氏囊炎疾病。在蛋雞出殼后的第4周,需要同時使用活疫苗與滅活苗,有效預防新城疫、雞痘。在肉雞出殼后的第7 周,需要使用雞傳染性喉氣管炎活疫苗,有效預防傳染性喉氣管炎。
首先,需要注重飲水質量,由于自來水中有漂白粉,所以在漂白粉揮發后才可以使用。同時在飲水之前,需要禁水2h,然后實施飲水免疫,還可以在水中加入2%脫脂乳粉。其次,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狀況,對其免疫程序可進行適當改善。最后,需要保證接種家禽在接種之前處于健康狀態,當雞群健康狀況不良時,應該立即停止免疫操作。
雞新城疫疾病作為雞群養殖行業經常發生的疾病,會造成養殖行業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部分非典型新城疫疾病的流行,會給疫病預防工作帶來一定困難。防治雞新城疫疾病的關鍵措施,就是首免。首先,需要對母源抗體進行監測,確定首免日齡??梢酝ㄟ^種蛋把母源抗體傳送給雛雞,然后在雛雞體內形成抗體、減少種雞出現患病死亡的概率,通常在種蛋孵化的第4d,雞胚血液中會出現相應的母源抗體,雛雞在出生3d 后,自身的抵抗力會逐漸降低,平均半衰期為5d,當血凝抑制劑在1∶8 以下時,多數雛雞會對免疫接種有所應答,然而當抑制劑轉變為1∶16~1∶32 時,只有部分雛雞會出現應答。
想要判斷免疫是否成功,首先需要選擇適宜的方法和時機,突破母源抗體的干擾。母源抗體的使用效果較為不同,難以確定首免日齡。在血凝抑制劑下降到1∶16 時,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在雞新城疫病毒的多發地帶,針對病情時間為4~6 日的,聯合使用油乳劑滅活苗注射和IV 系弱毒點眼,獲取良好的治療效果,針對免疫后又出現病情的案例,可以采用I 系注射的方式進行治療。
需要從正規的渠道選擇優良的疫苗,然后按照相關要求,規范接種方式,使用正確的接種方法,使用適當劑量,保證可以獲取的免疫效果。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可保證疫苗接種效果。
首先,需要從正規的疫苗生產廠家購買相關的疫苗。確保疫苗質量達到合格要求,疫苗需要在低溫避光的場地進行儲存,防止疫苗保存不當造成防疫效果變弱,在運輸過程中需要保證疫苗的安全。疫苗具有多樣化的接種方式,在肉雞養殖的過程中,時常使用點眼、滴鼻、飲水、氣霧、注射等方式進行疫苗接種。針對雞新城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疫苗,如弱毒苗、腎傳支二聯苗、三聯苗等疫苗,經常使用點眼或滴鼻的方式,這種接種方法雖然需要消耗大齡的人力資源,但是可以防止飲水免疫受水質影響,且存在不均勻的弱點,由于疫苗可以由呼吸道吸收,會產生一定的粘膜抗體,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在大型雞群養殖場,且雞舍經營情況較好的狀況下,可以選擇使用氣霧免疫的方式。還可以使用飲水免疫,針對法氏囊疾病,可以采用飲水免疫的方式,在進行飲水免疫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水的質量,保證飲水量的充足,控制飲水時間,同時增加0.1%脫脂奶粉,將其作為保護劑。按照藥物說明,嚴格控制藥劑使用量,規范使用方式。在雞群養殖場的經濟條件處于良好狀態時,可以在接種免疫疫苗之前,做抗體檢測,保證養殖場內的雞處于健康狀態,才可以確保免疫效果。需要對儲存免疫疫苗的存放物質進行科學處理,不可以隨意丟棄,防止病毒殘留物質進行擴散,成為疾病傳染源。
雞群在接種免疫疫苗之后,偶爾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最為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呼吸道癥狀,尤其是在冬季,通風狀況較差,空氣不流通,誘使雞群發病,主要表現為搖頭、呼吸急促,應激反應會在2~3d 內消失,不良反應較重的,需要使用紅霉素,提高室內的溫度,嚴格控制通風情況。免疫接種作為控制傳染疾病的關鍵措施,同需要在免疫預防的基礎之上,建設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可以對疾病進行最大化的預防,同時提升肉雞的飼養效益,推動畜牧產業進行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隨著家禽養殖數量的逐漸增加,形成了集約化的養殖模式,也提升了養殖人員的經濟效益,然而雞群疾病也在不斷增加,促使雞群出現大面積的死亡現象。所以,需要制定合理化的免疫程序,才可以保證雞群的健康水平,繼而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