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宇鋒
近幾年頻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傷害事故引人深思,小學階段本應是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時期,卻由于在體育運動中傷害事故的出現,給學生的一生都留下了陰影,因此,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加強對傷害事故的排查也逐漸成為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的共識。由此,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通過分析當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導致傷害事故的幾大因素,論述能夠采取的預防措施。
在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出現不僅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對學校而言也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然而體育教學又是確保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因此,如何在確保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就成為當前所有小學體育教師和學校方面共同需要思考的問題。
1 小學體育教學中出現傷害事故的因素
1.1 教師在管理上的疏忽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其主要責任就是負責對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管理,因此對于體育教師而言,在體育教學中出現傷害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師在課堂管理上的疏忽,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認知能力上的不足,因此對于很多行為缺乏預判性,對于一些動作或者器具有可能帶來的傷害沒有辦法做到及時預估,因此,如果教師缺乏對學生的高效管理,那么勢必就會大大增加學生出現傷害事故的幾率。并且,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需要用到器材的課時較多,如籃球、足球、跳繩等體育活動都需要用到相關器材,以籃球為例,在籃球活動中,一些性格較為活潑的學生運動幅度較大,或者在自由活動中喜歡和他人嬉戲打鬧,在這一過程中就極易引發傷害事故。另外,在對我國小學階段體育教師的調查中也發現,有些體育教師在專業素養和組織能力上缺乏專業化,這一現象主要是由于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師兼職的情況較多,很多教師并非體育專業出身,因此對于體育活動的管理缺乏專業性,以往也并沒有相應的教學經驗,因此意外傷害事故就得以引發。
1.2 家長在生活上的忽視
家長作為未成年的監護人,對于自己孩子的理解要比教師更加詳細,尤其對于一些天生體質較差的孩子或者具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而言,家長無疑是最了解他們的角色,因此,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的管理工作。然而,通過近幾年對我國小學階段體育安全事故原因的調查中發現,有不少安全事故之所以會發生,更多是因為教師和家長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家長并沒有把自己孩子的詳細情況及時溝通給教師,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加以針對性的區分,繼而使得身體素質較差或者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學生出現安全事故。而這一現象的背后,除了教師自身在管理工作上的疏忽以外,還包括家長的主觀原因,有些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情況如果被其他學生知道,可能會招致別人的嘲笑,還有些家長在孩子出現健康問題時由于缺乏高效的家校溝通平臺而沒有能夠及時告知教師,因此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1.3 教學過程中的客觀因素
在體育課程的教學方式中,課外教學作為主要途徑,體育運動場地的相關設施也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有些學校由于資金等客觀原因導致其體育器材缺乏及時的更新和維護,甚至教師也沒有詳細掌握體育設施的具體使用情況,而那些陳舊的體育設施無疑就會給學生增加安全隱患。例如傾斜的籃球架或者足球門框,過薄的體操墊等等。并且在一些體育活動中,對體育器材的使用不當或者教學內容超出學生的身體承受范圍也會對學生帶來身體上的危害,例如,在低年級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在100米往返跑中給學生增加過多的運動量,超出了這一年齡段的學生能夠承受的運動量,使得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就會精疲力竭,最終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另外,在體育教學中,對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忽視也會導致學生缺乏對自己身體健康的注意,在沒有掌握足夠的安全知識用于保護自己的前提下,體育運動對于小學生而言無疑也是一項充滿了風險的運動。
1.4 學生性格上的主觀因素
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等方面都處于萌芽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在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方面的承受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這些局限性也往往是導致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出現的重要因素。例如,有的學生在性格上較為調皮好動,這部分學生在課外教學活動中會給教師的管理帶來較大難度,由于他們的天性使然,往往對教師的管理和叮囑并不放在心上。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雖然對于學生的成長能夠帶來較大幫助,但是也會在體育運動中增加學生出現傷害事故的風險。而對于一些性格較為內斂的學生而言,他們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較差,因此在一些課前熱身運動中往往沒有認真準備,而在后續體育運動的開展中,由于熱身活動不足,也會為學生增加出現傷害事故的風險。除去以上身體因素外,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影響傷害事故出現的重要原因。
2 預防小學體育教學中出現傷害事故的有效措施
2.1 加強對教師專業素養的培養
規范化的體育課堂是降低教學出現安全事故的重要前提,身為體育教師,不僅肩負著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同時,還要確保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身心都不會受到傷害,因此,學校方面首先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專業化培訓,要促使教師認識到安全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價值,針對當前頻發的體育教學安全事故開展專題講座或培訓大會,為教師普及可能出現傷害事故的一切因素,同時有針對性地帶領教師進行專業化練習,將心理學、管理學等各領域知識點進行整合,以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另外,通過知識技能大賽以及教學評價等工作的開展,督促教師在專業素養上不斷提升,通過監督和激勵等措施,將安全教育能力和職稱評定以及考核工作掛鉤,確保教師始終在專業素養上具有良好表現。
2.2 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的力度
除去教師之外,學生在主觀方面對安全意識的重視,也是避免傷害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教師要加大安全教育在體育課堂中的滲透力度,首先要從建立規范的課堂紀律做起,由于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在形式上具有較大差別,體育教學更多以課外實踐活動為主,因此,教師要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制訂有針對性的課堂紀律和活動規則,教師還要做到以身作則,帶頭遵守活動規則,要求學生必須穿著運動服參與體育活動,同時身上不能攜帶任何鋒利的硬物,也不能佩戴胸針等飾品。其次,在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要服從教師的指揮安排,嚴禁學生隨意嬉戲打鬧,一旦有出現違反課堂規則的行為,就要及時予以制止和處罰,以此將規則意識和紀律意識在學生心中樹立。另外,生命教育也是在學生主觀方面提高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生命教育的核心目的旨在引導學生熱愛生命、關心自我、關心他人以及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最后,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計劃的、主次輕重的對生命教育進行滲透,以此確保學生在主觀方面就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現概率。
2.3 加強體育設施的檢查維修力度
對體育器材的準備是體育活動的最基本安全預防,同時也是在引發安全事故的諸多因素中,最能有效預防的因素,因此在每次體育活動開始前,教師都要主動對體育器材進行逐一檢查,從而過濾掉那些較為陳舊的、有可能會在體育活動中對學生造成傷害的器具。同時,在體育活動開始前,教師還要以身作則,帶領學生積極進行熱身運動,通過慢跑等方式舒展身體,還要事先檢查清理體育活動開展場地,要特別留意開展體育活動的場地是否平整,對于場地上的碎石塊等明顯能夠對學生帶來傷害的外部因素予以及時排除,從而為后續體育活動的安全開展打下基礎,而學校方面也要加強對體育設施以及相關器材的更換和維修,要加大這方面的資金投入,定期對體育設施和器材進行檢修,以確保體育設施方面對學生可能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2.4 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標準中就曾明確指出,體育教學不僅要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同時還要主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引導。通過前文論述我們也能夠發現,在小學體育活動中,心理健康出現問題也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傷害,因此,教師也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學生心理狀態出現的波動,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在課程設置上積極進行創新,例如在體育教學規劃中加入體育保健課、運動生理課等等有利于學生在身心方面健康成長的課程。同時,為了確保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在每次體育活動開展前都要強調安全意識,督促學生從主觀方面重視體育活動的安全。另外根據安全意識,教師還可以開展相應的實踐課程,例如在運動中扭傷后應該如何自救等等,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將安全意識從理論層面轉化到實踐能力上,從而切實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能力。情緒狀態作為影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持有怎樣的情緒狀態,對于體育活動的開展質量也會帶來一定影響,消極的情緒會大大降低學生的抗擊挫折能力,從而在體育活動中畏手畏腳,這也會增加傷害事故的發生,因此,教師還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對體育鍛煉的好處進行大力宣傳,同時在體育活動中及時給予學生及時的鼓勵,以此確保學生茁壯成長。
3 結語
綜上所述,安全是一切教學活動開展的前提,尤其在體育活動中安全意識更為重要,近幾年來,隨著安全事故在小學體育活動中頻繁出現,如何避免傷害事故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出現也逐漸成為教育界的熱門話題。小學階段作為給學生的成長發展奠定基礎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體育教學的高效開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的提高,而要想確保體育教學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就必須加強對教師在專業素養上的培訓,同時,加大安全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力度,做好對體育設施以及相關器材的檢查維修,另外,教師還要著重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從多個方面入手,為打造一個更加科學、安全、高效的小學體育課堂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中區胥口一箭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