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再提?沙來提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新媒體課堂的應用是一種必然趨勢。通過新媒體課堂的應用,可以起到豐富內容、增加教學資源、開闊視野等方面的作用。在傳統教學模式到新媒體教學模式轉變的過程中,要做好過渡工作,還要合理吸收傳統教學的有點,做到取長補短才能實現教育模式的真正改革。在新媒體課堂的應用過程中,還可以對教學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才能充分發揮新媒體課堂的作用,促進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高校;物理教學;應用
高效物理實驗教學與新媒體課堂的有效融合,已經成為現代高校物理教育的重點關注。新媒體物理實驗課堂的開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限制,以自主學習為主,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新媒體的概念
新媒體是針對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不斷更新、變化的過程。綜合各位學者的概念,本研究界定的新媒體是指通過計算機信息處理而出現的各種媒體的形態,主要是指傳播狀態的改變,由原來的教師對多個學生變成多個媒體對多個學生,這種教學效果更高,學習效果更好。新媒體的概念雖然不是一成不變的,其中有不斷充實的內容,但是,新媒體的優勢非常大,主要表現在數字化體驗、更為復合化、更為人性化、互動性更強。
2.新媒體對高校物理課的影響
2.1數字化的新媒體
數字廣播和數字電視技術業已成熟,在高校物理教學中采用數字化新媒體可以將教學音頻和視頻進行有效的加工和處理,讓學生進行反復觀看和理解。
2.2網絡化的新媒體
網絡化新媒體可以在高校物理教學中實現遠程互助教學,共享信息資源,例如:資深物理教師在給學生授課時,如果采用網絡化的新媒體,可以讓不在現場的學生也能收看到相關的教學視頻,領略物理教師的風采,同時,公開課還可以進行數字下載存儲,學生對有疑問的內容可以反復研究觀看。
2.3智能化的新媒體
在課堂上教師通過電子鼠標、電子筆、電子板擦進行書寫、批注、修改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需要做筆記,在課堂上就可認真思考,跟著教師的設計思路走,下課后可以將學習資料拷走,對有疑惑的知識內容要有針對性地圈點批注,這樣可節省學生更多的時間,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效果。
2.4多媒體化的新媒體
許多抽象的概念、規律或是生活中無法觀察到的物質運動形式,都可以通過新媒體轉化為形象可感,視聽效果俱佳,文字、影像完美結合的內容,使學生的感官得到有效刺激,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思路,發散思維。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各種新媒體設備進行有機的結合,使這些抽象的概念得到具體化的體現,使學生們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
3.新媒體技術在高校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3.1依據教學內容設置新媒體教學環節
高校物理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將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和新媒體有機融合,為更好開展教學活動奠定良好條件。新媒體教學環節設計中,應以教學內容為主要依據,并在教育教學中遵循“揚長避短”的原則。物理知識內容相對較為抽象,增加學生理解難度,而在新媒體下,可以將抽象知識內容進行簡單化、直觀化,有利于推動教育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例如:在關于粒子碰撞后形成的噴注現象,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無法看到該現象,降低學生對教學知識內容的理解。而在新媒體下,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將粒子碰撞后的噴注運動進行呈現,能夠給學生以圖文并茂之感,有利于增強學生對物理知識內容的理解。此外,可以改善枯燥乏味的物理課堂教學現狀,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神經,引導學生深入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增強物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3.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而教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對學生加以有效引導。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將多樣化教學手段、形式有機結合,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 氛圍,而且為學生創設廣闊的發揮空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表情語言、口語、肢體語言等方面的利用,引導學生對物理現象、原理、運動規律等知識內容進行深入探究,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教師利用新媒體時,應事先采取有效的軟件設備進行處理,確保教學過程的流暢性。與此同時,教師應對物理理論推導內容以板書的形式加以演示,以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僅為拓寬學生思維奠定基礎,而且促進物理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3.3加強師生間的有效互動
新時期背景下,新媒體在高校物理教育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為充分發揮新媒體對物理教學的積極影響,有必要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教學是一門藝術,只有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配合,才能共同詮釋教學藝術。高校物理課程對學生邏輯性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往往是枯燥乏味伴隨,其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利用新媒體,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注重營造趣味性的教學環境,并關注學生學習態度、表情變化等,以及時對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指導,有效解決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效率。
3.4堅持精講精練的教學原則
高校物理教育中,教師應堅持精講精練的教學原則,不僅能夠增強新媒體教學效果,而且引導學生對物理教學知識內容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有利于發散學生思維,為學生對物理新領域的探究發揮著促進作用。對于高校物理教學而言,與初高中物理教學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教師注重對重難點內容的選取,而非將全部知識內容進行講解,主要由于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強。所以,高校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放手,以教學重點和難點部分為教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實現精講精練。與此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答疑環節中,不僅能夠對物理知識進行質疑,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5教師帶領學生到物理實驗室開展本節課教學
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將物理知識融入課堂,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如“基本長度的測量器有哪些”引導學生思考。將學生按照座位或者學習情況分組,開展分組教學。學生通過課前學習,已經基本了解測量器,教師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鼓勵學生回答,并進一步提出“如何使用測量器”。為確保學生能更加直觀地觀察測量器的使用,通過多媒體投射設備,播放教學課件中的實驗視頻,學生通過觀察,教師從中點撥,幫助學生掌握實驗技巧,掌握測量器讀數方法,能運用誤差分析方法。學生只有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實驗操作。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操作,由小組學生選出代表回答問題。
綜上所述,新媒體對高校物理教學有較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教學,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更好地展現抽象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淺談新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J]. 祝大杰.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 2020(04)
[2]關于新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利弊分析 [J]. 錢旭東. ?中學物理. 2020(23)
[3]淺談新媒體對高校物理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 [J]. 劉新. ?科教文匯(上旬刊).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