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保荃 包科杰 郭傳慧



摘要: 隨著“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啟動,各高職院校相繼開展“X”證書的培訓考證工作。怎樣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即證書與課程的深度融合問題日益凸顯。本文結合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骨干專業,探索1+X證書與課程的融合路徑,以期實現培訓過程與教學過程合一,學生在獲得學歷教育的同時,全面提升職業技能水平。
Abstract: With the start of the pilot work of "1+X" certificate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carried out the work of training and obtaining certifications. How to promote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1" and "X", that is,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ertificate and curriculu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mbined with the automobile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specialty of our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path of 1+X certificate and curriculu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rain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process, and students can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ir vocational skills while obtaining academic education.
關鍵詞: 1+X證書;課證融合路徑;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
Key words: 1+X certificate;integration path of course and certificate;automobile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specialty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1)24-0236-03
0? 引言
院校是1+X證書實施的主體。在實施過程中,院校需要統籌專業群資源,深入研究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有關專業教學標準,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將證書培訓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可見課證融合是1+X證書落地實施的必要條件。只有實現證書標準與教學標準的統一、證書培訓過程與教學過程的合一,將1+X證書制度試點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等緊密結合,才能真正實現課證融合。下面闡述我校汽車檢測維修技術專業(以下簡稱汽修專業)實施汽車運用與維修1+X證書試點過程中,1+X證書課證融合的具體融合路徑。
1? 汽車運用與維修1+X證書標準與汽修專業教學標準的統一性
1.1 汽車運用與維修1+X證書簡介
《汽車運用與維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車)“1+X”證書制度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以下簡稱“1+X”證書)借鑒國際汽車專業領域慣用的五大系統(動力、電氣、底盤、安全、車身)、十大模塊(能源、驅動;電器、網關;制動、舒適;車體、涂裝)職業技能等級框架,對應11個工種28個崗位的職業技能標準,覆蓋教育部汽車專業領域25個專業,從知識、技能、態度(情意)、實證四個維度綜合設計實施方案和考核模式。證書包括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證書和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證書兩大類型,其中汽車運用與維修職業技能證書包括汽車動力與驅動系統綜合分析技術、汽車轉向懸掛與制動安全系統技術等11個模塊,第1到第3的每個模塊,以初、中、高級三個等級模塊,第4、第5每個模塊以中、高級兩個等級模塊為職業技能提升評價等級模塊。第6到第11模塊是專業崗位技能,對接企業崗位用工分初級、中級、高級共30個等級模塊證書,各模塊經強化培訓就可以考一個證書,即是一個職業崗位技能。其中初級證書以拆裝維護、中級證書以檢測維修、高級證書以診斷分析為評價內容,從事汽車診斷分析需要較為充足的汽車故障診斷實戰基礎,對于高職生而言,難以在短期內達到診斷分析高級標準,可選擇初級、中級等級證書考核評價。
1.2 汽修專業教學標準與1+X證書標準統一性
教育部汽修專業教學標準中,專業面向機電維修、質量與性能檢測崗位,從知識、能力、素質三個維度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核心課包括汽車五大系統檢修、新能源汽車維護,拓展課程涉及汽車營銷、汽車美容與涂裝等。可見,汽車運用與維修“1+X”證書崗位覆蓋面大于汽修專業的崗位面向,證書內容總和大于汽修專業課程內容,專業教學標準和證書標準在汽車職業活動范圍和職業能力水平方面高度契合,因此,結合區域產業結構需求,選擇對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模塊進行課證融合,能夠實現專業能力與職業能力的課證融通。
2? 汽車運用與維修1+X證書與汽修專業課程體系的融合
2.1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汽修專業課程體系分析
課程體系是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而確定的各類各種課程的設置和安排。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汽修專業課程體系以機電維修崗位為核心崗位,以機電維修工職業能力標準構建專業核心課,以機電維修技師職業能力標準構建核心崗位能力拓展課,以汽車營銷、車身修復、新能源汽車維修為拓展崗位,構建拓展模塊課程,從而形成“平臺(公共+專業基礎)+核心課程+拓展模塊”的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其特點在于核心崗位明確精準,遵循職業成長規律,從就業的入門崗位機電維修工到上升崗位機電維修技師的成長路線清晰,與此對應的專業核心課和核心崗位能力拓展課設置依據充分遵循了職業能力成長規律。該校汽修專業課程體系崗位群面向汽車售后服務,在提升機電維修核心崗位職業能力的基礎上,培養汽車營銷等拓展崗位的上崗職業能力。因此,課程體系中平臺課程、核心課程和核心能力提升模塊為必修課程,其余拓展模塊均為選修模塊,學生根據職業規劃、學習興趣及就業需求選擇至少1個模塊,滿足第一就業崗位的上崗要求,拓展就業空間。
2.2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汽修專業課程體系與1+X證書融合
如上所述,汽修專業構建了模塊化課程體系,其嵌入性、易擴展的特點非常容易實現與汽車運用與維修“1+X”證書各模塊的融合。如圖1所示,證書體系中的36條專業基礎知識與專業基礎平臺融合,專業核心課程以機電維修工職業能力為標準,對接證書1-1汽車動力與驅動系統綜合分析技術(初級)及1-3汽車電子電氣與空調舒適系統技術(中級),達到機械拆裝崗位初級技能及電路檢測中級技能能力水平,核心能力拓展模塊針對機電維修上升崗位的工作任務如汽車電控系統檢修、汽車網絡系統檢修培養機電維修技師職業能力,對接證書1-4全車網關控制與娛樂系統術(中級)證書,其余拓展模塊分別對接1-7汽車營銷評估與金融保險服務技術(初級)、1-8汽車美容裝飾與加裝改裝服務技術(初級)證書,培養對應崗位的上崗技能,課程體系新能源汽車檢修拓展模塊以高壓系統為主要內容,對接智能新能源汽車職業技能證書的2-1新能源汽車動力驅動電機電池技術(初級)證書。本專業課程體系融合了6個證書,符合企業需求,滿足學生就業第一崗位、兼顧崗位上升的職業要求,按照學生為中心的自主選修原則,學生選擇1個證書考證,體現企業需求導向的學生自主選擇原則,凸顯了本校特色。
3? 1+X證書職業技能項目與課程內容融入
1+X各等級證書工作任務包含若干個職業技能項目,如汽車電子電氣與空調舒適(中級)包含“工作安全、電子電氣、空調系統、舒適系統”4個檢修任務、“起動系統測試、控制模塊檢修”等30個職業技能。這些技能項目需要融入到對應的課程中,才能實現證書內容與教學內容的融入。融入原則是崗位需求導向選擇任務,依據職業技能標準優化技能項目。如表1所示,一門課程可能融入多個證書的技能項目,因此課程體系的各門課程需要統籌整合,避免交叉重復。我們對專業核心課程和拓展模塊進行了整合,將原體系中的“汽車電氣、安全與舒適系統”整合為“汽車電氣與空調舒適系統檢修”,將核心能力提升模塊課程“車載網絡系統、故障診斷”整合為證書課程“全車網關控制系統檢修”,汽車商務和車身修復模塊直接對接1-7/1-8或1-9初級證書考核評價,較好解決了證書培訓的課時膨脹、教師培訓任務繁重問題。
4? 職業技能項目標準與課程標準融入
課程標準是課程實施的標準性文件,1+X證書落地的落腳點就是證書標準與課程標準的融合。將職業技能項目的“技能要求、知識要求”對接到課程教學目標中,重新分解組合知識、能力,序化教學內容。將證書培訓評價的六維度(安全態度、專業技能、工具設備、資料查閱、數據分析、表單填寫)評分細則融入到課程的實踐任務中,提煉各任務的素質目標,設計實踐任務,修訂課證融合課程標準。
下面以《汽車車載網絡系統檢修課證融合課程標準》修訂為例,說明2個標準融入的典型做法。課程是培養機電維修技師“網絡系統檢修”職業能力的提升課程,對接1-4全車網關控制與娛樂系統術(中級)證書。1-4證書包含工作安全作業準備、動力網關、中央網關、底盤網關、車身網關、信息娛樂網關、娛樂系統7個工作任務、26個職業技能、314個知識點及技能點,覆蓋汽車控制模塊如發動機、自動變速器、ABS等26個。26個模塊的職業技能要求具有明顯共性,每個模塊包含11個技能點,共性在于都包含模塊端子電阻電壓檢測、模塊與網絡之間線路、模塊與控制元件之間的線路、波形檢查及數據分析。掌握一個模塊的檢修即可知一推三,因此內容上進行了選擇,結合汽車維修技能大賽,選擇證書的“動力網關、車身網關”,并將證書技能要求提煉5個職業崗位能力,如表2所示。依據工作任務,按照學生認知規律,序化課程內容為:汽車網絡基礎、CAN網絡檢修、LIN網絡檢修、MOST網絡檢修。結合汽車維修技能大賽的難點“汽車動力網關”檢測,制定了網絡系統的檢查流程:維修手冊網絡電路圖識讀→網絡電路簡圖繪制→數據流及故障碼讀取→斷開模塊插接器→模塊電源電路檢測→模塊線路檢測→網絡電阻、電壓及波形檢測→數據分析→模塊安裝→故障排除及驗證。另外設計課程實施方案,對接設備配置清單,結合學校實際,采用整車如邁騰B8、科魯茲進行課證融合分組翻轉教學。
通過課程標準修訂及課程實施方案制定,我們將1-4證書培訓學時控制在60學時之內,較好解決了證書培訓與教學分離導致的課時膨脹壓力,減輕了學生學習壓力,學生完成課程學習的同時,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獲取模塊學分,從而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實現真正的“課證融合”。(表2)
綜上所述,1+X證書落地實施的關鍵在于證書培訓過程與教學過程的統一,把學校的專業學歷教育與證書的培訓教育兩個本來獨立的學習階段,合成為一個有機的學習階段。課證融合不能以考證取證為重點,盲目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和培訓成本,不能為考證忽視學歷證書,“1”是學生畢業的基本要求,也是進入更高層次學歷學習和終身學習的基礎。高職院校“1+X”證書試點有利于學生通過“課證融合”獲取多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實施效果取決于學生是否真正從證書中提升職業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謝盈盈.“1+X”證書制度下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策略[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0,29(06):50-54.
[2]陳華,何少慶.國家資歷框架下1+X證書制度實施的關鍵與路徑選擇[J].教育與職業,2021(16):36-42.
[3]王聰.高職院校推進1+X證書試點項目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9):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