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訓煥 陳森勝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所提出的:“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增強學生體質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本文以班級的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為案例,前期工作把大學生體質健康為主線,采用問卷調查,資料文獻等方法來提取出大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1 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及現狀
1.1 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在人才需求方面,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的人才。新時代給大學生帶來了新的挑戰,新的競爭與機遇。每一個大學生都要努力去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然而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社會上帶來有形的壓力,還有身體上無形的壓力的警告。我們現在看到太多關于大學生心理素質,身體健康等案例,導致的不良后果;改善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迫在眉睫。
1.2 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存在的問題較為突出,通過調查數據表明,大學生的體質總體呈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在步入或者已經步入亞健康狀態,同時大學生身心素質也不斷呈下降趨勢。從高校角度來講,日常課程鍛煉中提升大學生的體質,體育課程的改革都是其突破和改進的方向,以期改善大學生的體質健康。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2020年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體質健康數據庫中大二學生為調查對象,隨機抽取一個班級作為具體數據分析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數據篩選法
數據的核查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隨機抽取一個班級學生的體質健康數據,展開數據分析研究。
2.2.2 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用書面形式間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種調查手段,通過向調查者發出簡明扼要的征詢表,請示填寫對有關問題的意見和建議來間接獲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種方法。發放54份問卷,收回52份,其中,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為96%。
2.2.3 資料文獻法
在調查期間,在網上查閱很多關于大學生體質的資料,以及電子期刊,為這次調查的可靠性提供依據。
2.2.4 訪問調查法
通過和學生聊天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從而得知他們最真實的想法,調查結果分析。
3 大學生健康體質衡量標準及現狀
3.1 學生體質健康現狀
體質健康是指人體處在活動狀態下所表現出的如: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機能,即人體機能活動的狀態與能力。身高、體重是較為直接反映人體形態的指標;肺活量指數表示每千克體重的肺活量,是反映人體機能較為簡單有效的指標;身體素質測試指標主要選取50米跑、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男生1000米跑和女生800米跑。保持良好的運動能力能正向反映出學生在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上的優良比重。
3.2 調查對象身體形態及機能指標
身高、體重兩指標單獨進行對比分析,比較難反映身體形態情況。我們采用BMI,其表達式為:身體質量指數=體重(kg)/身高(m),評價學生身體的勻稱度,間接體現出學生的身體形態和肥胖狀況。按照WHO標準,BMI<18.5屬偏瘦,18.5≤BMI≤23.9屬正常,24≤BMI≤28超重,BMI≥28屬肥胖。
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指標的發育情況影響著肺活量的大小,這些因素的產生,采用肺活量體重指數(肺活量/體重)來進行評價。在1000米(男)、800米(女)測試是評價人體心肺功能和水平,也是衡量人的體質健康況與勞動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進行各運動項目不可缺少的運動素質,對評價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分析得出,男生1000米不及格率在33.7%,女生800米不及格率在35.8%,男女生不及格率比例都是比較高的。
3.3 課余時間多少及怎樣運用課余時間
從調查結果來看,有70%學生的課余時間都在兩個小時以上,但是利用課余時間去鍛煉身體的人卻只占10%,大部分學生都把時間花在其他方面,例如,上網,打游戲,睡覺的比率最大。大學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小社會群體,在大學里有很多東西和初中和高中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像高三的時候,學校會通過舉行跑步來減輕同學們高考的壓力,而上了大學,我們所有的事情靠的只有自己,如果你是一個沒有計劃的人,那么更別說你會抽出時間去鍛煉自己的身體。因此,在大學里如何有效利用課余時間是很重要的,這如何做才能不僅兼顧了學習,還兼顧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3.4 上大學后健康體質水平下降、大學期間的體質健康測試難度大
根據調查顯示,有65%的學生認為上大學后身體健康體質水平下降了,同時他們也認為大學期間的體質健康測試難度比以往要大。根據大學的體質健康測試顯示,800米長跑的合格率較低,造成這種情況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因為長跑是需要長期鍛煉的,如果只是為了適應體質健康測試的話,同學們根本不會花很多時間去鍛煉自己的身體;第二,學校提供的要求不夠嚴格,沒有要求學生每天鍛煉多少分鐘;第三,也可能同學因為學業和考證的原因。所以說,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健康體質水平下降,學校應多舉行各種各樣活動,同時也要鼓勵同學們踴躍參與。初高中階段三點一線的模式到大學生活的自由支配,加之沒有了老師、家長耳提面命的引導教育,大學生的生活支配變成迷茫型、跟風型及自律型幾種模式。大學生在打游戲、刷短視頻及追劇等不良網絡環境影響下日趨嚴峻;穿著“要風度不要溫度”的思想及不良行為也是導致學生體質健康不容樂觀的因素。
3.5 是否有計劃的進行鍛煉、是否認為堅持鍛煉為必要
根據報告顯示,有80%的學生有制訂一個鍛煉的計劃;但是,最終能一直堅持下來的學生僅僅占了15%;堅持不下來的占了65%,我通過訪問調查的方法了解到學生不能堅持下來的原因可能是動力不足,目標不明確和鍛煉的方式過于單一,還有就是對運動健康的知識不了解等。然而只有意志堅定,目標明確的人才會堅持下來,也認為鍛煉非常必要,要堅持定時鍛煉。
4 大學生體質健康結論與建議
4.1 大學生體質健康結論
通過對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大學生體質健康呈現出不斷下降的普遍現狀,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個原因就是自身的自覺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著這樣一種想法:今天干不完的事情,就放著點到明天吧,明天又有一些其他特殊情況,明天再推向明天,一直循環往復,最后這一件事不知道何去何從了。等到了大學,之前信誓旦旦的計劃,最終都會變成一個懶字,為自己的不鍛煉身體找到每一種借口。
第二個原因就是自身的抵制能力。在大學宿舍走一圈,你會發現一個典型規律,就是絕大多數的男生在玩電腦游戲,還有絕大多數的女生在煲電視劇。很多大學生,因為不能抵制住誘惑,一直沉迷在游戲和電視劇中。為了游戲和電視劇,不少的大學生可以待在宿舍里一天不出門,更別說是去體育鍛煉了。
第三個原因就是大學校園的自由性。在大學里面,你的時間是自由的,面對充裕的課外時間,有不少人都選擇參加社團,或有的人選擇在這充裕的課外時間里,學自己感興趣的課外知識等等來消磨時間,但是很少有學生會給自己安排一個合理的體育鍛煉的計劃。面對沒人約束的校園情況,學院也沒有對于體育鍛煉的強制性要求,松散鍛煉是必然的。“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穿著體育教育的始終,以“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礎部分—結束部分”為傳統的四段式教學仍然在體育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學校體育教育模式在符合大多數學生的自身狀況外,應該因人而異,提高身體素質,加強運動技能的學習。
第四個原因就是大學生對運動健康對意識不強。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有助于促進我們對身體健康,默默的在保護我們對身體,所以學校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講座或者其他形式的活動來增強大學生運動健康意識。學校體育課堂常規課的結構松散,運動負荷執行不力直接導致了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下降。而淡化運動技術以及教學和鍛煉內容的不合理,不但影響學生鍛煉的興趣,更降低鍛煉的效果,也是造成中學生體育鍛煉缺失的重要因素。
4.2 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建議
(1)加強體育教育改革,把課外體育活動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實現“課內外一體化”。如某些素質指標要求學生通過課外鍛煉提高,某些技能指標則要求在課堂提高,兩者的結合作為學生成績評定的重要依據。
(2)學校應該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競賽,也可以開展把知識和體育結合起來的活動等等,從而可調動學生對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3)加強體育鍛煉知識的宣傳,開展一些關于運動與健康的知識講座,來不斷增強大學生對運動健康的理解,甚至提高他們自身的體育健身知識。安全是學校體育在實施過程中應該十分重視的問題,但安全問題考慮過多會給學生的體育活動帶來諸多限制。如果一味地為了學生的安全而不考慮鍛煉的效果,更是因噎廢食,應首先從提高中學生身體健康的角度謀劃學校體育的發展。
(4)大學生應該根據自己個人愛好,合理安排時間,明確鍛煉的目的和內容,注意要選擇自己合適的運動量和強度,切莫盲目的進行鍛煉,否則會對身體造成不可言喻的后果。
5 結論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梁啟超先生的這一名言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大學生的心靈,同時告誡了我們,身為大學生要強身健體,迎接未來的挑戰,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大學生是國家社會的未來希望,所以我們要安排自己的鍛煉時間,不斷向德、智、體、美、勞的方向全面發展。
本文系2020年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項目立項課題“關于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現狀分析及干預對策研究—以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為例”(課題編號:pdjh2020b0716)。
(作者單位:1.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2.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體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