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亞蓉
摘要新時代高校教師面臨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和挑戰,學校教師黨支部就是凝聚力量,把教師的戰斗力激發出來,使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建設一支能應對諸多時代挑戰和新要求的教師隊伍,教師黨支部承擔著強化自身政治建設提高政治覺悟的重要功能。本文試圖從教師黨員教育學習機制、黨支部建設機制、黨員發展機制、黨內關懷幫扶服務機制、黨員考核評價機制五個方面試探高等學校教師黨支部發揮作用的機制。
關鍵詞 新時代 高校 教師黨支部 機制研究
中圖分類號:D267.6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7.022
ResearchontheMechanismofUniversityTeachers’PartyBranchintheNewEra
FAN Yarong
(School of Marxism, Lanzhou Petrochemical Polytechnic, Lanzhou, Gansu 730060)
AbstractIn the new era,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faced with pressure and challenges from many aspects. The Party branch of teachers in schools is to gather their strength and stimulate the fighting power of teachers, so as to maximize the role of the battle bastion of the grass-roots party branches, and to build a team of teachers who can meet many challenges and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e branch of the teacher party is responsible for strengthening its own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political awarenes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he role of the Party bran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five aspects: the education and learning mechanism of teachers, the constructionmechanismof theParty branch, the developmentmechanismofthe partymembers,theservice mechanism of the party care and assistance, an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he party members.
Keywordsthe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 Party Branch; mechanism research
高等學校知識分子云集,是當今社會非常重要的知識群體集結地,因此,也聚集了各種文化和先進思想。高等學校還有一批批思想活躍、追求上進、易于接受新思想的青年學生,這些都是高校黨建工作得天獨厚的資源。其黨建工作開展的順暢與否,效果明顯與否,質量好壞關聯著高等學校未來的成長,黨建工作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關注。為了迎接新時期的新要求與新挑戰,進一步推進黨建工作,高校必須從觀念、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以更加完全、新穎、科學的工作實踐,促成理想的效果。[1]本文期望突破黨建工作遇到的瓶頸,著重針對黨員教育管理學習的長效機制、黨支部建設機制、黨員發展機制、黨內關懷服務機制、黨員考核評價機制進行研究,探索高校教師黨支部發揮作用的機制。
十九大以來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章》,2019年5月6日起施行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以及2018年10月28日起施行《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對基層黨支部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出明確規定,成為黨支部教育管理黨員事務的基礎遵循。作為基層黨支部的最基本的職能,也是黨的建設的最慣常的工作就是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黨組織有義務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引導黨員形成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堅定崇高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實踐鍛煉中增強黨性,在學習教育中提高素質;模范的履行黨員義務,適度的行使黨員權利,最大限度地發揚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經常化、規范化,黨支部要持續關注、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引導廣大黨員不斷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各類知識,增強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3]
1建立黨員教育學習長效化機制
基于黨章的制度性規范,結合教師黨員的專業背景和教學科研任務,貫徹黨章精神,建立黨員教育學習的長效化機制。主要結合高校教師的業務要求,加強理論深造,更新研學形式。試探推廣“互聯網+”學習形式,依托黨員釘釘群、學習強國等平臺,組織黨員在線學習,建立完善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檔案管理機制,確保學習有計劃、有督查、有檢查,使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利用學習強國平臺持續長效學習,激發理論學習氛圍,各高校黨支部可以用學習強國積分作為考核黨員學習檢測的指標之一,用積分排名,年終評選“學習達人”,“挑戰達人”等手段,激發黨員教師的學習積極性。結合自身工作和學習,切實將新思想轉化為提升思想政治素養和教育理論素養的行動。
利用各類線上學習平臺提供的專題講座,思想理論提升講堂等理論學習的機會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活動。同時,發揮線下現場教學培訓的機會,拓展黨員學習提升的機會。做好監督,促進學習的氛圍,如在線上學習時可以利用黨員群內打卡考核監督學習的方式,有利于黨員你追我趕求上進。
組織教師黨員定期學習先鋒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集體觀看學習《感動中國》《道德模范》,以學習先鋒模范的事跡,汲取榜樣的力量,明確自己之責任,身體力行。
守牢意識形態下線,增強黨員的思想陣地管理。嚴正講堂規則要求,讓教師黨員牢牢樹立“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守紀律,公開言論守規矩”,制定高校教師《課堂教學“十不準”》并加強檢查監督,確保課堂教育的紀律性和公開場合言論正確性方向。
樹立黨建教育先鋒品牌,融業務,促發展,樹先鋒,傳幫帶。將基層黨建的組織力轉化為教師專業提升的發展力。關注青年黨員教師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業務提升工程,青年教師的發展規劃,對青年教師貫徹實行“傳幫帶”的三年導師制,給青年教師的發展進行規劃,讓他們找到目標,通過樹立、學習身邊的榜樣。引導黨員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施展黨員前鋒表率作用,擔保講學、科研等每項使命的完成。
在黨員教和育中,解決學習信息化問題。黨建工作信息化是當前時代互聯網發展的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建信息化建設應用十分重視。黨建信息化在近年來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種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和管理黨員的形式順應時代了發展的潮流,推進了黨員教育管理現代化。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發展,使原來的政策理論宣講由單一型方式向復合型方式轉變,使得黨員教育兼具豐富性、服務性、生動性、親切性。首先,充分發揮互聯網雙向交互的特點,是黨員由被動灌輸轉向自主參與學習。其次,大力發揮網絡的公開便捷的特點,使黨員學習地點隨意化,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自主學習。再次,發揮網絡傳播快速的特點,使學習內容豐富新穎,學習者自由選擇度增大。
2制定具體的黨支部建設機制,保證黨支部建設的明晰化,規矩化
在依據《共產黨章程》和《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聯系支部黨員的學科部背景和自身專業實際,制訂具體的支部建設機制。制定和完善《支部黨員人人講黨課活動策劃方案》、《教工黨支部黨員講黨史微黨課計劃》《教工黨支部黨員談心談話活動計劃》《教工黨支部聯系師生,服務群眾活動方案》《“三會一課”制度》等相關制度,以規范活動規則,來提高黨內組織生活質量。“把標準化制度建設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發揚嚴格務實的作風,堅持落在實處,重視細微工作,確保取得實效。[4]”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首先,要以科學的規章制度為黨的建設保駕護航,要以科學的機制確保黨的建設有序推進;使黨支部建設呈現規范化、科學化態勢,最終逐漸實現黨支部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目標,進而使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得以全面提高。[5]
黨支部按要求在每個月相對固定的一天開展主題黨日。主題黨日要根據黨員當前的思想狀態和目前工作的現狀相貼近,有針對性的組織黨員集中學習相關講話和條例,組織黨員參與民主議事和開展志愿服務等。[6]結合支部實際和學校中心工作的規律,創新主題黨日活動形式,切近思想、切近實際、切近群眾圍繞高校中心工作,以黨建為引領、以教學、科研為抓手,互動發展。作為黨支部組織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支部黨員可以全程指導大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把社會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通過全過程地理論指導、社會調研和社會服務,進一步增強了社會實踐育人功能的發揮,同時也幫助思想教師進一步深入了解了省情民情,為充分挖掘體現地方特色的教科研資源,為切實提高思想政治的黨性、學理性教學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3建立符合本支部專業和中心工作特點的黨員發展機制
教工黨支部的主要天職之一是“培養教育入黨積極分子,做好發展黨員工作。”[7]對渴求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教和養成是黨支部的基本任務。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黨章》第五,第六,第七條執行。根據教師的學歷專業和業務特色,結合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背景和學科特點,按照標準化的發展程序發展黨員。首先,對要求加入共產黨,呈遞入黨申請書的教師,黨支部擇優預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其次,黨支部對申請人經過與其談心談話,然后指定1~2名優秀黨員擔任培養人。第三步,黨支部召開支委會,確定入黨積極分子,支委會討論通過上報,黨委組織部門匯總備案。[8]第四步,黨支部、培養人引導、培養,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全面考察。主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通過深入課堂聽課,觀察其平時工作的表現,考察其思想政治傾向和對黨的理論,黨組織的認識;第五步,黨支部、培養人定期填寫《入黨積極分子考察登記表》,每季度由培養人填寫、黨支部簽署意見,確定為發展對象。并且黨支部每半年作一次寫實性考察鑒定。[9]黨支部堅決執行:發展黨員,必須把政治規范放在首位,經過支部,遵循個別接收的規則。
4創立長效黨內關懷幫扶服務機制
中共中央辦公廳于2019年2月2日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內關懷幫扶辦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傳承弘揚黨的革命傳統,總結提煉基層有效做法,把“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10]的要求具體化,是新時代增強黨內關懷幫扶的主要遵循。建立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本著促進黨內和諧、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的精神,深入開展“五送一建”活動(即為困難黨員送精神、送政策、送技能、送醫保、送關愛)[11]建立關愛幫扶長效機制。
建立各方面比較艱難黨員信息臺賬,臺賬信息主要包括黨員艱難的事由信息、家庭人員狀況、家庭收入來源、家庭勞動力狀況、致困難原因。根據具體情況支部指定幫扶人和擬定的幫扶措施等。在實施幫扶的過程中再根據進展和家庭狀況的改變每年調整一次,實行動態解決辦法,在支部記錄里明細的記載管理變化信息動態。
幫扶辦法及要求。“幫扶人員采取登門走訪、打電話、寫信等多種途徑,從精神、物質、技術、資金、信息、項目等方面為幫扶對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幫扶人員到幫扶對象居住地走訪每年不少于2次。”一般正常在建黨日、年初、新春佳節等一些重大節假日前后走訪。平時要是出現特殊情況,根據需要隨時幫扶。
幫扶的方式根據黨員的具體困難而定,可以用多種形式。設立困難黨員幫扶基金,并嚴格申請上級組織部門負責管理。應用黨費調撥、財務支撐、黨員捐款等方式,多方面張羅幫扶基金。
對黨員送精神的關懷、送政策的幫扶,走訪慰問。經常定期展開研討會,談心談話,開辦講座,有針對性的制作一些宣傳欄目、開通專人專線負責的咨詢電話、對特需困難人員上門走訪等多種形式關懷關心。確定7月作為“談心談話月”,支部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談心談話對象,確保每位黨員談心1次。另外,在重大節假日前后,定期走訪慰問老黨員、離退休黨員;如黨員患病住醫院,或者生活遇到困難,發生重大災難時,及時走訪慰問。
黨費減免。生活艱難的黨員可以經由本人提出申請,支部討論提出意見,上級黨組織批準后,可以減免黨費。
5依據黨章黨規制定黨員考核評價機制
依據《黨章》和《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制定出比較明細的黨員考核評價制度。查核原則是日常審核,按期檢查、年度分析。日常查核通過參與組織生活的表現、政治立場、繳納黨費、學情情況、先鋒表率作用的闡揚程度,定期的談心談話和其他黨員群眾反映的情景來查核。黨支部每季度對黨員參與組織生活和學習進行定期查看公布。黨支部對黨員每年度至少要有1次全面剖析,找出問題,以便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支委會對根據日常考核記錄情況,結合黨員的自我個人總結,給黨員定格,可以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6小結
黨支部是黨最基層的組織,其發揮著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等多方面的作用,也是黨組織發揮的服務型、創新型、學習型功能的主要陣地。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一方面擔負著通過機制創新最大程度提高高校知識分子的自身的政治素養和黨性的修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保障教書育人的艱巨任務,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機制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課題項目:本文是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科研項目“新時代高校教師樣板黨支部作用發揮機制和平臺研究”(項目編號YJ2020-1)
參考文獻
[1]辛帥.新時期黨建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0): 152-153.
[2]中共中央.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N].人民日報, 2019-5-22(01).
[3]中共中央.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N].人民日報, 2018-11-26(01).
[4]李庚香.黨的建設質量提升方式的“內卷化”問題和突破路徑[J].領導科學,2019(17):5-16.
[5]王吉全.習近平點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關鍵[EB/OL].人民網, 2018-7-17 (1) [2021-05-24] .http://politics.people.com.cn/ n1/2018/0717/c1001-30152190.html
[6]潘海英,谷勝舉,楊德.黨支部主題黨日: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的制度保證——加強黨支部建設研究舉隅[J].現代企業文化,2019(27).
[7]中共中央辦公廳中辦發〔2014〕33號.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D].無憂考網.黨支部發展黨員程序流程[DB/OL],2015-11-13 https://www.51test.net/show/6141826.html
[8]無憂考網.黨支部發展黨員程序流程[DB/OL],2015-11-13 https:// www.51test.net/show/6141826.html
[9]劉景坡.國有企業黨內激勵關懷幫扶現狀調查及分析[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9(24).
[10]公務員之家.縣黨內幫扶關懷激勵制度[DB/OL] https:// www.gwyoo.com/Article/shijicailiao/gzzd/200906/213362.html
[11]公務員之家.縣黨內幫扶關懷激勵制度[DB/OL] https:// www.gwyoo.com/Article/shijicailiao/gzzd/200906/21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