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先梅
摘要:對身心智育發展處于小學低學齡段的學生而言,繪本是一種與其思維、認知、興趣等均相適應的學習資料。教師在開展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時適當地結合兒童繪本,不僅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還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圍繞兒童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與研究,期望為相關實踐及研究提供有限的參考。
關鍵詞:兒童繪本;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應用
一、兒童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1.趣味性
趣味性指要維持學生對繪本的興趣,利用繪本調動學生對語文課堂的注意力與專注力,使學生快速地、有效地、自愿地投入到學習之中。這是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普遍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不足,很難長時間對某一事物保持關注。若繪本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將難以促使其投入學習之中。
2.目的性
目的性指要選擇與學生興趣偏好以及課堂教學內容相符合的繪本,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詳細梳理繪本中的圖畫內容、故事結構、文字描述等,篩選出有利于提升學生語文能力與語文素養的知識,以實現語文教學的目的。
3.創新性
創新性指對“講故事式”的繪本教學方法、“封面觀察——題目分析——繪本閱讀——大意概括——識字寫字——句式仿寫”的定式繪本教學流程等進行創新,使其呈現多元化的特點,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
4.延展性
延展性指充分發揮繪本本身的價值,將其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以繪本中的圖畫與文字內容、及語文知識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補充與延深,推動學生對繪本展開深層閱讀,而非停留在興趣與好奇心理的滿足上。
二、兒童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1.合理選擇繪本
繪本選擇是否合理、科學、有效,對繪本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教師在對繪本進行選擇時,可從學生的心理特點、教材內容以及繪本價值三方面來進行綜合考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較為突出,相比于枯燥乏味的與文字,有趣的圖畫更能勾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所選擇的繪本不應含有過于復雜的文字內容,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選擇圖畫豐富、人物鮮明、文字簡潔、內容恰當的繪本。其次,在教學中應用繪本,應以教材為主,繪本為輔,使繪本服務于課堂教學。教師在選擇繪本時,應盡可能選擇與教材內容契合度較高的繪本,充分發揮繪本的使用價值與意義,使其成為教材的補充與延伸。如《少年與果子貍》(與教材《柳樹醒了》相適應)、《課本里的詩》系列(與教材各個古詩相適應)等。最后,教師還應關注繪本本身所蘊含的價值。在選擇繪本時,要關注繪本的圖畫及文字內容,選擇有助于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繪本。以《象背》為例,該繪本中應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還出現了一些諸如“生命”、“聲音”、“命運”等詞語。
2.多維展現繪本
多維展現繪本不僅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盡可能地挖掘繪本隱藏的內在價值。因此,教師在應用繪本開展語文教學時,應對繪本進行多維的展現。如在學生了解了繪本的故事大意之后,再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對繪本進行展現。組織學生分配好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指引學生借助語言、動作、神態的還原來使故事“再現”。這種角色扮演的形式可以使學生對繪本進行更深入地理解,同時也能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現的機會與舞臺。或者在解讀繪本題目過程中,以題目拓展繪畫的形式展現繪本,要求學生圍繞繪本題目展開思考,結合繪本封面配圖猜想繪本內容。也可以在學生熟悉繪本故事之后,以故事繪畫的形式展現繪本,要求學生結合繪本圖畫,嘗試自己以繪圖的方式還原故事內容。這種展現繪本的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同時還能促使其繪畫能力等綜合素養的提升。此外,引導學生在原有故事情節基礎上展開再創作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展現繪本價值、培養學生能力的途徑與方式。
3.繪本融入教材
繪本歸根究底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材料,因此教師的教學重點不應偏移,要以教材為主,繪本為輔,將繪本融入到圍繞教材內容展開的教學之中,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以《找春天》一課為例,教師可為學生選擇《遇見春天》的繪本,在結合教材內容與繪本內容的基礎上,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出“找春天”。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出如下情境:森林里有兩只可愛的小熊,分別叫瑪塔和瑪庫,他們剛剛從漫長的冬眠中醒來。瑪庫以為春天來了,迫不及待要打開門出去找小伙伴們玩。可是剛打開門就被一股冷風吹得直打哆嗦。瑪塔失望地問媽媽:“媽媽,春天還有多久才到呀?”媽媽摸了摸瑪塔和瑪庫的頭,笑道:“春天馬上就來啦,雖然還吹著冷風,但樹上的芽兒已經冒出來啦。”爸爸聽了也笑著說到:“是啊,我們一起出去找找春天好嗎?”于是,瑪庫和瑪塔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一起踏上了尋找春天的旅程。今天,我們就和瑪庫、瑪塔一起尋找春天好不好?這一情境的創設不僅引起了學生們的興趣和熱情,更引出了即將展開了教材內容。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應用兒童繪本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材內容以及繪本價值來對繪本進行合理選擇。此外,應借助角色扮演、繪本故事繪畫、繪本再創作等形式對繪本進行多維展現,使學生對繪本及教材內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要以教材為主,繪本為輔,使繪本與教材緊密關聯,利用繪本實現教學的增質提效。
參考文獻
[1]周雄英.試析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兒童繪本的有效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9):166.
[2]李江,許祥群.淺析繪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內蒙古教育,2018(20):120-121.
[3]王莉.兒童繪本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使用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0):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