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 ?要:新課改強調教師要轉變落后的教學方式與行為,調整教學策略、結構與制度,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全面提高教學效果。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探索科學創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改善教學現狀,才能真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提高;小學語文;實效;教法
語文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一門基礎課程,讓學生學好小學語文,不僅可以促進其語文知識的增長,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為學生高年級學習和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唯有從根本上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才能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在此基礎上,借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組織課堂活動四個維度,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和科學策略進行了全面分析。
一、組織課堂活動
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它能使課堂教學不陷入枯燥乏味的狀態,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范圍,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此基礎上,按照科學的標準和原則,將學生分成4-6人的學習小組;第二,教師要以任務為驅動力,開展合作活動,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間的討論、交流和互動,實現思想碰撞和優勢互補,從而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有效性。
如在講授《將相和》時,傳統的語文課堂氣氛十分沉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極易產生負面情緒,為使課堂氣氛活躍,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筆者創新了教學模式,組織了課堂活動。先利用課前準備時間,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5人。組內成員確定后,筆者再根據課文內容給學生布置探究任務。任務完成后,筆者再給學生討論和交流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來探究任務。通過組織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
二、結合信息技術
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直接改變知識呈現的方式,擴大教學容量和范圍,激發教學活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善于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用圖像、動畫、視頻等創新的方式呈現、展示知識和信息,創造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從視覺、聽覺等多層次上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進而優化學生的感性認識,加速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講授《圓明園的毀滅》時,筆者采用了信息技術展開教學。上課結束后,筆者先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圓明園之毀前的畫面,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曾經的輝煌。然后,筆者再讓學生閱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圓明園被毀的原因。此時,筆者再次向同學們展示圓明園被毀后的景象,讓同學們從內心對圓明園的破壞深感遺憾。通過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設置提問環節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教師最常用的基本教學方法,它能保證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激發學生的疑問和思考,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究。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從注重單向灌輸轉向注重課堂提問環節的作用。教師要全面把握語文教科書中的重難點內容,從教材中提煉出啟發性、開放性的問題。然后選擇適當的時間向學生提問,以此制造教學懸念,創設誘人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展開問題分析與探究,實現深度學習。
比如,在教授《落花生》課后,筆者首先讓學生熟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待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后,筆者再提煉教材的內容,設置提問環節,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思考。在提出問題后,筆者會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圍繞問題深入分析課文,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地翻閱課文,從課文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隨著學生的思考和分析,部分學生已經找到了答案。思考時間過了,筆者又讓學生回答問題,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通過這一環節,筆者能夠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認識學生的學習水平。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提煉和提問環節的設置,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四、聯系生活實際
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觀察、挖掘和搜集各種與學生生活經驗有關的案例、材料和資源,把知識原型挖掘出來,并以藝術形式融入到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還原和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對語文的真知灼見,使學生對語文的真知灼見,并能從生活的角度理解和看待語文知識,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比如,小學階段不僅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黃金時期,筆者就以這《只有一個地球》的課文內容為例,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的內容,然后引出生活現象,讓學生根據生活現象進行分析。比如,濫伐樹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人類隨意丟棄垃圾,會對我們的生存環境造成什么危害?透過這些生活現象,讓學生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挖掘語文知識原型,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總之,教學效果的提高直接關系到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教學任務的完成,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與保證。因此,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應充分認識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性,并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任務,真正跟隨課程改革發展的步伐,樹立起科學的教育觀和先進的教學理念,把握教學的本質要求,運用策略,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組織課堂活動,以促進語文教學的轉型與升級,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最終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得到發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1]林小瓊.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課堂聽課效率[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252.
[2]毛海燕.聚焦核心素養 ?構建高效課堂[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