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莉
摘要:在初中學生的心目中,寫作是一門較為繁瑣的技能點,教師的消極教學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語文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師針對語文作文教學進行積極的研究,發現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助于推動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能力;做法
一、老師要注重激發學生作文寫作熱情
學生作文寫好以后,作文教學應該授之以“魚”,還是授之以“漁”呢?我想還是授之以“漁”要更好些吧!我們應傳授給學生“中考作文批改標準”,讓學生對照標準進行互批,通過討論交流,小組推薦出佳作,班級內進行交流展示。學生都知道什么樣的作文是好作文,作文什么地方有待改進,都一清二楚,還怕寫不出稱心如意的作文嗎?學生批改以后,我們老師還是要進行二次批改的,主要對學生的批改進行鑒定,對班級作文情況總體把握,篩選出本班學生寫的好的作文,在課上進行點評、賞析,然后打印好,附上老師的評語,在教室展示,被展示的同學,一定會心里美滋滋,對自己下次寫作自然就會更加嚴格,興趣產生了,能力提高了,寫作高手就誕生了。我們學生的佳作不可能一次在作文課上就展示完,也可以每節語文課上帶上一篇,在課前欣賞,表揚,激趣。
二、老師要把作文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
我們在講到一些在內容、結構、寫法上有特色的一類文章時,老師就要不失時機地進行往寫作方面去引導,詢問學生這樣的開頭好不好,這樣的標題妙不妙,這樣的情節動不動人,這樣的語言好不好,這樣的結尾好不好……,學生說好,那我們就說,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能不能往這方面努力。
可以每天讀一篇文章,讀后感受深,就寫一則隨筆;每天課前3分鐘進行一次口頭作文,題材不限,但必須來源于真實生活;每周開展一次社會熱點問題播報,直視社會現實生活。另一方面是作文教學應該按照生活的順序來安排作文序列。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大致可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四個方面建構,具體又可劃分為自然生活、社會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閱讀生活、自我生活等系列,每個系列下面又可劃分為更為細小的一個又一個內容板塊。總之,我認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長時間在學生耳邊灌輸寫作知識,學生在寫作時自然就會想到運用了。對有特色的閱讀理解,引導完之后,要放時間反復朗讀,以致會背才好。
三、語文老師要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為語文老師要指導學生多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自然,遇事多觀察,善于聯想和想像,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學會從生活中取“米”;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整天在校園里,面對四角的天空,和社會接觸的時間少,空間小,所以我們還要指導學生從課外閱讀中間接取“米”,來開拓自己的眼界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我們語文老師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引導學生多讀一些名著,多讀一些優秀的作文選等有益的課外書,比如在每堂語文課上,開頭用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讀一篇中考滿分作文,然后再花五分鐘,師生互動共賞“亮點”;早讀課上先指導學生朗讀一篇佳作,然后再進行相關內容的背誦;作文還要與時俱進,學會創新,寫出富有時代感的文章,也可以吸引閱卷老師,打動閱卷老師,博得閱卷老師的歡心,從而獲得高分,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指導學生多收聽新聞,多收看新聞聯播,讓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學生的心田。
四、老師要開闊學生視野帶動寫作技能
很多的中學生都具有叛逆的心理和豐富的想象力,面對一個較為開放性的作文題材的時候,腦海中會出現很多新奇的想法,但是因為他們的寫作技能處于一個發展的階段,不能對自己心中的想法做出完整的表達,使得最后教師觀看的時候經常會把一些好的想法淹沒于群體之中,對學生的寫作熱情產生消極的影響。為了避免這種優秀文本的流失,教師進行日常講解的時候,可以找一些開放性的試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由發揮寫作,當學生各式各樣的作品都出來之后,教師找一些范文講解給學生聽,讓學生體會優秀作者的思路和寫作技巧,然后鼓勵學生說出他們自己針對文章的觀點并說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分享給全班的學生一起借鑒,幫助每一個學生對自己的寫作技巧進行查漏補缺,提高學生的寫作意識。
教師在講解過程中也可以找一些優美的句子或者是讓學生對自己好的句子進行記憶,豐富學生的語言詞匯量,防止學生寫作的時候沒有亮點。教師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以把一些較為抽象的事物帶到班級去,讓學生近距離的觀察,根據物體進行習作,帶動學生積極地開發他們的想象能力。
五、老師要引導留意生活的意識和習慣
作文教學回歸生活首要的是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生活的意識和習慣。一是擦亮關注生活的眼光。培養學生每天審視生活的習慣:留心身邊的事,觀察別人的行,傾聽精彩的話,體味自我感受;閱讀經典時政,考察民風民俗,關注北京奧運,記錄嫦娥飛天,再忙也要對自己一天關注的生活進行梳理,做點實錄。二是養成記錄生活的意識。讓學生時常揣一個小筆記本,隨時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錄下來,一件新鮮的事,一點心靈的震顫,都及時予以簡約地記錄。生活只是素材,要把它變為文章,就需要學生靠感悟去開發、去消化、去利用。作文教學要經常引導學生對觀察和記錄的素材進行感悟和思考,進行構思和表達創新訓練。
參考文獻
[1]王秀平.初中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幾點做法[J].新課程:中學,2016(5):370-370.