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一丹
摘要在目前就業形勢極其嚴峻和人才輩出時代,無形給當下高職畢業生帶來強大的就業焦慮體驗,適當的就業焦慮是可以促進高職畢業生很好地應對就業壓力,可過度而持久的就業焦慮會加重其心理健康問題的呈現和影響就業的結果。因此本文從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焦慮定義、主要表現、原因和危害進行探討,從而提出相對應的教育對策,促進高職畢業生能夠積極有力應對解決就業的問題。
關鍵詞 高職畢業生 就業焦慮 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7.38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1.054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Anxiety and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HONG Yidan
(Hainan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Wenchang, Hainan 571321)
AbstractAt present, theemployment situationis extremelysevereand talents emerge inlargenumbers, which brings a strong experience of Employment anxiety to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Appropriate employment anxiety can promote the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to deal with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well, but excessive and lasting Employment anxiety will aggravate thei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affect their employ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main performance, causes and harm of employment anxie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so as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mo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to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employment anxiety; educational countermeasures
由于國家越來越對高職院校的重視,并不斷地推動其發展,所以我國的高職院校在近些年不斷擴招,使得高職生的人數越來越多,而高職生作為特殊群體,隨著社會競爭不斷激烈,科學技術的騰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時對于高校畢業生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職生要在同等的競爭壓力下,同本科生、研究生等一同應聘崗位,無疑增加了其就業焦慮,還會引起系列心理問題的出現,因此我們探討就業焦慮的問題很有必要。
1就業焦慮的定義和主要表現
1.1就業焦慮定義
焦慮[1]是個體在面對某種情況下會對其造成心理沖突或挫折時所引發的消極情緒體驗(比如:緊張害怕、煩躁不安、恐慌等等)。適當的焦慮會使高職畢業生產生合理的壓力,能夠激發其斗勁和激情,促進其良好的意識和認知能力,并保持良好的思維狀態,積極面對和解決就業問題。但是過度的焦慮反而使高職畢業生處在一種極度緊張恐慌的狀態,難以平靜,不利于其思維的理解判斷和分析問題,進而影響到其就業情況和心理健康問題。
關于畢業生的就業焦慮的定義,并沒有統一的界定,而是產生了不同釋義。楊宇勃[2]認為就業焦慮是畢業生在求職過程當中受到挫折后,對于當初的就業期望無法實現而產生的失落感。賀雪萍[3]認為就業焦慮是由于自身準備不充分,導致就業受挫,對于就業目標和前途沒法實現而產生不良的消極情緒心理(如:抑郁、煩躁、焦慮等情緒),因此還會影響到其身體、行為上和認知水平的不良水平反應。雖然不同學者有著不同的見解,但是都會統一認為就業焦慮是發生在高校就業期間,畢業生無法實現就業目標愿望,而對其就業情況和身心狀況都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1.2主要表現
1.2.1消極情緒
緊張感。由于高職畢業生一直都是在校園的生活中,享受著學生的生活,可以一想到即將要畢業,即將要尋找工作,即將要步入社會,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感到莫名的緊張焦慮感,他們會擔心自己的找工作面試過程多發生的事情,擔心自己會不會找到如愿的工作,擔心自己真正踏進社會后,會不會適應社會,與同事的人際關系相處會如何等等問題,這是由于這種過度緊張焦慮會使得高職畢業生會害怕面對就業問題,會產生逃避的心理。
自卑感。有些高職畢業生由于是第一次面臨就業問題,經驗不足,擔心自己專業知識水平含量不夠,會過度低估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會產生自卑感,自信心大大打折扣,而這種自卑感會影響到其在求職面試過程中,會過度關注自己的言語表達,生怕說錯話,會過度關注的行為表現,坐姿站姿不自在,縮手縮腳,極度不安,漸漸會引發他們對找工作失去了興趣,會越來越質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影響到其不能正確意識和處理就業過程當中的問題。
恐懼感。有些高職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對自己的能力和表現持有否定的狀態,那么其在面試中會表現不自如,拘謹,膽怯和恐懼,比如,會對面試的環境、招聘工作者、面試的過程等產生強烈的恐懼反應,伴隨手心出汗、心跳加速、發抖等現象,影響到其就業的正常發揮。
1.2.2就業方向迷茫
當今高職畢業生多數為獨生子女,從小到大,父母會操心包辦他們的多數事情,導致其自我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大大減弱,而如今即將面臨就業問題,關乎自己的前途,他們會不知所措,應對就業問題的能力不夠,對于就業的方向感到迷茫。
1.2.3軀體反應
當高職畢業生在討論就業問題時候,會有些就業焦慮的同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胃口不好、睡眠質量差,甚至會出現胸悶現象,呼吸困難等等,這種過度的就業焦慮會影響到其日常的生活學習狀態,不利于其順利地找工作,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發展。
2原因
2.1外在原因
2.1.1社會原因
由于社會對畢業生要求比較高,就業形勢嚴峻,讓高職畢業生承受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引發就業焦慮。一方面有些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為了企業的發展,存在有個人偏見,導致歧視現象的出現,比如性別歧視(重男輕女)、畢業院校歧視(是否畢業于重點高校)、甚至嚴重的還會存在外貌歧視等等。另一方面有些用人單位會存在關系戶現象,重關系、走后門、輕才能導致就業不公平現象等等。以上這些原因會使有些高職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會產生質疑,苦惱,驚恐不安,顧慮重重。
2.1.2家庭原因
由于現代家庭獨生子女居多,顯然父母會把全部的希望期盼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他們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個的子女能為自己爭口氣,找到一份好工作為自己添光彩。父母這樣的期盼期待無形中會給畢業生帶來沉甸甸的壓力前行,會產生過多的消極情緒應對就業壓力。另一方面如果父母沒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沒有一定的關系,有些高職畢業生會對自己能夠成功就業充滿疑慮和焦慮。所以在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對于自己的教育存在著強烈的個人主義,缺乏正確引導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觀,沒能加強挫折鍛煉的教育,往往會使高職畢業生產生心里不安,引發就業焦慮。
2.1.3學校原因
一方面由于近些年高職院校不斷擴招,高職畢業生的數量不斷迅速增長,導致就業崗位明顯不夠,就業難度加大。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開設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過于形式,只是注重課堂上的教育,缺乏實踐化,有些高校教師沒有行企業經驗,缺乏對市場的信息的獲取度和敏感度,缺乏給高職畢業生創業教育的環境,并不能針對性地對高職畢業生給予及時地進行政策輔導和引導高效率的就業,所以這樣的教學活動并未取得實際作用的效果。最后學校的心理工作滯后,由于心理咨詢老師面對的對象是全校師生,加上心理咨詢師人數不夠,他們的專業水平能力參差不齊,往往會使其對高職畢業生的關注度不夠,不能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基于以上很多高職畢業生會對自己的前途充滿疑惑,感到迷茫,加重就業焦慮。
2.2內在原因
2.2.1自我認知偏差
由于高職畢業生涉世未深,看問題較為簡單化,分析問題能力欠缺,在學校的教育中缺乏社會經驗,自己會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能力,導致不能從實際出發,不能客觀分析自己的情況和就業的情況,而是滿腦子的理想化主義和行為上的跟風就業,看到其他同學投簡歷哪個崗位,自己也隨而投之,出現一個崗位幾十人相競爭的場面,慘不忍睹。另外還有一些同學在就業問題上,一直都是思想占據上風,怨天尤人,埋怨自己生活的時代壓力過大,會覺得即使自己努力去應聘,也一定會應聘不上的,所以在行動上會更加退縮,不敢去面對就業困難的情況,出現不良情緒的反應,忐忑不安,食之無味,夜不能寐,越來越焦慮。
2.2.2過度期待就業前景
有些高職畢業生不能切合實際定位自己,一心只想奔著沿海大城市或者一線城市,一心只想進入高收入,工作輕松的單位崗位,他們的關注點只在于工資待遇、單位所處城市位置、卻忽略了自身的專業實力,促使其在就業過程中,出現就高不就低的現象,導致屢試屢敗,就業信心大受打擊,逐漸地出現就業緊張焦慮感,憂慮不安。
2.2.3心理不成熟
高職生處在青少年期,心理發展不夠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情緒不穩定。由于獨生子女居多,他們多數生活在比較舒服安逸的環境中,往往會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敏感多慮,怕面對挫折,心理承受挫折能力差,自尊心強,但是缺乏社會實踐的磨煉,缺乏吃苦耐勞的特質,所以一旦在就業求職過程中,遇到情況,便表現出不安甚至逃避,越是回避逃避就業壓力,會是加重就業焦慮。
3就業焦慮的危害
3.1危及身心健康
適當的就業焦慮可以促進高職畢業生產生積極的動力和激情。由于高職畢業生缺乏社會實踐經驗,抗壓能力相對比較薄弱,在遇到客觀的就業挫折時候,自己主觀卻不能很好應對,因此越來越焦慮。持續或者過度的就業焦慮不但可以影響到高職畢業生的正常生活,還會對其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比如身體方面會出現肌肉緊張,手抖,心慌失眠,呼吸不順,口腔潰瘍等疾病。心理方面,往往會出現情緒低落,抑郁,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記憶力下降,注意力沒法集中,會低估自己的就業能力水平,甚至否定自己的一無是處,在人際關系當中,也會表現出脾氣不穩定,情緒的多變等。以上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高職畢業生的身心健康受到破壞。
3.2擇業困難
如果當高職畢業生在長久持續的就業焦慮中無法釋懷,焦慮心理找不到合適的宣泄方法,那么慢慢會演變成就業恐懼,身心煩躁,會不知道選擇哪種行業那種崗位為好,對于選擇搖擺不定,較為畏縮,甚至嚴重的還會逃避就業,不愿意再去面對就業問題,顯得束手無策,因此在良好的就業面前,會失去機會,進而影響就業和個人的才能展示。
4教育對策
4.1社會層面
政府應該給高職畢業生提供一定的就業鍛煉平臺,讓其能夠把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和社會鍛煉銜接上,以便為了更好的獲取到合適的崗位奠定基礎。另外用人單位應該給高職畢業生提供一定的寬松條件,不要帶著歧視的眼光去區別對待高職畢業生和區別對待男女高職畢業生,盡量做到斬除關系戶的這種不良招聘風氣,做到可以公平公正地錄用合適的人才,可以為單位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4.2家庭層面
家人和親朋好友不單在物質層面給予高職畢業生大力支持,更需要在精神層面給予極大的人文關懷。家人們對待子女的就業,不要帶有個人的想法觀念去強制要求子女服從,不要過分地要求子女尋找工作崗位和性質,而是應從長輩的角度出發,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以供高職畢業生參考,最終的決定權在于子女手中。另外要多與子女溝通,聽聽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想法,并與子女共同面對就業難,就業焦慮等。
4.3學校層面
首先高職院校應加大力度在于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的課程,不單讓高職畢業生正確面對就業形勢難的問題,解讀就業政策,了解如何簡歷的制作,如何獲取就業信息,注意在求職就業中可能會遇到的陷阱,還要了解面試的技巧等等;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的教師要有行企業的經驗,這樣才有更多的經驗把課程的內容緊密聯系社會實踐,對于畢業生才有更好的引導促進作用。其次高職院校還要發揮校企合作,能夠為高職畢業生提供可靠的就業渠道。最后高職院校應加強心理咨詢中心的建設,提供心理咨詢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定期開展系列的就業焦慮講座,能夠做到早發現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焦慮,早干預,以便讓其能夠以更好更佳的姿態迎接應聘工作。
4.4個人層面
首先高職畢業生應在結合現實實際情況下合理地評價自己,定位自己,認知自我,為就業做準備。根據就業環境的崗位要求,適當調節自我的就業期待值,制定合乎現實的就業目標,使自己能夠更有信心面對就業。其次轉變觀念。高職畢業生在遇到就業挫折時候,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就業觀念,摒除在一線城市、高工資等要求,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能力,先就業,鍛煉好自己的能力后,才可以有條件慢慢擇業。最后總結就業失敗的經驗。在求職面試的過程中,遭受到就業的失敗挫折,屬于正常的現象,高職畢業生要有勇氣面對失敗,不畏縮,越戰越勇,要及時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減少就業焦慮。
基金項目: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7年度院級教科研項目《基于社會支持框架視域下高職畢業生就業焦慮心理問題的研究》(項目編號:Hwyjg2017-0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張莉.大學畢業生就業焦慮及應對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1,27(08):12-14.
[2]楊宇孛.大學畢業生就業焦慮問題研究綜述[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 23(5):23-25.
[3]賀雪萍,王斌.當代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0, 19(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