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書法對學生的書寫能力、性格培養及審美能力的熏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對高校書法教學對大學生審美教育產生的作用進行分析,提出了激發大學生的審美興趣,夯實文化底蘊,滿足個性化發展,培養創新意識及培養審美感知等作用,旨在推動高校書法教學的順利展開。
關鍵詞:高等院校;書法教學;審美教育
引言
美育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及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稱為審美教育,是推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書法藝術作為中國的國粹,是最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科目,高校書法教學作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課程,為健全學生的人格與審美能力的培養提供幫助。
一、激發大學生的審美興趣
在高校開展書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讓學生喜歡學習書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審美熱情,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目標。在書法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通過探尋學生的興趣點為基礎,為學生講解各種書法大家的書法特點,比如隸書蠶頭燕尾的筆韻、蔡邕創作“飛白書”、顏真卿及柳公權等書法大家勤奮練習書法的故事等,通過這些豐富有趣的書法大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教師通過筆畫教學,引導學生發現不同筆畫的微妙之處,以此能夠有效地提升書法教學課堂的趣味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審美興趣。學生在書法課程中,已經將其作為鑒別美、感受美以及欣賞美的過程,以書法陶冶情操,雕琢自己的個性與精神世界,激發學生對書法的熱愛及審美的興趣。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循序漸進地激發學生的審美熱情,通過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讓學生擁有愛美的熱情,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
二、夯實大學生的文化底蘊
書法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傳承和延續下來的傳統文化和精神財富。在高校開展書法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學習書法,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字書寫能力,還可以學習到相關的歷史、文化、繪畫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豐富的中華民族文化底蘊,讓人感知到中華歷史文化的深厚與悠久。
同時,大學生處于一個情感豐富、青春年少的時期。通過大學課堂中實施書法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書法藝術中感受到歷史文化,滿足學生陶冶情操的需求,幫助學生雕琢自己的精神世界,通過感受書法藝術的美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經驗,促進學生健康、自由的發展。學生在欣賞美好事物的同時,也在不斷滋養、陶冶自身的情操,能夠引起自身情感世界的升華,在無形中受到審美教育。
三、滿足大學生個性化發展
個性審美是人們進行藝術創作的基礎和源泉,個性審美能夠決定大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成效。書法家在進行書法作品創作的過程中,也具備其獨特的審美品味、審美標準,以一定的主題將自己對于美的理解通過書法這種獨到的語言形式傳達出來,不同的書法家都具有獨特的審美標準,即便是同一書法家在不同時期的書法作品也會呈現出風格各異的特點。通常一位書法家的審美高度決定了其書法作品的藝術高度,不僅書法藝術形式如此,其他藝術形式亦如此。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和欣賞不同時期書法家的作品時,著重區分不同的藝術風格,通過向學生呈現不拘泥于一格的審美標準,引導學生朝著個性化的審美方向進行發展,讓學生通過自身獨特的理解去感受不同的書法作品,并且創作屬于自己的書法作品,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
隨著國家迅速地發展,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創新意識和能力是當代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與國家的發展。因此,高校在開展書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讓學生根據漢字的含義來自行設計新的文字,訓練學生創新的思維,同時進行創新的實踐運用。
此外,教師通過書法教學,首先教授學生掌握基礎的書法范式,在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并進行書寫后,將書法知識運用到創作新的書法作品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的發散思維,鼓勵學生進行創新的書法創作,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同時,學生能夠從自身的創新能力中提高書法的書寫水平,二者相互促進,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環,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能夠使學生的書法技能得到提升。
五、培養大學生的審美感知
書法是一個以呈現視覺效果為基礎的藝術形式,書法作品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其帶給人們的視覺沖擊和感受如何。因此,在高校的書法教學中,具有培養大學生審美感知的作用,教師通過將書法的構圖、布局等核心內容傳授給學生,并且為學生親自示范一篇完整的書法作品,學生通過觀察與臨摹能夠對握筆姿勢與落筆力度有一定的掌握。通過激發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書法藝術的感受和體會,從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不僅如此,書法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學生的氣質及性格。書法的呈現形式是非常豐富多變的,通過改變筆鋒的起落、書寫的節奏使呈現的書法作品靈活多變。在觀摩一些書法大家的名作賞析后,有助于學生從藝術審美的角度去感受書法,其修養、視野、性格、氣質等方面都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對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具有促進作用。
六、結束語
高校書法教學對大學生美育作用,是審美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書法教學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書法藝術所蘊含的魅力,通過眼睛去發現書法藝術的美好,讓學生的底蘊、涵養、審美情操被書法藝術所陶冶。不僅豐富學生的課堂內容,還讓中國的傳統藝術文化得到傳承和弘揚。
【本文系2021年度滄州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課題編號:2021233)】
參考文獻:
[1]旦增球培.淺析初中書法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智力,2021(20):29-30.
[2]許建華.書法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路徑研究[J].江蘇教育,2021(5):36-38.
作者簡介:
籍敏(1987.11—),性別:女,籍貫:山西晉中,職稱: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畫及中國畫理論。
(作者單位:滄州師范學院,河北 ? 滄州 ? 0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