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會
長春大學旅游學院(130000)
2017年,教育部提出開展“新工科”科研實踐研究活動,明確對各高校進行“新工科”新時代教育建設研究和實踐活動,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優化教育體制結構,不斷推進課程技術改革和課程結構優化。不僅如此,“新工科”研究活動和教育實踐還要求學校和教育課程設計單位對傳統工業模式和最新型工業需求進行調研,充分將市場需要融入現階段大學教育當中,建立以綜合能力為主要主導和領導的創新實踐課程,不僅開創課程教學創新,還更加多元化地對課程內容進行交叉融合,使得課程更加具有協調性的同時,開拓新的教育渠道和發展方向。
為了同國際教育模式和國際教育狀況接軌,建立國際教育體系,使學科整體教育面向開放的國際化方向。近年來,我國高校不斷進行教育科學探索和教育實踐研究,在多項標準評估和調研結果的要求和指引下,逐步規范培養計劃和課程設計模式,使得教學結構更加優秀的同時,將原本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研究相結合,開創特色教育以及學科教學體系。
分析教學問題,主要從教與學兩方面入手。現階段建筑學教育模式大多更加強調書本內的知識傳授和書本內的知識理解,學生知識的獲取和學習能力提高,大多依賴于書面資料的收集,更加重視書本等對課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探討,忽視了對實際生活和實踐的調查,缺乏對實際工程運用情況的深入了解和對現實中最真實的艱苦環境的考察[1]。不可否認,教育和書本知識的傳授是知識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但建筑學作為一門較強應用性和理論實踐性的學科,不僅要注重對書本理論知識學習,還需要注重對實踐經驗的積累。建筑學人才的根本培養目的便是通過積累實踐經驗和實際調查情況,了解周邊的具體環境以及不同的人文社會背景,充分體驗建筑環境和人文之間的主體關系,將所學到的書本理論和實踐更加有效地結合起來,運用到實踐社會創造中去。現階段由于高校教學模式和傳統課程設計模式的影響,實際課程教學受到課時嚴重制約。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僅能夠對課本知識進行學習,不但不能達到深入的效果,還容易影響自身學習效果,極大程度干擾了學生能力的培養[2]。
建筑學的主干設計課程,需要重視學習過程的質量及學習經驗積累。這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建筑學是以設計學課程為主的專業,不僅需要學生具有十分強大的實踐力,對于實踐經驗的要求也十分高。現階段,教學只能體現需求理論經驗的學習和理論模式的思考,而忽視了學生對具體能力的分析方法和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影響學了生實踐能力和進入社會的融入能力。高校教師在教學時往往只注重書本課程的學習和研究,導致學生只重視理論知識、計算機等軟件的運用方法等,忽視了對實踐經驗的重視和人文素養的培養,使得學生在應對社會時往往面臨大量的問題[3]。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減少評判標準和評判依據,將實踐內容融入考評標準范圍內,優化考評體系。
開放的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不僅包括了跨專業內容的學科開放,同時還包括了本專業內容的開放。在具體實踐時,可以采用安排多種課程設計和講授的方法,對于整體人文素養的提高提供動力,最大程度保證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的選擇開放性。近階段,大學生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選修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上選修課時并不能投入和專業主干課程同樣精力,且由于選修課的繁多,學生選擇選修課時往往缺少系統性的決策和專業有目的性的組合。因此,在設置專業選修課時,需要結合專業特點和專業學科特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專業要求,同時,有效提高學生工程素養。
建筑學是一門具有藝術修養和人文關懷的學科。在課程設計時,不僅需要加入人文課程,包括歷史、美學、社會學、心理學等,還需要加入藝術相關的課程,如音樂賞析、視覺藝術等,滿足建筑學學生學習需要。建筑學同時兼具經濟和管理內容。在選修課程設計時,還需要加入經濟學和管理學內容,構成多方向組合模式的綜合課程選擇體系,讓新時代建筑學學生的綜合素養更加具有社會競爭力。建筑學還能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人文修養和專業素養,建立多元學科體系,增加和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4]。不僅如此,還需要充分動員教師,使得教師積極性得到提高,最大程度發揮青年教師潛力,增開選修課程數量,讓學生在選擇選修課時更加具有廣泛性和可選擇性。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手段較為單一,講課內容較為枯燥,學生的學習性和創造性不能被完全激發,極大程度降低了學習的熱情。因此,在現階段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對學生采取多元化教學手段,對于教學工作更加系統化,鼓勵多個教學小組和課題組學生對自身學習的內容和方向進行研究,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相比傳統的完全板書形式講課模式,多媒體技術使得課堂模式形式更加歡快活潑。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教學手段也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質量,學習效率也大幅提升。在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多媒體手段講授課程專業時,可以以大量真實的基礎案例作為基本背景,結合動畫模式或文字、聲音敘述方法,對內容進行表述,讓原本枯燥無味的專業課學習更加生動、有趣、活潑,不僅能夠最大程度提升學生學習的綜合實力,還能擴大學生視野和想象力,積累學生的實踐經驗。
利用多媒體電腦網絡教學,可以利用最新產生的以多媒體電腦網絡作為基礎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實際操作。教師可以運用最新的電子報告系統,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對本學科內容進行研究。利用多媒體電腦網絡教學還能有效加強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使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不懂之處及時得到解決,加強學生對學科整體知識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網絡的運用在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更加方便課堂教學,也極大程度節約了教師的時間。
運用新型多媒體教學手段,對課堂內容進行講授和傳播,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新要求,還對老師的授課方法和能力提出新要求。在授課時,不僅需要教師對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有全面的了解,還需要教師對電腦信息技術和電腦相關多媒體軟件進行了解,學習相關的電腦知識,并對此進行運用,讓實際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提高課堂效率。新型多媒體教學同時給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創造新的渠道,給教師和學生都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以供課后研究。
為了從根本上適應新時代“新工科”建設要求和課程改革優化需要,不僅需要對課程研發材料和課程相關標準進行深化解讀,了解課程改革方向和發展目標,還需要針對現今最新的科學技術要求和產業要求,對未來人才制訂合理的培養計劃,使得學生具有學習能力的同時,還具有較高的綜合能力。在實踐教學中,需要樹立以德為本的教育教學模式,開展教育創新,使得學科更加融合的同時,協調出新的創新途徑,培養多元化人才。這對于未來科學技術發展進步和產業優化轉型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