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小龍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學生作為音樂欣賞者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對音音樂的理解達到樂情感體驗的基本要求。我從教學這一角度來闡述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并以此為出發點來進行論證,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
關鍵詞:音樂欣賞;主動性;創造性;情感表達
“音樂欣賞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因為“欣賞教學是音樂教育中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基本點”但是,音樂欣賞教學一直是中學音樂教學中乃至師范音樂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而且在目前為數不多的音樂欣賞教學中,一味地重教師的講解與描述而輕學生的感受與體驗,一味地強調靜而忽視動,嚴重地影響了音樂欣賞的教學效果。應該從師范的音樂欣賞課開始,改變傳統的欣賞教學模式,改變欣賞課中學生總是被動聽賞的教學方法,因為“音樂欣賞教學,不僅僅指以欣賞為教學內容的教學,而且它要求整個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具有藝術欣賞價值的藝術欣賞活動”,因此要使學生在音樂欣賞中進行研究性學習,能夠主動參與欣賞之中的音樂表演與實踐,發揮其創造性。
1、傳統的音樂欣賞方式
傳統的音樂欣賞課幾乎都是以聽賞為主。一般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
(1)、教師簡要地向學生講述欣賞作品的名稱和形式,為醒目起見,可用板書;(2)、介紹作者、時代背景、流傳情況以及主題思想;(3)、請學生聽賞(初聽);(4)、將作品音樂中的細節做以分述;(5)、再欣賞一遍(復聽),大型作品可分段聽,教師可作簡短說明;(6)、介紹作品涉及到的音樂常識;(7)、簡短小結。可請學生談體會。注意引導學生理解“音樂語言”,使其懂得音樂的表現手段,引導學生聽懂音樂、理解音樂、熱愛音樂。
2、傳統音樂欣賞方式存在的弊端
以上傳統的音樂欣賞存在以下幾大弊端:(1)、只通過教師的簡單講解與聆聽,對作品的印象不夠深刻;(2)、學生是被動學習、被動接受,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3)、以講為主,學生參與少,主體作用不明顯;(4)、學生只能欣賞演奏(唱)者對作品的再創作,無法體現自身的創造性。
3、針對存在弊端采取的措施
鑒于以上欣賞課存在的缺點,本人曾在欣賞課中做過大膽的嘗試,在教學全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創造性學習及藝術實踐,教師只充分發揮引導和輔助作用。例如本人曾在一年級搞過的一次戲曲欣賞課,學生的收益絕不僅僅在課堂之上,在整個課前準備過程中就已受益匪淺。
教師首先提出課前要求,把握主題方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找和研究中國戲曲的有關資料,并且要求所有的學生各有分工,全員參與戲曲表演,同時要求用他們所掌握的戲曲知識對其他組的研究成果和表演進行專業評論;其次,教師指導學生查閱資料,準備教學設備,為學生們的研究性學習和藝術實踐準備條件。例如音像資料、服裝、道具等;協助學生的學習與研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輔助作用。
在戲曲欣賞的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探討了解中國戲曲的重要意義、中國戲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研究我國戲曲的種類及發展概況。以小組為單位,分組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介紹所選曲目的故事概要以及所表演的唱段的情節、內容,然后扮相,表演精彩唱段,再由其它組的同學進行專業講評:由唱、念、作、打的基本要領,到生、旦、凈、丑的扮彩裝飾,以及各個劇種的唱腔特點·····.同學們表演過程中的一招一式惟妙惟肖,唱腔念白更是聲情并茂,有的唱段樸實明快,有的唱段悲壯激昂,有的唱段清新柔美,有的唱段詩情畫意·····,學生們表演了許多精彩片段:有評劇《花為媒》中的《報花名》;有越劇《紅樓夢》中的《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有傳統京劇《包龍圖打坐開封府》;有豫劇《花木蘭》中的《誰說女子不如男》;也有黃梅戲《天仙配》中的《夫妻雙雙把家還》;《女駙馬》……,雖然沒有專業演員的精湛技藝,但卻不乏專業演員的全情投入。通過演唱等藝術實踐,增強了對中國戲曲的了解與體驗;通過參與研究,對中國戲曲的有關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與掌握,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提高其理論研究能力與實踐能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給予其廣闊的創造與發展的空間,使其由傳統的只能被動的聽賞學習中走出來,積極地去感受美、創造美,陶冶其高尚的藝術情操。正像音樂特級教師孫寶清老師在談到音樂欣賞教學時所說的“欣賞是音樂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更是音樂教育的終極目的。”
老師授課時要給予學生們廣闊的展示和創新能力的空間,由傳統的聽賞教學中走出來,讓學生們進行研究性,發展性,創造性的學習,通過師生精心策劃,準備與表演,學生們一定能從中體會到成功與快樂,這樣既培養了其對民族燦爛文化探索研究的興趣和熱愛的情感,又能使其從這種完美的藝術學習中感受美,創造美,陶冶了其藝術情操。
參考文獻
[1]柳斌主編《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小學音樂卷》.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2]楊瑞敏《我國學校藝術教育現狀及亟待解決的問題》全國省市教委主任美育學習班講稿.
[3]《音樂研究》 ?2000年第一期至2003年第二期.
[4]《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教育獲獎論文精選》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