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 ?要: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復合體。當代中學生普遍存在不思進取、安于現狀的狀態,因此,班級文化建設在班級管理中至關重要,是班級管理中的靈魂。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不僅有利于班風的形成,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管理;班主任
一、班級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班級文化建設以讓班級充滿活力,充滿昂揚向上為目的,應具有班級特色,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富有成長特色氛圍,重在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班級文化建設還應該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創造力,積極主動的參與班級文化建設的布置,讓每位成為都能找到歸屬感,進而培養自己主人翁的精神,把班級當做自己的家,每天可以在校開心的生活。傳統的班級建設模式往往以集體為中心,忽視個體,只重共性,忽視個性,往往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所以,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尤其是特色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學生個性全面和諧性發展,就成為學校班級教育管理的主要內容。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兩大功能
(一)德育功能
第一,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學生每天面對各科文化課,課與課直接又沒有直接的銜接,難免會出現情緒緊張,壓力無法釋放的時候,看見教室自己設計而又非常喜歡的作品,或者看見某一次表嚴節目時班級取得的榮譽,心情自然會舒緩很多。學生在優美的環境紅陶冶情操,觸景生情,從而可以好好激發學習的斗志。
第二,有利于規范學生的行為。班級文化建設中就有一面“班級公約”,上面寫著健全的規章制度,每時每刻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已經言行方面進行約束。當你走在干凈的教室里面,你會隨便亂丟垃圾嗎?你會在桌子上亂涂亂畫嗎?肯定不會,班級共約慢慢的就會告訴你,這些行為在教室里面是不允許的,它會隨時規范你的行為,
第三,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協作精神。班級文化建設代表整個班級的形象,班級文化建設中會包含班級集體曾經取得的一些榮威,比如運動會的獲獎情況,讀書節的獲獎情況,很多同學在這種氛圍中培養了自己的集體榮譽感,做事情之前會想到個人服從集體。
第四,可以更加豐富孩子的精神文化。教室里面的每一堵墻,似乎都是會說話的,上面羅列了很多的名人名言,讓他們在這些名人名言中找到自己的座右銘,從而充實自己的內心。我們的孩子在展示或者自己介紹班級文化的時候,也能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精神,也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二)美育功能
班級文化建設往往充滿著美感,當同學們在對班級文化建設進行設計的時候,會融入很多色彩,所以整個教室里看起來非常美觀。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何況是我們每天生活的教室,用他們自己的審美觀打造出整潔漂亮的教室,打造出文明禮貌的語言,在這個過程又能提高他們鑒賞美、追求美、創造美的能力,盡可能的用諸如“大方”、“優雅”、“和諧”這些之類的詞語,進而讓自己向這些詞靠齊,發現美、創造美、追求美成為他們現在以及以后生活的必需品。
三、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一)建立可行的班級規章制度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班級文化建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班級規章制度的建設。只有讓學生在規范中成長,在規范中懂得規則,才能讓他們以后直至踏入社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班規應該包括:考勤、儀容儀表、文明禮儀、作業常規、衛生等最基本的規章制度,在這些最基本的規章制度前提下,進一步完善班級的其他規章制度。當然,可以民主的形式進行討論,讓學生在這個過程逐步認識班級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制度管人,流程做事”。
(二)引導學生,促進認知
班主任是學生的人生導師,作為班主任老師,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起引導作用。班主任老師在和學習日常相處的時間最多,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次班會,精心設計,融入紅色基因,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等,尤其是初三的最后時段,學生壓力很大,教他們學會“陽光、自信、堅強”用來處理生活中的苦與樂。作為一個班主任,應該是一個設計師,班級文化發展方向的設計師。
(三)班主任老師以身作則,親自實踐
班主任老師要求學生做什么,自己也應該以身作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早自習要求學生7點15進校,那班主任老師就應該在這之前進校;要求學生每天鍛煉身體,你最好也跟著學生跑跑。尤其是初三的孩子,除了學業的壓力之后,還要面臨體育中考,每次跑步你帶著他們一起跑,不但可以真正的融進學生這個團體,同時整個班級也會更加團結,他們的集體責任感,那么班級文化就會更加凝聚人心。
(四)對班級活動進行及時反饋總結
班級文化是逐步得到完善的,每一次活動之后,當學生經歷過“自主、創新、拼搏”之后,要對這些活動及時總結,比如運動會之后,把采集到的照片整理出來,以海報的形式貼在教室,既可以對積極參加活動同學的一種表彰和肯定,又能對一部分同學進行鼓舞,爭取下次也出現在運動場上。一旦形成了這種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就會不知不覺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時刻保持“這是我的班級”的思想覺悟,時刻會注重班級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成長。
四、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班級文化建設是立足于學校、學生和教師三者,充分借助優良的校風、學風來建設本班的班級文化。班級文化也是一門潛在的課程,需要班主任老師和學生一起努力制定良好的文化氣息和特色氛圍,班級文化建設,不僅僅是喊喊口號那么簡單,更應該是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在校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班級找到自己的歸屬感。有智慧的班級文化必定以小顯大、由近致遠,善于旁敲側擊,以四兩撥千斤的神奇力量解決各種問題。
新課標下的教學,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思想有多遠,人就可以走多遠。班級文化建設,給學生帶來了無限的激情和快樂,給學生提供了特長發揮的舞臺,無形中發揮了集體的力量。班主任老師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與學生一起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彼此會更加珍惜共同努力的成果,因此,努力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建設,對于班級管理起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金梅,《班級文化建設研究》,高教學刊,2016年21期.
[2]石永紅,《淺談班級文化建設在班級自主管理中的重要性》,新課程(下)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