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
【摘要】在高中語文學習任務中,主要包含了“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等十八個任務群。任務群之間緊密關聯,并最終指向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將學習任務群落實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在情境、目標和評價三個層面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包括教師需要設計恰當情境,實現任務驅動;設計宏觀目標,實現整體統籌;落實多樣評價,促進師生反思。
【關鍵詞】高中語文 學習任務群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79
高中語文課程可以被劃分為十八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包含了特定的學習目標,任務群之間相互聯系并為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服務。學習任務群不僅包括了具體的學習內容,也涵蓋了各類語言實踐活動和與之相應的學習方式。學習任務群中對學生學習的情境,學習的主要內容、方式方法及各類學習資源進行了整合,是對原本高中語文課程內容的有效補充。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習任務群是融合學生語文學習過程諸多因素、實現語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此,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探索如何以任務群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并完成任務群教學目標,是教師促進課堂改革的重要舉措。
一、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基本內涵
新課標對學習任務群有明確的規定,其中,學習任務群不僅出現在必修和選擇性必修課程中,在選修課程中,同樣需要圍繞學習任務群開展。但是,出現在不同課程中的學習任務群,其側重點和基本內容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例如,“整本書閱讀與研討”“跨媒介閱讀與交流”“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等學習任務群所包含的內容,比較重視在文本或者閱讀材料的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對學習材料中主要內容、基本內涵以及背后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進行探究與分析;在“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討”“當代文化參與”“跨文化專題研討”等學習任務群中,將側重點放在了文化層面,即以文化為突破口,對文本中所有涉及中外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部分進行深入的探究與討論,最后為學生的文化自信奠定基礎。
新課標以不同的學段為節點,劃分了不同類型的任務群。以必修課程所包含的學習任務群為例,必修課程中前三個學習任務群中,主要包含的是“當代文化參與”等多個與文化、跨文化等題材相關的學習任務群。該層次的學習任務主要是讓學生以閱讀文本為載體,在閱讀的過程中,感知文化魅力,習得閱讀方式方法,拓寬閱讀視野并提升文化自信。在有了充分的閱讀輸入過程之后,學習任務群開始過渡到“語言積累、梳理和探究”和“文學閱讀與寫作”,讓學生在已有的閱讀基礎上進行寫作輸出。最后,學生在基礎輸出之后,達到“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和“實用性閱讀與交流”這兩個層次的目標,該階段的目標主要是從思辨、應用等思維層面出發,對學生進行思維培養。由此可以看出,學習任務群對學生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的過程。在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應該包含情境、目標和評價等方面,實現由淺入深的教學過程。
二、基于學習任務群的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一)創設恰當情境,實現任務驅動
要實現學習任務,教師就需要創設恰當的情境。學習任務群下的情境創設,倡導在以學習內容為載體的基礎上,構建書本內容與外界世界之間的交流與聯系,將學生放在真實的情境當中,促進學生對情境的感受與感知,從而為浸入式學習奠定基礎。學習任務群下的教學,強調學生在情境中的主動參與。為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在恰當情境的基礎上,深度挖掘與整合課程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學習情境中相互合作與討論,共同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例如,在閱讀《紅樓夢》時,可以為學生創設游覽大觀園的情境,并為學生提供角色扮演等學習任務,讓學生以不同的角色帶入到故事情境中,體會不同人物在同一個場景下的獨特心情。同時,也可以在整本書閱讀后,為學生設計讀后續寫或讀后改寫等學習任務,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之上實現二次創作,加深對名著的理解與反思。
(二)設計宏觀目標,實現整體統籌
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教學,需要以整體的意識統籌不同的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包括對單篇與群文的統籌、閱讀與寫作的統籌、課內與課外的統籌。在單篇與群文層面,學習任務群所強調的群文閱讀與單篇閱讀之間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這兩者之間是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學生只有在充分理解單篇閱讀的基礎上,才能深度理解群文的意義,因此,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比單篇閱讀的教學目標更為宏觀,最終指向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閱讀與寫作層面,由于閱讀教學占據著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陣地,寫作在很大程度上淪為了閱讀的附庸。在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閱讀的目標最終指向思辨性寫作,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與思維能力。在課內與課外的統籌層面,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更多地強調學生對不同學習任務和學習實踐活動的完成,而這個實施的過程有賴于課內和課外的結合。因此,教師在學習任務群教學中,不僅應當給予學生課內進行探究與展示的機會,還應通過課前課后的資料查詢、文獻閱讀、實驗探究、小組合作等形式,幫助學生在課內和課外的活動中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三)落實多樣評價,促進師生反思
學習任務群下的高中語文教學,需要落實多樣評價,包括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評價內容的豐富化。在評價主體層面,參與學習任務群評價的主體包括任課教師和學生。任課教師在全程參與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任務完成的情況做出綜合、準確、全面的評價,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改正學習過程中的不足,還可以對自身的教學進程和教學策略進行有效反饋,以優化課堂教學策略。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參與到自我評價和同學互評過程中,可以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方法,并在不斷評價、改進與反思自身行為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行調整,幫助自身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在評價方式層面,學習任務貫穿教學的始終,因此評價也應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通過記錄、整理、比較和分析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的過程中,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瓶頸進行感知,并采取一定措施進行整改。在評價內容層面,學習任務群最終指向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在評價內容的設計時,既要關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也要融合不同任務群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三、結束語
高中語文學習任務包含十八個不同的任務群,分別對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要求。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設計恰當的情境,實現任務驅動;設計宏觀目標,實現整體統籌;落實多樣評價,促進師生反思;綜合情境、目標和評價三個層面,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