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成赫
摘要:如今,我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開始對教學體制進行改革,針對一些技術性較強的專業,開始采用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與企業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高專業化人才培育質量。本文將圍繞中職院校烹飪專業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介紹一些實踐的要點。
關鍵詞:中職;烹飪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引言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打破了學校教育理論性強的弊端,將學生培養為學徒,再從學徒變為企業中的準員工和正式員工,這個過程伴隨著學生專業技能的提高和職業素質的發展,推廣這種教育模式對提高學生就業率,提高中職的人才培育成果是具有積極意義的。烹飪作為一個技能性和專業性極強的專業,更應該首先推行這種人才培養模式。
1. 建立招生和招工制度
在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的過程中,首先要把握住兩個基本環節,分別是學生和企業之間簽訂勞動合同以及企業與學生之間簽訂合作協議。學徒的選拔和培育流程由學校和企業一同制定。一般流程為企業發布招收學徒的通知,符合要求的在職員工或新員工參與選拔和測試,通過測試者成為學徒,與企業簽訂協議或合同,學校為學徒辦理學籍,實現學生招生與企業招工相同步,對象既是學生,也是學徒,更是員工[1]。
2. 在學徒制下培養人才技能
2.1基于企業需求開設課程
由于在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最終的目的是為企業培養出他們需要的工作人員,因此要充分征求企業的意見來設定職業素養類的課程。為了突出實踐性,會將語文、數學等基礎類的課程削減,增加職業禮儀、職業素養、職業溝通、團隊協作等方面的素質訓練課程。
2.2打造完善的課程體系
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從根本上來說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教育模式,需要突出實踐性、綜合性和職業性,在打造課程體系時要從企業的人才需求出發,從職業素養、職業技能、基礎技能和基本素質四個方面著手,其中既要有學校課程,也要有企業課程。學校課程主要圍繞職業實踐來開展,教會學生最基礎的知識和技能,解決一般性問題。教師隊伍由本校教師和企業中的兼職教師共同組成。企業則主要根據其內部崗位真實的工作流程、制定的人才職業規范以及考核標準來確定教學內容,以實踐的形式居多,有專門的負責人安排學生參與上崗實習。在課程體系中,學校課程和企業課程共同關注的一點是職業素質,任何一個崗位,只有素質、品質達標,才有上崗的資格,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職業素養教育是關鍵性的一點,也是構建課程體系中需要著重關注的一點。
3. 打造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在培養高素質學徒的過程中,學校和企業共同承擔構建教學管理制度、教師管理制度、學徒管理制度的責任,分工明確。比如,學校負責管理學生的學籍,考核學生的畢業成績,監督畢業證書的發放。企業負責為學徒提供優質的上崗實習環境,從企業內部選拔出一些專業水平較高的烹飪廚師作為學徒師傅,專門負責學徒的上崗培訓、專業技術指導工作。
同時,還要打造出四位一體的人才培育模式,也就是學生——學徒——準員工——正式員工于一體的人才培育路徑,促進學徒專業能力遞進式的提高。學校和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合作。在校學習階段,學校主要負責部分理論、實踐課程以及德育的教學和考核,其余考核由企業中的學徒師傅監督和跟進。在第一學年的學習中,由任課教師輔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基礎課程,第二學年由教師和學徒師傅合作完成理論和實踐教學,第三學年學徒進入企業中實習[2]。
在教師隊伍的建設方面,主要以“雙師型”隊伍為主,由學校中的專業課教師和企業中的骨干人才共同組成教育隊伍。企業負責從內部選拔兼職教師的人員,并制定出聘任制度和管理方案。雙方的教師隊伍既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學習,還可以相互監督。
4. 構建考核制度
為了確保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效果,提高人才培育質量,必須制定出完善的人才考核制度。這種考核制度必須是全程化、雙向化的,其中包括學生在校內的學習成績以及在企業中的上崗表現。每個月對學徒進行一次績效考核,將他們考核結果與薪資掛鉤。學徒師傅在監督和指導的同時,也負責根據學徒的表現給予過程性評價,對優秀學徒給予表彰[3]。
5. 結語
總而言之,推行現代化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彌補傳統教育模式的很多不足,提升教育成果。中職學生在學歷上不占優勢,只能依靠更強的專業技能才能在社會和企業中立足。采用這種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可助力中職學生更好的發展,提高就業率。學校應該積極與企業溝通,在滿足企業需求,為企業減輕壓力和成本的基礎上,建立起學徒制的教育機制和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蔡順林.中職烹飪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2021 (2018-29):29-32.
[2]余朝洪.中職烹飪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速讀(下旬),2018,000(012):297.
[3]王偉華.中職烹飪現代學徒制校企融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9,000(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