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欣 馮永寧 周猛 鄭成華
摘要本文基于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結合筆者所在單位工作實踐,依托專業學科優勢,從夯實全過程精準管理服務、全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改革入手,構建和完善了創新創業教育實踐“1234”體系。即圍繞“一個目標”、做到“兩個結合”、夯實“三大保障”、落實“四項舉措”,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創業教育實踐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和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從深化組織管理與服務、加強科教結合、推進協同育人、強化教師指導四個方面深入推進雙創教育實踐,不斷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及綜合素質。實踐體系經過三年的不斷實踐探索,在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綜合素質提升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關鍵詞 立德樹人 綜合素質 創新創業 “1234”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7.38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1.058
TheConstructionandPracticeofthePracticeSystem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BasedontheComprehensiveImprovementofStudents’ComprehensiveQuality
XIN Xin, FENG Yongning, ZHOU Meng, ZHENG Chenghua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5)
Abstract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mbined with the work practice of the author’s unit,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d improves the "1234"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from consolidat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accurate management services and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That is, around the "one goal", achieving "two combinations", consolidating "Three Guarantees", implementing "four measures", centering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integrat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into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and mechanism,deepening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trengthen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promoting collaborative education,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Strengthen teachers’ guidance,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deepen the reform,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 three years of continuous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thepractice system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1234" system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高校應該建立進階遞進式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并且制定出過程化和差異化的考核評價體系,提高創新創業教育中實踐環節的比重。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洪流中,高校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如何構建起面向全體學生的、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以“創新創業意識和精神培養、綜合素質提升”為核心的教育實踐體系,成為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1圍繞“一個目標”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順應時代潮流,堅持品行修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維創新“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發揮學科優勢,細化分類指導,構建和完善環境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生態系統,以及全學院關心支持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圖1)。

2做到“兩個結合”
將創新創業工作與教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和學科評估指標體系相結合,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突出自身優勢與特色,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務必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納入人才培養體系。
培養師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師風教風學風共同建設,并且將創新創業教育與終生學習結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務必將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3夯實“三大保障”
3.1加強雙創工作體制機制建設
組織實施保障機制:成立雙創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指導委員會;建立教學辦和科研辦牽頭,教研室、學工辦、實驗室等部門協同聯動,齊抓共管,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全方位指導服務的雙創工作機制。
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相關工作;學院班子成員利用教研室例會、黨支部活動安排部署雙創教育實踐相關工作。構建創新創業導師庫,強化雙創教育指導;導師除完成雙創教育外,主要進行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評審、作品打磨完善等。
教師層面的激勵機制:將指導創新創業競賽獲獎納入人才引進、崗位、職稱評定以及年底績效考核中;加強政策引導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激勵作用,增加對教師雙創考核要求及獎勵力度。
學生層面的激勵機制:加大對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經費和條件支持;在免試研究生推薦,綜合測評和各類評優評先中加大對創新創業獲獎的政策傾斜力度;選出創新創業典型并予以表彰。
3.2加強雙創教育實踐體系建設
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構建分層分類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一年級著重進行創新創業基礎教育,二年級進行創新創業能力提升,高年級學生將進行創新創業實戰,形成高年級帶動低年級的雙創課程與實踐體系。同時加強雙創教育宣講,舉辦高水平講座及論壇,依托各級各類學術講座和論壇,營造濃厚氛圍,不斷探索和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目前建設的創新創業課程有水工藝與工程新技術、發明創造思維與水處理技術變革、陜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項目環境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與實踐,相關教材也在積極編寫中。
雙創師資隊伍體系:構建“專兼結合、校內外結合”的雙創導師庫,加強雙創教育師資隊伍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和培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體系建設;王曉昌、周敏老師入選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王社平、章方靖等4位校外導師受聘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導師,同時建立學院創新創業導師庫。
創新創業實踐體系:依托學院“3+3”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體系,將雙創教育實踐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充分發揮“第二課堂”教育管理對雙創教育實踐的支撐和促進作用,努力構建全員參與、全過程管理和全方位指導服務的雙創教育實踐體系。
3.3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建設
依托專業學科優勢,推動校內外雙創教育實踐基地和平臺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級、省部級平臺對雙創教育實踐的支撐作用,提高雙創教育實踐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各平臺基地之間胡同聯動,形成協同育人、互促增效的良性循環。
4落實“四項舉措”
4.1深化組織管理,實現精準服務
成立工作領導小組以及競賽指導委員會,對學院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進行研究、規劃、指導和服務。建立教學辦和科研辦牽頭,教研室、學工辦、實驗室等部門齊抓共管、全員參與的創新創業工作機制。制定完善《創新創業工作管理實施方案》,明確了創新創業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細則和相關獎勵制度。將科研項目、大創項目、SSRT項目、社會實踐及志愿者活動等與競賽有機結合,實現不同項目間的互通聯動。雙創競賽、大創項目、SSRT項目等實施全過程管理,提高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精準管理、指導和服務。構建服務項目豐富的組織管理體系,最終達到深化組織管理的目標。針對創新創業競賽實行全過程管理指導服務,進一步提高獲獎數量及層次。
4.2加強科教結合,催生雙創成果
加強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及學科建設相融合。把優質學科資源轉化為雙創教育資源,結合專業教育,依托學科優勢,構建環富有環境類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使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培養學生貫通專業和跨專業創新能力。
促進教師的科研項目與各級各類競賽項目的精準轉化和對接。確保教師在指導競賽過程中,同時能夠用專業知識指導學生科研和學習,以賽促課、課賽結合,從而實現雙創教育和專業知識教育的相互促進,教學相長,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中。
充分發揮第二課堂教育的作用。以各類競賽作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在實踐中積累創業經驗,在競賽過程中促進不同學段學生的互相交流學習,形成濃郁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學科負責人、學術帶頭人、院領導班子引領示范,輻射帶動全體教師投身創新創業指導服務,催生高質量高層次的雙創成果。
4.3加強校企合作,推進協同育人
加強校企合作,選派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和實訓,學習和了解工程實際中的實際問題,以及針對實際問題和難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同時,讓學生學習和了解企業如何有效實現科技成果和科技技術的實際轉化和商業化運作,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水平。先后與西安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成明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開高壓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蔚藍節能環境科技集團等多家企業達成協同育人協議。與西安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建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被評為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中國生態環境產教聯盟(北控水務)、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生態文明教育研究分會(清華大學)發起單位。
推進協同育人,充分發揮企業的重要主體作用。學院主動集成社會資源投入創新人才培養,通過技術服務等環節促進企業發展,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協同育人、共建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等。在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方面近年來形成了“教學資源共享、專業特色突出”的特征。
4.4強化導師指導,精心打造品牌
強化創新創業活動的指導服務,通過學業導師、朋輩導師、校外導師三大導師制的實施,進一步提高有效指導時間和力度,使學生能夠及時有效的完成項目孵化與打磨提升。辦好創新創業論壇,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主辦全國環境友好科技競賽,承辦全國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校賽,主辦環保工藝品大賽。打造雙創品牌活動,逐步形成三庫一論壇和三賽一平臺等特色品牌。
5實踐探索與成效
基于前期大量實踐積累,2017年年底,創新創業工作“多位一體”促進機制、創新創業教育實踐“1234”體系以及競賽全過程管理服務機制已經搭建完成,并于2017年至2020年期間進行了為期近三年的實踐探索。實踐證明,創新創業“1234”教育實踐體系可有效提高雙創工作的實效性,學生參與雙創活動的積極性、教師指導競賽的積極性以及獲獎數量和層次都得到了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顯著增強,基于學科競賽的實踐訓練使得學生綜合素質得以全面提升。
該教育實踐體系的實施,在雙創競賽獲獎、學生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和申請的專利、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充分驗證了該體系的實用性和實效性。學院年均,大創項目立項20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級12項;年均,SSRT項目立項25項,重點項目10項,一般項目15項。每年累計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20余項;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年均獲獎300余項,其中國際級8項,國家級120項,省級100余項。圍繞雙創競賽、大創項目、SSRT項目等發表論文10余篇(SCI一區論文2篇),申請授權專利11項,研發設備5套,網站2個,APP3個。依托創新創業成果,免試研究生數量和學校層次不斷提高,1人因科研創新能力突出被保送至清華大學(碩博連讀)。獲批陜西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院系;獲批陜西省首批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創新創業教育成效顯著,60%以上學生投身雙創競賽、大創項目、SSRT項目及教師科研項目等創新創業熱潮中,進一步培養和壯大了“雙創”生力軍,學生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得到了有效提升,為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基金項目:陜西省2018年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3+3’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編號:2018FXM04);2018年度陜西省學校共青團工作研究課題“新時期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有效途徑及‘多位一體’促進機制研究”(項目編號:SXGQT2018YB44)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EB/OL].(2015-05-13).http://www.gov.cn/xinwen/2015-05/13/content_2861327.htm.
[2]劉財勇,劉柏森,呂德剛.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質量管理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5:12-13.
[3]常青,李力.高校“多維型”創新創業實踐育人體系建設與運行機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142-146.
[4]葛凌樺,陳德虎,王勇能.大學生創業精神及其培育路徑探析[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