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高文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教育領域迎來了新一階段的改革,雙減政策正式落地實施。在雙減政策背景之下,學生們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學習負擔得到了有效地減輕,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教師教育教學上的新的困境也由此產生,如何在不違背雙減政策理念的前提之下,完成對學生們作業的科學布置,成為廣大數學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將進行雙減政策之下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的策略分析,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定的啟發。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作業
數學是小學階段極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于提高學生處理生活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思維而言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讓教師們長久以來的預感成為了現實,小學數學教師沉浸在亢奮和不安的情緒之中,于亢奮而言,數學教師可以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于不安而言,顯然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師并沒有為雙減政策做好充足的準備,如何保證為學生布置數學作業的科學性,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成為困擾數學教師的老大難問題,而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義所在。
一、雙減背景之下減輕學生數學作業負擔的內涵與目標
雙減的相關文件已經明確指出,各學科教師需要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做好對教學時長和作業總量的控制,避免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學習負擔,同時針對該內容中做出了具體的建議,建議內容涉及到了作業管理機制、作業總量、作業質量、作業指導、以及師生及家長理解等的五個方面。
于數學教學而言,所謂的作業負擔過重指的是,部分教師受到了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提高學生的卷面分數,采取了題海戰術,以實現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掌握盡可能多解題技巧、提高對盡可能多的題型儲備的目的,由此導致學生的作業任務量繁重,是一種學生學習的負擔。另一方面,受到各種“精英”教育的影響,教師布置的作業難度過高,且要求所有學生“一齊”發展,導致學生在完成作業時需要承擔過重的心理負擔。
因此,雙減政策是對學生心理和生理負擔的一種減負,是幫助學生擺脫犧牲休息時間、娛樂時間進行學習成績提升“怪圈”的有效途徑,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加優質的學習生活,以及更加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獲得全方面的健康發展。從更加長遠和宏觀的角度來看,雙減政策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夠為未來的教育界創設一種良性的教育生態環境,讓教育成為真正充滿活力的存在,真正成為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輔助工具,而非枷鎖。
二、雙減背景之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具體方法
(一)教師預做,把控作業總量
于學習而言,增加作業量并非是保證學習質量的有效途徑,于需要具備良好學科思維的數學而言,讓學生反復多次地完成數學作業,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因此適量才是最佳的選擇。
首先,教師需要在為學生準備作業題目的時候,提前做好題目篩選,避免出現“完成數學課本第××頁,到第××頁的××題”這樣的情況。其次,教師在做好題目的選擇以后,需要對數學題目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做好設計,并以班級內處于中等水平的這些學生為模擬對象,完成對數學題目的書寫,掌握大概的完成時間,確保該時間能夠符合雙減政策的標準要求。最后,將作業布置下去,并在收作業時,做好對學生做題所用時間的了解,為以后的作業布置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結合學生的做題情況重新確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有側重地講解。
(二)家校合作,監控作業時長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聯系更為密切了,基于此,教師可以在為學生設計數學作業的時候,發揮出家長們的作用,為數學教學提供良好助力。
首先,教師需要利用釘釘、微信等的軟件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建立班級群。其次,數學教師需要在每次布置完數學作業以后,根據作業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張作業完成情況記錄表。如,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時候,數學教師為學生設計了選擇題、填空題、口算題和應用題,那么教師在設計完這些題目以后,就要及時地利用excel表格制定“題目+時長”的表格,讓家長按照表格的形式以填寫電子版,或手寫的方式,完成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記錄。最后,教師要結合記錄結果,為學生進行針對輔導。比如,學生小強的題目正確率非常高,但速度卻是“硬傷”,那么數學教師可以單獨向小強了解情況,做好教學輔導。
(三)進行文化滲透,提升作業高度
數學并非是單純地教會學生計算的科目,而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類社會文明,文化價值極高。所以在雙減政策之下,教師可以從數學價值入手進行作業設計,通過文化滲透,提升數學作業的高度,讓學生建立對數學更加全面的理解,激發學習興趣。
比如,“雞兔同籠”可謂是一道歷史名題,于《孫子算經》一書中有所記載,甚至于傳播到了日本,演變成了日本后續的龜鶴問題,那么教師在教學《雞兔同籠》這一課內容的時候,可以將有關雞兔同籠的歷史介紹、課本上“今有雉兔同籠……”的題目、《孫子算經》中有關“砍足法”的介紹整理到word文檔中,并打印成預習小篇,發放下去,讓學生在下一節課上課之前,按照砍足法的方法完成題目作答,并鼓勵他們思考其他的解題做法,將自己的做題思路整理到學習小篇的最下方,由此讓學生完成對雞兔同籠知識的預習。而后,教師需要在上課之前做好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并將檢查結果記錄在本子上,在正式上課的時候,針對學生們的預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點評,幫助學生理順做題思路,如此不僅能夠保證教學的質量,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夠有效落實雙減政策的相關要求,還能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
(四)融合生活,讓作業更具溫度
知識是來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的,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幫助其從更加理性、客觀的角度認識世界的過程,因此,數學教師在為學生布置雙減數學作業的時候,不妨從生活化的角度入手。
比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的時候,學生們因為身處電子支付的年代,所以對元、角、分的認識并不充分,也難以建立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實地采買的家庭作業,讓學生通過實際的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打印設置了姓名、采購地點、準備金額、付款金額、剩余金額等內容的“購物記錄單”,讓學生在父母的陪伴下,準備部分現金去超市、廣場等的地方進行購物。在上課的時候,教師要留出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根據手中的記錄單,對自己的采買活動進行總結。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程度,完成本章節內容的教學。
三、結語
綜上,雙減政策是對學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一個減負政策,有助于學生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對學科知識的高質量學習,讓學生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為了更好地發揮出雙減政策的積極作用,教師可以在布置數學作業的時候,提前進行作業時長的估算,發揮出家長的作用,確保作業時長不影響學生的休息和娛樂,同時,教師需要從數學的文化價值和生活實際性角度入手,進行作業設計,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孔繁晶. 控量減負,創新增效——“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 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21(8):29-34.
[2]龍寶新.中小學學業負擔的增生機理與根治之道——兼論“雙減”政策的限度與增能[J].南京社會科學,2021(10):146-155.
[3]駱向暉.“雙減”政策下學生作業何去何從?[J].陜西教育(綜合版),2021(9):25-26.
[4]劉志文. 分析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J]. 東西南北:教育, 2020(10):282-282.
[5]王琳艷.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改善策略[J]. 試題與研究:高考版, 2020(8):1-1.
[6]曾偉. 淺談小學數學作業分層布置策略[J]. 國際教育論壇, 2020, 2(7):86-86.
(作者單位:肇慶市高要區蛟塘鎮中心小學,廣東 ? 肇慶 ? ? 52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