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超
射擊項目是我國競技運動中的重點大項,多次在奧運會、亞運會以及世錦賽和世界杯上為國爭光。更有甚者多次承擔著奧運會的“首金”任務,例如陶璐娜、杜麗等射擊名將以及在本次東京奧運會上勇奪首金的女子步槍運動員楊倩等。這是各級領導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射擊項目的信任,讓射擊項目承擔了這么光榮而又神圣的任務。同時筆者作為一名基層業余隊的射擊教練員,備受鼓舞。
自從2020年6月開始,筆者能來江蘇省隊帶隊訓練深感機會難得,這既是一個學習、提升自己的機會同時也是一個與廣大同行互相交流的機會。下面我就通過前期的訓練再結合自己的教學思路簡單的談一談我在執教過程中的一些經驗教訓。望同行們批評指正。
我覺得成功的經驗人和人之間都有著不同的感受,但是給我的最大的成功經驗就是科學的執行好“三從一大”訓練方針。“三從一大”的訓練方針的口號我想廣大搞體育的工作者都不會陌生,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以及人的整體素質的改變,我們對待“三從一大”的訓練方針也要執行的有科學性、有可持續性。不能再簡單的跟隨著字面上的意思簡單的從難從嚴訓練。在這科學的訓練過程中再加上自身的刻苦、認真的訓練精神那就離成功不遠了。
首先要體現射擊訓練的科學性。射擊是一項靜力性的運動項目,同時它又要求選手在訓練的過程中高度的精神集中,并且在思想上做到心無旁騖。而我們在業余隊的訓練中面對的都是剛剛接觸射擊的校園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所帶領的也都是只有2、3年訓齡的年輕隊員,所以在業余訓練中如何科學的規范運動員的思想和動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一:在思想認識上、思維習慣上要科學、規范。在平時訓練過程中要叮囑隊員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精力集中的習慣,在講解射擊訓練的過程中要灌輸隊員良好的思想認識是關鍵的,是重要的。從基礎開始就幫助隊員建立良好的、健康的思想心態。
第二:在動作的學習上要科學、要規范。射擊動作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統一的教學動作,但是每名隊員做出來的動作都應該遵循著“人槍結合緊湊、整體力量協調、平衡以及重心合理、易控”的原則來進行訓練。隊員和隊員之間的形體差異導致了每個人做出來的動作都不可能一樣,但上述原則的遵循我覺得是每個槍種、每名隊員都應該追求的。以我省優秀射擊男子步槍項目運動員盛李豪為例,該隊員在剛進行業余訓練的時候由于人小、力氣小,舉槍動作很難做到位,經常性對“抵跨”“出跨”等關鍵動作做的不到位。我就“一盯一”的站在他的旁邊,幾乎做到每個動作都要給他監控把關,使其能夠在業余訓練的初期就能把握好關鍵動作的質量,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該隊員在做上述動作時能夠將動作做到位,為以后的成績提升打下了較好的技術基礎。
其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就要大力提倡“三從一大”的訓練方針。射擊項目是一項主要依靠運動員細膩的肌肉感覺來精確命中目標的項目,而這種細膩的肌肉感覺則是隨著訓練年限的增加而感受越深的。在業余訓練中多數隊員的年限只有2、3年左右就要參加比賽,訓練時間較長的也只有5年左右。這就需要我們業余隊在訓練的時候多比別人下時間、下功夫、下精力。對于像“立射”和“跪射”這兩個較為細膩的姿勢要不厭其煩的糾正訓練中出現的“小問題”,只有將平時一些容易忽視的小細節糾正到位,運動員將來的發展才能較為順利,成長才能更加平順。
第一:在訓練時間的問題上多與學生就讀學校接觸,在政策上給予保障。為在校生的訓練爭取更多的時間。
第二:在現有的訓練時間、訓練過程中。要抓好訓練過程中的動作質量以及精力投入的程度。充分的利用好現有的時間。使得訓練時間最大化的被利用。下面我就簡單談一下步槍訓練中的質量把握。
(1)臥射:訓練中要抓好動作持久性的訓練,一旦動作調整好后就要堅持抓動作的持久性、一致性。通過持久性的訓練來加深運動員內在的肌肉感覺。在練持久性的同時要注意好內在力量的協調和緊湊。呼吸要有規律性,扳機的擊發力量要柔和、平直以及食指單獨用力。并且要短瞄,擊發要果斷。主要精力應放在心態的平穩保持上。
(2)立射:在訓練中要抓好動作力量上的穩定和協調。抓好“人槍結合”的一體感,腰部要踏實,整體力量要有下沉感。晃動要保持平穩,要提醒隊員敢于在平穩晃動中大膽擊發。在認識上要灌輸隊員“先穩心,再穩身,最后穩槍”的思想。
(3)跪射:在訓練中先要抓好動作“坐”的穩。要感覺像坐在椅子上一樣,人要先坐穩。據槍后人槍結合要緊湊,整體要緊湊感強,內在力量必須要正。跪射的晃動有別于其他二種姿勢,跪射的晃動頻率略快于臥、且范圍小,只要力量正就要求隊員大膽敢于在晃動中擊發。左臂的力量保持要做好,要放松。
在比賽過程中,我認為主要還是抓好隊員的思想心態,因為業余隊的隊員多數欠缺比賽經歷,比賽經驗不足。所以如何抓好業余隊員的比賽發揮在思想上就顯得尤為重要。
第一:在思想上以鼓勵為主。哪怕某個隊員比賽沒有正常發揮出平時的訓練水平也要以鼓勵的方式、方法去和隊員交流,同時再提出這個隊員比賽過程中有欠缺的地方,讓隊員以一種健康的態度來認識比賽。
第二:在比賽過程中或者比賽前要幫助隊員建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多數業余隊的運動員在比賽前容易背上環數包袱。想好怕壞的思想比較重,教練員在這個時候就要主動找運動員交流,摸清他們的思想狀況和心理活動。及時的疏導他們,建立正確的想法,幫助他們將注意力轉移到對動作質量的集中上來。另外在比賽中要避免對“發揮”這個詞的運用,我們的比賽更多的是要“正常反映”運動員的訓練水平。這一點在教練員身上尤其要注意,因為運動員的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是隨著教練員的思想在發生著改變,教練員的一言一行時刻都在影響著運動員。只有教練員和運動員的思想保持了一致,在比賽場上互相配合、相互信任,才有可能使運動員正常發揮自己的實力,更有甚者超常發揮,反映出更好的成績。
當然,在業余訓練的過程中的一些錯誤、教訓也是很多的。在這我就結合自身情況闡明一下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方面,與同行互相學習。
我覺得在業余訓練中最大的誤區就是訓練過程中的拔苗助長以及訓練過程不規范等現象。第一、現在隨著我們國家整體和各個地市對體育越來越重視,這本是一個好的現象,但同時也造成了各個地方的領導重視運動成績,給予金牌、名次和分數等指標任務。這也就造成了我們多數教練不顧青少年運動員的特點,不顧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特征,急于給運動員上大量、上大負荷訓練造成拔苗助長的現象層出不窮。并沒有從業余訓練的角度來選拔人才,來進行長期的、系統的科學訓練,造成了很多運動員在剛出成績的時候就由于各類傷病提前告別運動生涯或者是因為暫時的高成績出的較早,在思想認識上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從而造成曇花一現式的“高水平運動員”。第二、現在雖然各個地方都很重視體育的發展,教練員的人數也在提高,但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了教練員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教練員在教學過程中欠缺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自身的運動經歷體驗。沒有辦法體會到高水平的運動感覺,特別是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在業余訓練方面的投入還不夠,教練員隊伍的組成也多樣化,有的是體育老師兼職的,有的則是其他一些人員兼職模仿著一些專業運動的狀態來執教。這也就形成了教練員水平不高、境界不高的現象,繼而影響到運動員的水平的提高。
最后再談談業余訓練中的射擊運動員選材的幾點體會:
針對上述問題,一是要我們的領導真正的認識到業余訓練的特性,在要成績的同時多創造條件和機會利于青少年運動員的發展,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二是我們的教練員平時要加強業務學習,只有教練員的教學水平提高了才能帶動運動員的成績的提高。在訓練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的科學化進行,要培養運動員的訓練興趣和勁頭,切實的抓好運動員的基本功的訓練。
1 選擇控制能力較強的人
人在完成舉槍瞄準技術動作的過程中,靜止穩定控制能力的強弱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與運動員的運動成績直接相關,運動員能否進入高級運動員的成績檔次與穩定控制能力的強弱密切相關。挑選運動員的第一步是對其進行靜止穩定控制能力的測試。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1 壘彈殼測試方法
讓受測試者一手持乒乓球拍,然后將彈殼擺放在乒乓球拍的拍面上(彈殼立式擺放),讓受測試者在乒乓球拍上壘起彈殼越多越好,壘起彈殼多者可視其為靜止穩定控制能力較好。
1.2 平端白紙測試方法
讓受測試者單手側平舉,手心向上,托著一張8K大的紙,并讓受測試者努力保持靜止狀態時間3秒到5秒,教練員這時觀察被手端起的紙張是否抖動。以抖動幅度的大小作為判斷和評定受測試者靜止穩定控制能力的好壞的標志。
1.3 痕跡測試方法
痕跡測試方法有二種:一種是睜開眼睛完成動作,另一種是閉眼完成狀態下完成動作。讓受測試者手臂前平舉,手持一支鉛筆,筆尖接觸在一張白紙上面,測試時間分別為20秒、40秒和60秒,受測試者的筆尖就會在白紙上留下晃動的痕跡。從而能比較準確的評定一個人的靜止穩定的控制能力。
1.4 隆氏機能測試
隆氏機能測試主要是測試一個人的前庭機能平衡能力的強弱,分為平衡測試和閉目站立測試二種。主要測試一個人單腳站立的平衡能力,讓受測試者完成體操“燕式平衡”的技術動作后,重點是測試閉目站立的時間,單腳閉目站立2分鐘為合格,4分鐘為優秀,時間越長越好。睜眼測試10分鐘為合格。
1.5 身體形態的選材
步槍運動項目的身體形態方面的選材主要是從運動員的整體協調方面考慮的,優先選擇下肢較長的人(下肢較長的人胯高,利于立射動作),另外體型不可太胖、太瘦(太胖則不利于跪射的訓練,太瘦則影響身體的自身穩定)。
2 以腦機能形態選材
人的一切意識行為都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支配下完成的,對腦機能的選材標準重點是觀察大腦小腦對靜止穩定控制能力的支配功能以及運動的協調功能。
2.1 選擇后丘腦部位較寬的人
后丘腦部位是控制穩定能力的高級腦神經系統區域。這個區域發育好的人,對靜止穩定控制能力效果較好。
2.2 選擇前庭運動中樞區域發達的人
人體的運動中樞在前庭部位腦上部,這部位發達的人對運動控制能力較強。
(作者單位:蘇州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