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蘭
摘要:目的:探究肌骨超聲檢查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痛風性關節炎鑒別診斷的價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關節炎患者中甄選出235例,按致病原因進行分組,其中實驗組117例患者為痛風性關節炎,參照組118例患者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選取時間: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兩組均采取肌骨超聲檢查,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后對比兩組檢查結果。結果:實驗組聲像圖特征表現為:邊界清晰、滑膜增生不明顯、基本無血運信號、有痛風石、有雙軌征、大多數有點狀高回聲;參照組邊界模糊、滑膜增生明顯、有血運信號、無痛風石、無雙軌征、極少數有點狀高回聲,兩組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肌骨超聲檢查對于鑒別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價值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肌骨超聲檢查;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鑒別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關節炎是指發生在人類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現為關節處出現紅、腫、熱、痛、功能障礙、關節畸形等,關節炎根據致病原因可分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等,其中以類風濕性及痛風性關節炎最為常見[1]。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機制較復雜,至今尚未有明確定義,多考慮與遺傳、環境、激素等原因相關,主要癥狀為關節疼痛、關節腫痛、活動受限等,其治療主要以抗風濕類藥物治療為主,從而達到緩解癥狀,減輕患者痛苦的目的[2]。痛風性關節炎是指嘌呤代謝障礙、尿酸排泄減少導致的關節炎,該疾病的主要癥狀為夜間突發關節疼痛且持續時間較長,嚴重者還可引起痛風性腎病、動脈硬化等惡性并發癥,其治療主要從控制尿酸水平出發[3]。綜上,兩種關節炎的治療具有明顯差異,科學的鑒別診斷對后期對癥的治療開展具有重要意義[4]。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及對疾病研究的深入,肌骨超聲檢查開始廣泛用于以上兩種常見關節炎的診斷中并取得良好效果,具有診斷效率高、精確率高、操作簡便等優點[5]。鑒于此,本次研究甄選出235例樣本分析肌骨超聲檢查在上述兩種關節炎檢查中的具體表現,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對我院收治的關節炎患者進行篩選,甄選出235例為研究對象,分為類風濕性關節炎118例(參照組)、痛風性關節炎117例(實驗組)。其中參照組女100例、男18例,平均年齡38-67(49.25±7.96)歲,平均病程1-7(3.65±1.14)年,膝關節檢查239人次、肩關節檢查17人次、踝關節檢查18人次;實驗組男98例、女19例,平均年齡38-67(49.35±7.94)歲,平均病程1-7(3.75±1.13)年,膝關節檢查241人次、肩關節檢查18人次、踝關節檢查18人次。組間除性別以外,年齡、病程、檢查次數對比數據差異小(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全部納入樣本均在相關診斷后分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2)言語及認知功能正常者;(3)患者/家屬對研究表示知情并自愿參加研究;(4)臨床資料完整度較高患者。
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精神疾病者;(2)身體殘疾者;(3)合并其他嚴重骨關節疾病患者。
1.2方法
全部納入樣本的235例患者均采取肌骨超聲檢查,檢查步驟如下:儀器選用:全自動數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開始前需按照具體執行標準對參數進行調節,保證檢查的精確率。檢查前對患者進行宣教,告知患者檢查進行中的各種事項,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使其能積極配合檢查的進行。言語指揮患者取正確的檢查體位,充分暴露需檢查部位,采取橫向、縱向相結合的檢查方式,最終獲得超聲聲像圖;檢查操作由兩位經驗豐富的影像科醫生共同操作完成:檢查完成后的對生成的聲像圖進行詳細的分析與觀察,同時需對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作出統計比對[6]。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取肌骨超聲檢查結果,包括外部形態、邊界、血運信號、痛風石、雙軌征、滑膜增生、點狀高回聲。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軟件分析及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х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肌骨超聲檢查結果對比
實驗組聲像圖特征表現為:邊界清晰、滑膜增生不明顯、無血運信號、有痛風石、有雙軌征、大多數有點狀高回聲;參照組邊界模糊、有滑膜增生、有血運信號、無痛風石、無雙軌征、極少數有點狀高回聲,兩組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逐年增長,關節炎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已成為影響我國中老年人群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對于該疾病的診斷及治療也成為了臨床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7]。
痛風性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臨床最常見的兩種關節炎,發病時患者會出現劇烈的關節疼痛,兩種關節炎臨床表現基本一致,故實施科學的鑒別診斷對于后期治療的執行及預后的判斷具有重要意義[8]。隨著現代醫療檢驗技術的進步,對于上述兩種關節炎的鑒別診斷技術愈發成熟,有多種檢查技術可應用,包括磁共振、X線片、肌骨超聲等,但磁共振及X線片在實際應用中具有明顯缺陷,其中X線片面對早期關節炎時其精確率相對較低,易發生漏診等問題[9];磁共振雖具有較強鑒別診斷意義,但該檢查費用相對較高,故在臨床應用受眾相對狹窄,難以大規模推廣應用[10]。有研究提出對比以上兩種鑒別診斷方式,肌骨超聲在實際應用中更具優勢,其探頭頻率較高、清晰度高,操作方便、可動態觀察等優勢,能更精確的定位到微小病變組織[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上述兩種關節炎在肌骨超聲檢查中具有明顯差異。造成兩組各項數據差異的原因在于,首先該檢查應用超聲的方法對肌肉、骨骼系統進行檢查,能連續觀察到肌肉、骨骼的動態變化;其次相關研究該檢查對于軟組織的顯示能與磁共振基本處于同一水平,故該檢查具有良好檢查效力。
綜上所述,肌骨超聲檢查對于鑒別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成耀.肌骨超聲對類風濕關節炎與痛風性關節炎的鑒別診斷[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61-62.
[2]封小川,李利霞.肌肉骨骼超聲檢查在跖趾類風濕關節炎與痛風性關節炎骨侵蝕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陜西醫學雜志,2021,50(7):833-835.
[3]周東,張貝,任樂朋.肌骨超聲檢查用于痛風性關節炎臨床鑒別診斷中的作用[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3):204-205.
[4]徐華軍,張迎春,陽建軍,等.超聲在鑒別類風濕性和痛風性跖趾關節炎骨質侵蝕中的應用[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17,26(3):191-195.
[5]田哲,劉佳,李英梅,等.高頻超聲在鑒別類風濕性和痛風性跖趾關節炎骨質侵蝕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7):18-20.
[6]路茂青,劉志紅.肌肉骨骼超聲檢查在痛風性關節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9,29(12):2118-2120.
[7]楊先禮.肌骨超聲對類風濕關節炎與痛風性關節炎的鑒別診斷[J].藥店周刊,2021,30(3):69-70.
[8]傅仲帶,盧葦,馮瑞卿.肌骨超聲對兩種關節炎骨質侵蝕的鑒別價值[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9(11):54-56.
[9]胡洋揚,李詠梅,常景建.肌骨超聲在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的應用價值及與血液指標的相關性[J].安徽醫學,2020,41(12):1415-1419.
[10]趙亞男,管敏,邵薇.肌肉骨骼超聲對血清陰性類風濕關節炎與骨關節炎的鑒別診斷價值[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16):160-161.
[11]沈華良,譚燕,陳佳佳.肌骨超聲檢查對血清陰性類風濕關節炎與骨關節炎的鑒別診斷價值[J].中國醫刊,2019,54(5):56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